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村[浙江省寧波市北侖區新碶街道嶺南村]

嶺南村[浙江省寧波市北侖區新碶街道嶺南村]

嶺南村,地處新碶街道西部,屏風嶺南面,泰山西路橫貫該村。全村耕地面積840畝,旱地201畝,山林918畝,水庫一座,村總人口707人,住戶329戶。近幾年來,嶺南村利用自身的資源優勢,著力發展特色農業,引進優勢工業,建成特色花木基地、龍蝦養殖基地和蔬菜基地,走出了一條強村富民之路。經濟實力和農民收入一直保持穩步增長,村容村貌煥然一新,村級集體收入從2003年的30萬元提高到2006年的60萬元,實現了3年翻一番的目標。2006年村民人均收入達到10000元以上,是個山清水秀、交通便利、村強民富的小山村。

經濟發展

一、立足實際,發展農業

嶺南村地理位置較偏,村級經濟發展、村民致富不能簡單照搬其它城區、工業區模式,必須依託農村實際。一是村兩委會通過調研分析,邀請專家、領導進行實地走訪,根據農產品市場發展趨勢,確定將特色農業作為嶺南經濟的著力點;二是為打開工作局面,村幹部們充分發揮黨員作用,因勢利導,廣泛宣傳特色農業的好處,耐心細緻地做民眾的思想工作,以理服人,調動大家的積極性;三是民眾不願乾,幹部、黨員、村民代表先做出榜樣讓大家看。在村兩委會的帶領下,嶺南村村民苦幹加巧幹,齊心協力,共同為嶺南村的發展致富而努力。經過幾年的努力,嶺南村已成為遠近聞名的花木村、龍蝦村、蔬菜村。全村現有花木戶50多戶,種植各種品種的花木十餘種,遠銷全國各地;盱眙淮河、洪澤湖無公害特大龍蝦養殖戶5戶,蔬菜種植戶20戶,每天供應市場時鮮的蔬菜、龍蝦等,村民從中獲得了較高的經濟效益。

二、內外並舉,多方用力

為了加快產業發展,嶺南村在自力更生的同時,還多方爭取支持,尋求幫助。比如,針對蔬菜種植中出現的病蟲害防治問題,村里主動找到農業局,與農業技術員結成幫扶對子,技術員定期到村給予技術指導、不定期的為病蟲害防治出謀劃策,保證了村民沒有後顧之憂;又如針對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建設落後的問題,積極向上爭取政策,得到了區、街道兩級政府的高度重視和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完成基本設施的建設;還有針對前期投入不足的問題,村兩委會成員想方設法,採取個人出、集體投、國家補等辦法,使農業產業順利渡過了成長期。

三、收入增加,生活改善

產業的發展,使村經濟不斷壯大,農民收入大幅增加,為建設新農村奠定了堅實基礎。近幾年,村里大力實施了村內環境整治、道路硬化,並且安裝好路燈,建造了村民文化娛樂活動中心。村里整體環境清潔、美觀,村內衛生由保潔公司專門保潔。除了推進村里硬體設施建設,嶺南村結合新農村建設熱潮,著力推動了農民思想觀念的轉變,現在的嶺南村民破除了等、靠思想,積極拓寬就業渠道,自力更生、自主創業,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新農村建設在該村是生機盎然。

四、築巢引鳳,做強企業

為推動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在發展特色農業的同時,村里還積極發展新型產業,引進各類可持續發展的大企業,在引進企業的同時,村里積極做好企業的服務工作,努力幫助解決企業發展中的相關問題,爭取引進一個、發展一個。現村內有大小企業十餘家,其中耀發、順發機械設備有限公 司的機械數控車床遠銷全國各地,並且被評選為浙江省知名企業。近期,阿拉釀酒有限公司也將落戶於嶺南村,這些工業企業的引進,將大大推動嶺南村的經濟發展。2007年,村級經濟收入力爭突破100萬大關。

嶺南村利用地域優勢,發展花木、蔬菜、龍蝦和第三產業,帶動了全村村民致富積極性,搞活了村級經濟,真正實現了強村富民,新農村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

嶺南村坐落於金家嶺南山腳下,崗丘地多,平整田少,農田水利基礎設施落後,農業用水極不方便,遇到乾旱年景糧食極易歉收。為帶領民眾走出農民增收難的困境,2001年,村支部書記鄒德文到鳳台大山、壽縣郝圩、肥西上派等地參觀學習之後,在其承包的金家嶺荒山坡地,組織10多名農民,種下了300多畝大白桃、李子等果樹,並在2003年開始有了效益。在鄒書記的帶動下,村民們自發在泉山水庫附近山坡連片栽種桃樹。目前全村果樹栽植規模達到1200餘畝,其中800畝正處於盛果期,年產值300萬元,水果的品種也有過去單一的大白桃,發展到現在的大白桃、水蜜桃、雨花露李子、石榴、杏梅等好幾個品種,銷往合肥、上海、山東等大型水果市場。

