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實行憑票證供應,是我國在計畫經濟年代的產物,是短缺經濟的表現。最早實行憑票證供應的就是糧食。1953年10月19日,中央政務院發布命令,提出糧食計畫供應,採取憑證定量售糧辦法。隨後,糧票開始在全國各地流行。同一年,還發放食用油票,只在本地區內使用。
1961年底,國家又發行了工業券。工業券是對在職人員按其工資收入比例發放的,平均每20元工資配一張券。憑工業券購買商品的範圍較廣,有毛巾、毛毯、毛線、手帕、電池、軸線、鐵鍋、鋁盆、鋁飯盒、搪瓷面盆、搪瓷口杯、搪瓷便盆、線手套、鐵殼暖水壺、竹殼暖瓶、運動鞋,雨傘、棉膠鞋、縫衣針、縫衣線、油布雨衣、夾膠雨衣、人造棉製品、尼龍內衣褲、皮鞋、鬧鐘、收音機、腰帶、刀剪、進口刀片、各類箱包、朱古力糖塊及定量之外的香菸、茶葉、白酒等。
物資匱乏,發放票證,目的是保證基本生活必需品的供應。然而,票證帶來諸多問題:票證保障城鎮居民供應,農民供應少,工農差別、城鄉差別凸顯;各地供應有多少,地區差別更明顯;國家為保持物價穩定,銷售價往往低於成本,出現物價倒掛,並越來越嚴重,物價補貼成為政府沉重負擔,而居民對票證的抱怨卻越來越大。
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我國進入改革開放新時代。上世紀80年代末,我國計畫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物質不斷豐富,使取消票證成為可能。1992年,取消了工業券。1993年,取消了糧票、油票和城鎮居民糧食供應證,宣告了“票證時代”終結。
目前,工業券和其它計畫經濟時期發行的票證一樣,在舊貨市場上成為了愛好者們的收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