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名稱:川農19號
選育單位:四川農業大學
品種來源:91S-23×A302
審定情況:2002年四川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特徵特性
春性,成熟期比對照綿陽26號晚2天。幼苗半直立,分櫱力強,葉色深綠,苗葉較狹較短直,苗期基部葉片常黃化失綠。株高78厘米,株型緊湊,耐肥抗倒。穗層整齊,穗較短,近圓錐型,短芒,白殼,紅粒,籽粒半角質。平均每畝穗數25萬穗,穗粒數36粒,千粒重41克。中感條鏽病,對稈鏽病免疫,慢葉鏽病,中抗赤霉病,中感白粉病。容重778克/升,粗蛋白含量12.7%,濕麵筋含量25.3%,沉澱值27毫升,吸水率60.2%,麵團穩定時間4.1分鐘,最大抗延阻力230E.U,延伸性13.8厘米,拉伸面積43.8平方厘米。
產量表現
2002年參加長江流域冬麥區上游組區域試驗,平均畝產310.6公斤,比對照綿陽26號增產18.5%(極顯著);2003年續試,平均畝產295.4公斤,比對照川麥107減產3.2%(顯著);2003年參加生產試驗,平均畝產275.4公斤,比當地對照品種增產14.1%。
栽培技術要點
適宜播種期為11月1~8日,每畝基本苗12萬株。畝產400公斤以上的高產田,畝施純氮14~16公斤,磷肥5公斤,鉀肥6公斤,重施底肥,麥苗二葉一心期追肥,底肥和追肥比例為7:3。條鏽病流行年份和重發區注意進行藥劑防治,抽穗期注意防治赤霉病。
審定意見
經審核,該品種符合國家小麥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在長江流域冬麥區上游的四川省、重慶市、貴州省、雲南省和陝西省漢中地區中上等水肥地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