在發展壯大果樹產業的同時,小莊自然莊200餘戶蔬菜種植、陳郢自然莊40餘戶畜禽養殖漸成規模;由村委會主任鄒方春領辦的康帥飼料廠、建築工程隊,解決了本村近百人的就業;祝郢、鄒大郢等向城市建築業轉移勞動力1000多人。三和街道和206國道兩邊頗具規模的飯店有近10家,均為該村村民興辦,解決就業近百人,年產值300多萬元。

地理環境

嶺南村地處舜耕山南麓,因位於金家嶺南側而得名,位於山南政務新區西片、三和鄉西北部,地勢北高南低,缺水易旱。緊鄰市區泉山,與龍泉街道隔山相望,距離市政府所在地洞山僅3公里、政務新區中心2公里,206國道穿境而過,具有“金邊銀角”的區位優勢。境內有山有水,風景優美,舜耕山下,泉山湖畔,千畝桃園,花香果甜,引人入勝。綠化苗木、觀賞花卉、經濟果林、畜禽養殖、勞務輸出及“農家樂”項目發展潛力較大。

全村轄益城、祝郢、鄒大郢、小莊、萬沖、陳郢等6個自然村莊,12個村民組。區域面積5.3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953畝,林地961畝。現有人口2965人,800戶,2008年農民人均純收入3600元。村內進駐企業20餘家,國小1所。2006年被列為田家庵區新農村建設1鎮10村示範工程實施單位。

文化風貌

嶺南村原隸屬長豐縣金嶺工業區,2004年劃入淮南市三和鄉管轄。春秋時期為吳楚紛爭之地,宋元以來多居戌邊後裔,民風剽悍,宗族意識強。村內有古蹟益城寺,始建於清道光年間,興盛於晚清和民國時代,抗戰時期被日本侵略者焚燒,1981年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現在遺址建有益城國小,有教室18間,8名教師,學生百名。村民自發組織鑼鼓隊一支,每逢年節自娛自樂。村內益城寺的肉丸子、面圓子,為山南民眾所津津樂道;地方土雞及所產草雞蛋,頗受市民歡迎;村內舜耕山和泉山湖資源可供開發鄉村旅遊。當前,隨著山南新區規劃建設,大型高檔住宅區聯華金水城即將在境內破土動工,將為本村發展帶來更加旺盛的人氣和現代化氣息。

組織建設

嶺南村村級組織設定完善,村“兩委”班子配備齊全,村黨總支現有正式黨員62名、預備黨員4名,其中男51名、女15名,大專以上文化程度9名、中專(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18名、國中文化程度的23名。下轄益城、嶺南、桃子協會3個黨支部。村黨總支配備第一書記、書記、副書記各1名,委員3名;村委會配備村主任1名、委員2名,交叉任職1人。村“兩委”幹部平均年齡39.8歲,中專文化程度3人、大專文化程度2人、大學文化程度2人、研究生在讀1人。

近年來,先後獲得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示範村、市農村信息化建設試點村、市村務公開民主管理示範村、市‘美德在農家’示範基地、市村級檔案管理達標單位、區“五個好”村級黨組織、區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村等榮譽稱號,連續多年被鄉黨委評為先進基層黨組織。

安溪縣蓬萊鎮嶺南村委會概況

【地名含義】

村民大部分居住在溪南角落,且房屋多數坐北向南,南邊山嶺有五虎山,而得名嶺南。

【歷史沿革】

解放前俗稱溪南(又稱崇善里),解放後設嶺南鄉,劃分為10個選區(轄現在嶺東村的1至4選區,嶺南村的5至7選區,嶺美村的8至10選區),1961年拆村為嶺南村。自有建制以來,頂庵堂三村的溫、陳、蔡、蘇、張、楊六姓設立四保社。解放初這四保社稱為嶺南鄉。1958年改稱嶺南大隊。1963年間體制改變,嶺南大隊拆分三個大隊。中角落仍稱嶺南大隊,八十年代改稱嶺南村。

