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崔雋川:學名崔濤,別署老崔(常在詞曲作品上使用)
穎拓畫家,書法家、青年學者、央視特約詞作家、中華唐鴻臚井刻石研究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廉政書畫院入駐畫家、桐鄉市鳳鳴民間歷史研究中心高級顧問、優坊藝術簽約書畫家。
1971年出生於豫東書香世家,1988年考入藝術院校,在校期間,得老師偏愛,傳穎拓技藝。後得台灣高僧、著名書畫家釋廣元長老(張大千唯一跪拜比其年幼的書畫導師,書畫界地位相當於大陸中書協主席、中美協主席)親傳,藝術瓶頸終得突破。
因成功再現“中國海外流失第一國寶--唐鴻臚井碑(甲午戰爭後被日掠走,現藏日本皇宮)”風貌和複製國家一級文物《穎拓··泰山殘石廿九字》(原作現存貴州博物館,清代穎拓大家姚茫父所作)成名,經媒體報導後引起了學術界、文化界的廣泛關注和眾多藏家的熱烈追捧。
人物經歷
2014年11月其作品受邀參加在美國召開的第十一屆“世界抗日戰爭史實維護聯合會”全球代表大會,引起與會各國專家強烈關注,轟動全場。所有參會國代表均在其作品上籤名聲援、支持我國對日追討文物,事後被“世界史維會”總部永久收藏,穎拓因此走向世界!
2014年12月底,媒體匯總報導了“2014年十大文化事件”,“習近平主持召開文藝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位列第一。“崔雋川創作的穎拓作品因在第十一屆”世界抗日戰爭史實維護聯合會”全球代表大會上倍受與會各國專家、學者強烈關注,對對外宣傳和弘揚中國書畫藝術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入選“2014年十大文化事件”,位列第八位。
崔雋川還是享譽歌壇的詞作家(多以老崔署名),創作了大量的膾炙人口的歌曲,廣為流傳的《誰痛誰知道》,《32場演唱會》《心的期待》和連續兩年登上央視春晚童星鄧鳴賀演唱的《遙借春風送感恩》等歌曲和“我讀我詩我文章”、“山在我腳下,路在我身後,我走過的才是路。”等經典語句就出自他的筆下,激勵無數默默無聞的人士走向成功!
以下是詳細介紹:
(一):2014年5月,作品首次進入市場,在廣東一小型拍賣會上亮相,引起諸多藏家的追捧,以7500元成交(作品大小約一平尺),未想,引起媒體興趣,跟蹤報導。
(二):2014年8月,日本侵華戰爭投降紀念日前夕,新華社首發《中國首次向日追討文物》一文,正式向日追討甲午戰爭後被日掠走的我國“海外流失第一國寶··中華唐鴻臚井碑”。一時引起世界各大新聞社和國內幾萬家媒體的跟進報導,成為舉世矚目的焦點!因此碑深藏日本皇宮,禁止任何人觀看,國內沒有拓片,僅有幾張黑白照片。為配合宣傳向日追討這件國寶,崔雋川對臨照片用穎拓技藝再現這件文物1300年前的高古風貌,經中國向日追討文物第一人、著名歷史學家、中華唐鴻臚井刻石研究會會長、吉林收藏家協會顧問王仁富教授對外發布後,眾多學者、專家、文化名流紛紛盛讚,數百家媒體連續報導。籍此成名!
(三):2014年10月,得書畫界泰斗,佛教界領袖、88歲的台灣高僧釋廣元長老親傳(釋廣元:張大千唯一跪拜比其年幼的書畫導師、啟功生前唯一合作聯展的書畫家、台灣中國書法學會理事長、國際美展評審。台灣書畫界地位相當於大陸中書協、美協主席),受其點化,藝術瓶頸終得突破(河南電視台為此全程跟蹤報導)。恩師提攜,師徒二人共同合作一幅作品,弘揚佛學、穎拓藝術!
(四):2014年10月25日,中華唐鴻臚井刻石研究會在刻石刻立地大連召開學術研討會,經會長王仁富教授提議,增補為中華唐鴻臚井刻石研究會理事兼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同時擔任1300年前“中華唐鴻臚井刻石”立碑人唐鴻臚卿崔訢後人聯絡人。
(五):2014年11月14日—16日,“世界抗日戰爭史實維護聯合會”(成員國為41個近現代受日侵略、傷害過的國家和十多個觀察國,西方各國均有其聯絡機構)在美國舊金山召開第十一屆全球代表大會,崔雋川穎拓作品《中華唐鴻臚井刻石》被“世界史維會”指定為展示宣講品並作為中國代表團禮物參會,12日有趙新風(天安門國旗班班長、2008年北京奧運會升旗儀式總設計師)帶往美國。會議期間被大會作為展示宣講品向與會代表介紹,與會各國代表紛紛在上面簽名聲援,支持我國向日本追討被掠文物,會後被“世界史維會”永久收藏。現場得到多國代表盛讚,感嘆中國穎拓藝術的博大精深和精準的文物“複製”技能,紛紛請求中國代表團牽線搭橋,聯繫中國穎拓畫家,為其國流失文物、不可移動、不宜展示的文物用穎拓技藝再現風貌,穎拓藝術因此走向世界!
(六):受桐鄉市鳳鳴民間歷史研究中心研究中心沈濤先生邀請擔任高級顧問。
海外諸多媒體對此做了廣泛報導。中央電視台、《中國第一新聞網》率先報導,緊隨其後近300家媒體紛紛跟進報導,一時成為藝術界的一件盛事。
個人作品
穎拓代表作品《中華唐鴻臚井刻石》、《泰山殘石廿九字》等作品。
代表歌曲:《誰痛誰知道》、《32場演唱會》、《心的期待》等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