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景岳全書》
用料:
熟地黃30克,山藥24克,枸杞子40克,山萸肉30克,鹿角20克,龜板20克,牛膝120克,白酒1.5升。
功效:
補肝腎,益精血。
適應症:
年老形衰,精血虧損,久病體虛,腰痛、腿軟、眩暈、耳鳴失聰,小便自遺,口乾咽燥。
製法:
上藥洗淨切碎,入白紗布袋中,扎口,置淨容器中自酒浸泡,密封,經30日過濾,去渣,留液裝瓶備用。
用法:
每日1次,每次5~10毫升,午飯前飲用較佳。
注釋:
方中熟地黃滋補肝腎,強精補血;牛膝補益肝腎,壯腰膝;山藥味甘,性平,入肺、脾、腎三經, 《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稱其“主中,補虛羸,補中益氣力,長肌肉,強陰,久服耳目聰明,輕身不飢年”。目前,臨床上主要將其作為健脾補肺,固腎益精藥使用;枸杞子, 《本草經疏》謂刁之“潤而滋補,兼能退熱,而專於補腎,潤肺,生津益氣,為肝腎真陰不足,勞乏內熱補益之要藥”;山萸肉補益肝腎,固澀滑脫;龜板滋陰潛陽,益腎健骨,《神農本草經》將其列為上品,並稱其“久服輕身不飢”;鹿角補督脈,壯元陽,生精髓,強筋骨。諸藥合用,成為補肝腎,益精血之劑,套用於年老體虛患者,最為適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