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姜[水龍骨目槲蕨科植物]

崖姜[水龍骨目槲蕨科植物]
崖姜[水龍骨目槲蕨科植物]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崖姜(Pseudodrynaria coronans (Wall. ex Mett.) Ching)根狀莖橫臥,粗大,肉質,密被蓬鬆的長鱗片,有被毛茸的線狀根混生於鱗片間,彎曲的根狀莖盤結成為大塊的墊狀物,由此生出一叢無柄而略開展的葉,形成一個圓而中空的高冠,形體極似巢蕨Neottopteris nidus (L.) J. Sm.;鱗片鑽狀長線形,深銹色,邊緣有睫毛。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崖姜 崖姜

葉一型,長圓狀倒披針形,長80-120厘米或過之, 中部寬20-30厘米,頂端漸尖,向下漸變狹,至下約1/4處狹縮成寬1-2厘米的翅,至基部又漸擴張成膨大的圓心臟形,寬約15-25厘米,有寬缺刻或淺裂的邊緣,基部以上葉片為羽狀深裂,再向上幾乎深裂到葉軸;裂片多數,斜展或略斜向上,被圓形的缺刻所分開,披針形,中部的裂片長達15-22厘米,寬2-3厘米,急尖頭或圓頭,為闊圓形的缺刻所分開;葉脈粗而很明顯,側脈斜展,隆起,通直,相距4-5毫米,向外達於加厚的邊緣,橫脈與側脈直角相交,成一回網眼,再分割一次成3個長方形的小網眼,內有頂端成棒狀的分叉小脈;葉硬革質,兩面均無毛,乾後硬而有光澤,裂片往往從關節處脫落。孢子囊群位於小脈交叉處,葉片下半部通常不育,4-6個生於側脈之間,但並不位於正中央,而是略偏近下脈,每一網眼內有1個孢子囊群,在主脈與葉緣間排成一長行,圓球形或長圓形,分離,但成熟後常多少匯合成一連貫的囊群線。

孢子囊群位於小脈交叉處,葉片下半部通常不育,4-6個生於側脈之間,但並不位於正中央,而是略偏近下脈,每一網眼內有1個孢子囊群,在主脈與葉緣間排成一長行,圓球形或長圓形,分離,但成熟後常多少匯合成一連貫的囊群線。

崖姜[水龍骨目槲蕨科植物] 崖姜[水龍骨目槲蕨科植物]

生長環境

附生雨林或季雨林中生樹幹上或石上,海拔100-1900米。

分布範圍

崖姜[水龍骨目槲蕨科植物] 崖姜[水龍骨目槲蕨科植物]

產福建、台灣、廣東、廣西、海南、貴州、雲南。附生雨林或季雨林中生樹幹上或石上,海拔100-1900米。越南、緬甸、印度、尼泊爾、馬來西亞也有。模式標本采自尼泊爾。

主要價值

醫藥價值

【藥用部位】以根狀莖入藥。春夏採集,去毛,洗淨切片,曬乾。

【性味歸經】苦、微澀,溫。

【功能主治】祛風除濕,舒筋活絡。用於風濕疼痛,跌打損傷,骨折,中耳炎。

【用法用量】 3~5錢。外用適量,曬乾研粉吹入耳內,或搗爛敷患處。

【摘錄】《全國中草藥彙編》

【傣藥】故望:用於清熱解毒,潤燥利咽《傣醫藥》。故望:根狀莖用於風濕筋骨痛,跌打損傷,喉炎《滇省志》。故望:根莖治帶狀皰疹,喉炎《滇藥錄》。幫望:根治帶狀皰疹,喉炎《傣藥志》。【瑤藥】必丘:根莖治風濕關節痛,腰痛,小兒疳積,跌打損傷,骨折,深部膿腫《桂藥編》。【壯藥】棵特娟:根莖治肝炎,跌打損傷,骨折,瘡癤腫毒《桂藥編》。

根狀莖:微苦、澀,溫。祛風濕,強壯筋骨,舒筋活絡。用於跌打損傷,骨折,風濕關節痛。

園林用途

具有肉質肥厚的根莖,生於岩面或貼於樹幹成附生植物。是分布於熱帶或亞熱帶的岩生植物。根莖可盤結成墊狀塊,大型羽狀葉片極富觀賞價值。

本種可栽培於庭園供觀賞用,其粗大的肉質根狀莖在部分地區作骨碎補的代用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