巔峰與陷阱:股指期貨案例剖析

第一章 期權的槓桿 第十章

圖書信息

出版社: 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 第1版 (2010年4月1日)
平裝: 359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564207243, 7564207248
條形碼: 9787564207243
尺寸: 25.8 x 17.2 x 2.2 cm
重量: 621 g

內容簡介

《巔峰與陷阱:股指期貨案例剖析》致力於發掘股指期貨等衍生產品下的隱含風險,通過案例評析與解讀,為讀者展現一個完整的金融衍生產品市場。股指期貨雖然是最基本的衍生工具,但它的出現標誌著中國資本市場邁上了一個新的台階。可以預見,在不久的將來,中國的資本市場還將有新的巔峰等待讀者們來攀登,還有尚未發掘的陷阱等待我們來識別和防範……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期貨與股指的邂逅
期貨誕生記
“風水寶地”芝加哥
從“農業時代”邁向“金融時代”
利奧?梅拉梅德的煩惱
豬腩逼空
逃亡之旅
勇闖芝加哥
金融期貨誕生
黑色星期一
“金融時代”
當期貨遇上股指
聯姻股指
股指期貨的起落
第二章 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撬動整個地球——關於“槓桿”的故事
“保證金”給我們帶來了什麼?
期貨保證金:作用與風險
案例:在天上與人間遊走
“融資融券”的槓桿
.案例:費什巴奇兄弟公司
私募股權收購的陷阱
槓桿收購的“一波三折”
股權收購基金的崛起
期權的槓桿
期權契約交易
案例:維克多?尼德霍夫的噩夢
案例:中航油事件
第三章 魚和熊掌不可兼得
套期保值,避險者的利器
如何進行套期保值?
買入套期保值
賣出套期保值
股指期貨套期保值策略的幾個關鍵點
套期保值,並非十全十美
案例:德國金屬公司套期保值巨額虧損事件
噩夢開始
誰是罪魁禍首?
“德國金屬”套期保值策略失敗所引發的思考
第四章 賣空,絕非膽小者的遊戲
中國股市與賣空
賣空機制及其作用
被動性賣空與主動性賣空
賣空的瘋狂史
案例:向英格蘭宣戰
案例:香港金融保衛戰
第五章 對沖基金——在大盤跌宕的痛苦中狂歡
套利與對沖基金
東邪西毒的成長史——對沖基金的發展歷程
對沖基金的分類
對沖基金業績
對沖基金對國際金融市場的影響
對沖基金髮展展望
案例:阿莫雷羅斯——“永不褪色的花朵”
套利——永不褪色的花朵
美國天然氣衍生品市場
嬌艷之花
花之殤
案例:當吃人的“老虎”遇上了科技泡沫
平庸的“華爾街奇才”
“華爾街奇才”的升起
“華爾街奇才”的隕落
象牙塔里的武林高手
美國大學基金
案例:耶魯基金
案例:哈佛基金
第六章 數學天才的樂園
數學模型引發的華爾街革命
不要把全部雞蛋都放進一個籃子裡
我們需要基金經理幫助我們選股嗎?
B-S定價公式,仿佛看到上帝在微笑
一個改變華爾街的發明
從象牙塔走向華爾街
在股票上,他們比我們聰明多少?
案例:南海泡沫與牛頓
案例:看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們如何理財
案例:偉大的投機家——約翰?梅納德?凱恩斯
第七章 電腦程式化交易的陷阱
股市是人的遊戲嗎?
程式化交易的出現
法寶之一:“多數決定少數”
法寶之二:超越“人性”
缺陷
案例:1987年美國股災
1987年美國股災前
崩潰前的預兆
股災爆發——“黑色星期一”
拯救行動
股災的經濟根源——經濟衰退
股指期貨程式化交易是股災禍首?
案例:長期資本管理公司——不可忽略的小機率事件
長期資本管理公司營造的海市蜃樓
數學模型與市場的完美結合——長期資本管理公司的制勝法寶
槓桿——為盈利插上翅膀
LTCM的崩潰
第八章 小人物改變世界
案例:是他搞垮了巴林銀行
巴林銀行
魔鬼營業員——“小人物”里森其人
“88888賬戶”毀了巴林銀行
案例:法國興業銀行欺詐案
法國興業銀行和傑洛米?科維爾
如何才能虧得恰到好處?
事件處理
案例:令華爾街難堪的瑞富醜聞
期貨大亨菲利普?班尼特本人
瑞富簡介
華爾街醜聞:一個人欺騙了整個世界
案例:327國債事件
事件主角:管金生
無意中的創新——通貨膨脹率期貨
瘋狂8分鐘
當噩夢醒來後
第九章 投資天才的成長史
“投機大師”利維摩爾
投機小子
做空大師
兵敗期貨
人性弱點
關鍵點
牛熊大戰
天妒英才
“股神”巴菲特
少年股神
良師益友
華爾街奇蹟
巴菲特準則
集中投資
慈善大師
“金融巨鱷”索羅斯
兩個男人
量子基金
擊敗英格蘭銀行的人
東南亞風暴
金融鍊金術
樂善好施
“教父”格雷厄姆
少年時代
初入華爾街
自立門戶
大蕭條時期
格雷厄姆?紐曼公司
授業解惑
第十章 故事還在繼續
次級債危機中美國房地產次級貸款的“打包”
金融危機的導火索——次級抵押債券
次級債的行銷——資產證券化
資產證券化所隱含的風險
次貸危機的傳導
金融危機的傳導機制
“買麵包贈銀行”時代
“鍍金降落傘”的環球旅行
海嘯向中國襲來
多米諾骨牌
兵敗如山倒——美聯儲財政部聯手,政策頻出
歐洲金融“保衛戰”
亞太金融“保衛戰”
中國金融“保衛戰”
風景這邊獨好——中國4萬億救市資金效果
金融危機“啟示錄”
資產證券化,良藥還是毒藥?
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的關係思考
我國金融衍生品市場未來發展方向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