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明[原漢鍾雜誌副主編]

左明(1902~1941)原名廖宗岱,又名廖作民、廖新,號菊陽,又號左明。陝西南鄭人。1920年考入漢中聯立中學,對八股文頗為反感,和同學何挺穎等暗中閱讀《新青年》《改造》《努力》等書刊,陳獨秀的《文學革命論》等

發表文章在《漢鍾》並任副主編

左明[原《漢鍾》雜誌副主編] 左明[原《漢鍾》雜誌副主編]

1924年5月,與何挺穎等入上海浦東中學補習,後進入大同大學、上海大學學習。同年9月28日漢中旅滬同鄉會會刊《漢鍾》月刊更選編輯人員時,左任副編輯。他在《漢鍾》月刊上發表了《致弟弟撫民的信》《秋風》《祈雨》《漢中的 我》《漢中軍費之攤派》等文章,揭露軍閥劉存厚、吳新田巧取豪奪、增派捐款的罪行。後轉入北京國立藝術專門學校專攻戲劇,成為熊佛西的高足。

編髮《新漢》

1925年因參加中共地下組織的活動而被追捕,後與張瑛(安娥)尋找中共組織,又返上海,參加了何挺穎組織的新漢社,編髮《新漢》期刊,揭發縣知事阮貞豫統治漢中的罪行。1926年1月田漢等人籌建南國藝術學院,左與陳明中等為之四處奔走。4月9日,60名南國師生在杭州首次公演,轟動全市。

“三一八”示威遊行

1926年,左與張寒暉等五位青年在北京參加了“三一八”示威遊行。此時,他們組織了中國北方第一個紅色話劇團體“五五”劇社,研究戲劇運動,促進社會進步。次年,左回滬參加了《斷笛餘音》的演出和攝製,並參加藝術魚龍會巡迴演出。南鄭廖氏宗老得知左在上海演戲並成為名伶的訊息,就削其族籍,並斷絕了給他的經濟資助。左一氣之下捨去廖姓,直呼左明,和田漢、洪琛、歐陽予倩、周信芳等巡迴於南京、廣州、廈門、無錫等地演出,被譽為田漢的“四大金剛”之一。他創作的《到明天》《夜之顫動》,在舞台上塑造了工人階級愛國反帝的高大形象,受到觀眾好評。1929年左同鄭君里、周起應(周揚)、吳作人、趙銘彝、陳伯塵等17人首創摩登社,成為上海各大中學劇團和戲劇運動的組織者與領導者。這一年,左編輯的《中國學生》《學校運動戲劇專號》,由上海良友圖書公司出版;他與趙銘彝編輯的《南國》周刊也擴大了發行;摩登社亦同上海戲劇界組成了上海戲劇界聯合會。同年7月7日至29日,摩登社在南京等地演出中,左幫助田漢修改了不少劇本。1930年,劇聯發展為中國左翼戲劇家聯盟,左為其成員之一。

編導話劇及電影

1934年,左與宋之的、趙銘彝等組織新地劇社(後改名大地劇社),衝破阻撓去南京演出。他深入工農,和曹雪松編導了無聲電影《王先生的秘密》《王先生過年》,均由新時代影片公司攝製發行。第二年,由左編劇、吳文超執導、吉星影片公司攝製的《難姊難妹》《年年明月夜》兩部有聲電影故事片拍成。1937年,左編導的《母親》《王先生奇俠傳》《王先生生財有道》三部有聲片,由天一影片公司在香港等地發行。左還先後寫了《大義滅親》《軍火船》《神槍手》《農村曲》《中國進行曲》等團結抗日的話劇、歌舞劇,後彙編成《左明劇作選》。

上海文藝界抗日救亡協會成立

抗日戰爭爆發後,上海文藝界抗日救亡協會成立。1937年8月中國劇作者協會成立。協會組織抗日救亡演劇隊,左任第五隊隊長。他和王素、張平等30多位抗日文藝宣傳隊員從蘇州去蚌埠、開封、鄭州、西安義演,歷時一年,受到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理事馮玉祥的讚揚。

1938年夏,左和隊員在西安演出時,被國民黨西安警備司令部派兵包圍,左被捕。經第十八集團軍駐陝辦事處營救脫險,去延安參加魯迅藝術學院的籌建,並負責“魯藝”戲劇系工作,為各抗日根據地培養文藝骨幹。1939年深秋,左回漢中為“魯藝”選招學生,途經寶雞被特務尾隨。到漢中後遂改去樂育中學教學。在學校中共地下黨員王玉琴等協助下,創作了話劇《中國進行曲》,並帶領學生去法慈院、上元觀、牟家壩山村演出。1940年,漢中當局“清剿”進步人士,左被迫沿米倉道經嘉陵江到重慶北碚,加入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北碚分會。原打算在北碚從事創作,但這時他的肺結核病進入第三期。在趙清閣、安娥、田漢等的關照下,得到周恩來的資助,又返回南鄭縣牟家壩,由妻子黃亦新照料。在病榻上,他還寫了五幕八場話劇《愛國一片心》,可惜最後一場尚未落筆就與世長辭,時在1941年重陽節,即10月28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