巴倫台鎮

巴倫台鎮

巴倫台鎮位於和靜縣北部山區,距離縣城62公里,東接託克遜縣,西抵伊寧,南通和靜縣城,北鄰烏魯木齊市。巴侖台,蒙古語意為有沙紅柳的地方。

基本信息

巴倫台鎮

巴侖台鎮位於和靜縣北部山區,距離縣城62公里,東接託克遜縣,西抵伊寧,南通和靜縣城,北鄰烏魯木齊市。巴侖台,蒙古語意為有沙紅柳的地方。南北最長100公里,東西最寬80公里,行政總面積3020平方公里。其中森林面積12.36萬畝,天然草場草場320萬畝,耕地面積600畝,是和靜縣主要牧業生產區之一。巴侖台鎮於1988年經自治區批准鄉區合併建鎮,為建制鎮。鎮內有單位20多個,5個駐鎮部隊,轄6個行政村,一個社區居民委員會,全鎮總人口2116戶5289人(農業人口810戶2492人),境內居住著蒙、漢、維、回、哈等五個民族,其中蒙族占總人口的75%以上。巴侖台鎮地處騰格爾峰南側,海拔1500米—3000米,屬溫代大陸性氣候,海拔較高,晝夜溫差大,氣候特點是冬季寒冷漫長,春季解凍慢,風多,夏秋天氣涼爽,年平均氣溫5.7℃,無霜期131天,年降水量在111—289毫米之間,降水主要集中在6、7、8月間,季節分布不均勻,境內水資源豐富,黃水溝貫穿全境,年徑流量2.57億立方米,流域面積5768平方公里。經濟主要以發展氂牛、絨山羊等特色畜牧業為主。2007年全鎮生產總值2463萬元,農牧民人均收入3406元,年末全鎮各類牲畜存欄92957頭(只)。巴侖台鎮為進一步調整和最佳化畜群結構,充分利用山區的自然資源優勢,積極進行品種改良和結構調整,加快絨山羊和氂牛基地建設,氂牛基地和絨山羊基地的建設已初具規模。種植業方面,該鎮在有限的土地上種植的土豆、白菜、胡蘿蔔等特色蔬菜由於環保無公害、品質獨特而遠近聞名,深受消費者歡迎和喜愛。巴侖台鎮地處南北疆交通要衝,國道218線、216交匯於北,南疆鐵路貫穿全鎮,交通十分便利。水利建設方面,烏拉斯台村巴侖台村、夏爾才克村先後實施了安全飲水工程,居民用上了自來水。2005年該鎮被列為自治州重點建設的小城鎮,並通過了城鎮建設規劃。城鎮區商業發達,二三產業蓬勃發展,轄區內現有中小企業90多個,從業人員500多人。鎮內有郵政所一個,中國電信、移動公司均在此設立了分理處,鎮區內電信、鐵通、聯通、移動均已通,6個村中有5個村開通了固話和行動電話。全鎮有中國小二所,巴侖台鎮初級中學主要負責鎮區各單位和各村農業人口中的適齡兒童少年的九年義務教育。全校有國小4個教學班,在校學生30人,教職工35人。學校占地面積2.3萬平方米,有教室、辦公室等教學用房1080平方米,教職工住房1280平方米,固定資產126萬元。蒙族中學為一所寄宿制學校,主要負責各村及阿拉溝鄉部分牧業人口中的適齡兒童少年的九年義務教育。全校有3個國中班,6個國小班,1個學前班,共有在校生164人,教職工54人。學校占地面積11.8萬平方米,有教室、宿舍、食堂、辦公室等教學用房4620平方米,教職工住房1540平方米,固定資產110萬元。醫院兩所,巴侖台鎮醫院和蒙醫院,其中巴侖台鎮由原和鋼醫院和巴侖台鎮衛生院合併而成,現有人員46人,有B超、X光機、心電圖機等醫療設備,病床40張,年診斷3萬多人次,接受住院病人630多人次;鎮文化站一個、6個村級文化室,廣播電視實行了光纜改造,實現了光纜傳輸,覆蓋率在城鎮區達100%,農牧區85%以上。
巴侖台鎮自然資源十分豐富,野生動植物種類繁多,目前發現有:雪蓮、天山貝母、麻黃、甘草等野生藥用植物和雪雞、黃羊、馬鹿、熊等國家二、三類保護動物,礦藏資源有鐵、鉛、鋅、白雲石、大理石等礦藏。巴侖台鎮是旅遊、觀光、避暑、度假之勝地,擁有百多年歷史的巴侖台黃廟,是新疆最大的黃教聖地,素有“小布達拉宮”之稱,被列為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現有黃廟度假村一座,巴州再就業培訓中心也坐落於此。黃廟現已開通了固話和中國移動信號,通訊便利,各種民俗風情旅遊活動也將相繼開展,黃廟已成為遠近聞名的著名景點。巴侖台鎮精神文明文明建設成就突出,是州文明鄉鎮、州愛國衛生示範鎮,鎮政府為自治區精神文明復驗合格單位。全鎮有自治區級文明單位3個、自治區文明村1個。全鎮社會政治穩定,社會治安良好。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