【行政隸屬與交通位置】

嶺南村位於蓬萊鎮所在地西邊1公里,東與嶺東村接壤,西與嶺美村交界,北連嶺東村罩霧際,南鄰鴻福村大尖山。

【人口、土地面積】

現在嶺南村全村人口近2100人,有550戶。轄4個自然村,分為16個村民小組,其中第十二個村民小組與鴻福村毗鄰俗稱彭嶺頭,是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紅軍活動的據點、革命的聖地。嶺南村旅居海外僑親3000多人,是著名的僑鄉。整個村落區域面積1.8平方公里,不包括山地面積1800畝,其中耕地面積550畝。

【村容村貌】

近年來村民在各級政府和村乾黨員的引導下,逐漸改變舊的農業生產方式,引進種植多種經濟作物進行農業結構調整,並利用科學技術和市場的理念進行多樣性農業生產,在農業增收和致富之路上越走越好,在2008年村生產總值達1214萬元,人均純收入達5100元,村民們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充滿信心和希望。

【域內設施】

僑親熱心家鄉公益事業,慷慨解囊,翻建育民學校、創辦老人活動中心、創建甲級衛生所、興修區域公路,造福村民。現村有三條水泥路貫穿整個村落,交通便捷。

【紀念地、遺址】

紀念地、遺址

標準名稱 蘇成春烈士墓
別名 烈士墓 簡稱 成春墓
管理單位 中共安溪縣委員會 聯繫地址 嶺南村高厝路
聯繫電話 人物或事件 蘇成春烈士
保護級別 所在行政區 嶺南村
地名含義 三十年代初期,時任紅軍通訊員的蘇成春被國民黨民團長張仲明殺害。解放後,人民政府追認其為烈士,1958年中共安溪縣委為其建烈士墓,以志紀念。
歷史沿革 多年來受風雨侵襲,墓地多次損壞,縣政府曾幾次撥款托其子蘇金豆維修。八十年代初縣民政又委託中共嶺南支部重新立蘇成春烈士墓之碑。後因山體下滑,整座墓碑被深埋,至今沒再復修。
其他信息 此烈士墓系臨近幾所學校對青少年進行革命傳統教育之基地。

紀念地、遺址

標準名稱 周美宮
別名 大人公宮 簡稱
管理單位 溪南岩村理事會 聯繫地址 嶺南村溪南角落
聯繫電話 人物或事件 三王府偶像
保護級別 所在行政區 嶺南村
地名含義 宮中自明代以來,安奉朱、邢、李三進士偶像,因地處溪周美,故稱周美宮。
歷史沿革 數百年來幾經翻修,是村中的守護神,香火常年不絕。有聯曰:周山五虎伴獅舞,美境三王鎮地靈。
其他信息 1966年因紅星大橋動用拆除,就地臨旁重建,重建資金全由僑親負責,後重塑三王府偶像金身,宮門安裝鐵門同樣由僑親付清。

紀念地、遺址

標準名稱 龍溪宮
別名 境主公宮 簡稱 美寨宮
管理單位 溪南岩村理事會 聯繫地址 嶺南村溪南角落
聯繫電話 人物或事件 翼擇尊王、章三相公偶像
保護級別 所在行政區 嶺南村
地名含義 此宮地處美寨山尾,近溪,故稱龍溪宮,亦稱美寨宮。
歷史沿革 自明代以來,宮中供奉翼擇尊王(境主公)、章三相公。傳說宮中兩偶像能驅邪、鎮邪之作用,數百年多次整修,香火不絕。有聯曰:龍伴境主澤閭里,溪映相公護庶民。
其他信息

【其他信息】

橋樑

標準名稱 紅星大橋
別名 溪南大橋 簡稱
所在河流(道路) 嶺南村溪南溪 最大載重量(噸)
長(米) 40 寬(米) 5
高(米) 10 最大跨度(米) 30
結構 石拱 始建時間 1966年春
建成時間 1968年秋 所在行政區 嶺南村
地名含義 鴻福村於1966年文革時期因反三封破四舊易名“紅星大隊”,其海外僑親捐資而建,所以命名為“紅星大橋”。
歷史沿革 溪南自古以來沒有橋樑,村中南北交通受阻,歷代有人因雨天過溪被洪水沖走喪命,建橋事乃眾人久盼。
其他信息

橋樑

標準名稱 愛鄉橋
別名 水泥橋 簡稱
所在河流(道路) 嶺南村溪南溪 最大載重量(噸)
長(米) 30 寬(米) 3
高(米) 5 最大跨度(米) 15
結構 鋼混平板 始建時間 1986年春
建成時間 1986年冬 所在行政區 嶺南村
地名含義 溪南旅星馬僑親為思念祖地而集資興建之橋,命名為“愛鄉橋”。
歷史沿革 溪南自古以來沒有橋樑,村中南北交通受阻,歷代有人因雨天過溪被洪水沖走喪命,建橋事乃眾人久盼。
其他信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