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介紹
豐收的喜悅鋪滿神州大地,金色的秋風捧出累累碩果。崇明縣三樂學校迎來了她的百年華誕。100年的春風桃李,滿園芳菲,100年的紅燭高照,薪火承傳。
在一個世紀的漫長曆程中,她培育了一批又一批莘莘學子。雖也經歷過徘徊與動盪,但她始終向前邁進著,生生不息。在這塊蘊含著豐厚的文化積澱和充滿盎然生機的熱土上,一代又一代的三樂人默默耕耘、無私奉獻,不斷譜寫著一曲曲動人的篇章。
學校歷史
三樂學校創建於一九○七年,是一所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學校,許多革命者曾經在這裡傳播革命真理,開展反帝、反封建、抗日救國宣傳活動。早在上一世紀20年代,學校師生搭台演出文藝節目,積極參加揭露帝國主義侵華罪行的活動。三十年代後期,日寇侵崇,人民遭殃,學校拒絕奴化教育,朱焰、陳伯明等地下黨在三樂學校吸收了一批積極分子參加中國共產黨,採用分散隱蔽、靈活多樣的方式開展對敵鬥爭。黃瑞蘭、黃漱英以教師為掩護,積極參加抗日救亡運動,不幸為國捐軀,年僅十八、九歲。1942-1945年,中共崇明縣委根據鬥爭需要,在這裡建立地下支部,開展地下鬥爭。康健、黃惠群、陸行等出入虎口,深入崇明各地,四處張貼傳單,宣傳革命主張,迎接勝利曙光。革命志士可歌可泣的鬥爭經歷,在崇明革命鬥爭史上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文化底蘊
整整一個世紀,三樂學校幾度變革,歷經滄桑,幾代人艱苦創業,勵精圖治,積澱了深厚凝重的文化底蘊。三尺講台連天下,一支粉筆寫春秋。正是這種對文化的渴望追求和執著勤奮,凝聚了一批批德才兼備的教師在這裡揮灑青春。當一株株茁壯的幼苗長成參天大樹的時候,流逝的歲月悄悄染白了他們的雙鬢。
一代宗師湯頌九與施顯謨、施象秋等人艱苦創業,嚴謹治學,起校名、建校舍,傾力於初小—高小—中學的逐步完善。一生廉潔奉公,鞠躬盡瘁,堪稱師表。
百年間,從這裡走出了無數學子,不少人成為行業典範、時代楷模。
居里夫人唯一的中國學生、物理學家吳健雄女士的老師施士元先生於1920年在本校國小部畢業。25歲就成為當時全國高校中最年輕的教授,他創建了中國核原子物理專業,成為中國核物理研究最早的開拓者。他一生培養了12位中科院院士。
土壤學家、中科院資深院士朱顯謨先生,1933年畢業於本校國中部。長期研究中國各地區土壤的成土原因,提出黃土高原土地合理利用、國土整治方略及“三庫”協防是當今治水之道的理論。
33屆國中校友陸雲逵,大夏大學畢業後入黃埔軍校習武。四四年參與國共和談。退休後從事禮樂詩歌研究,被譽為國寶級國樂大師。晚年組織“中國國際經濟交流協會” ,為溝通兩岸經貿文化交流不遺餘力。
學習榮譽
學校的發展得到了各級領導的重視和關懷,經過多年的努力,學校硬體建設和軟體建設並舉,整潔優美的校園環境、設施齊全的現代化教學設備,使人耳目一新。學校擁有電腦室、電子備課室、多媒體專用室、多功能教室、音樂室、美術室、理化生實驗室、圖書室、勞技室、大小會議室、教工之家等,多媒體網路線路通到各個教室和辦公室。
學校先後榮獲縣文明單位、縣教科研先進集體、縣老齡事業開拓獎、市青少年科普宣傳先進集體、市優秀退休教工之家、全國和上海市紅旗大隊等光榮稱號
教學工作
在硬體達標的同時,三樂學校以新的辦學理念,樂學、樂教、樂創,努力發展內涵。
德育
德育工作是學校各項工作的前提與基礎。近年來,我校始終確立“以德立校、依法治校”思想,不斷完善教育機制,依託各種教育活動,在教育實踐中讓學生開拓視野,鍛鍊能力,在教育活動中讓學生接受教育、明白道理,切實提高德育工作的針對性與實效性,努力創建優良校園文明環境。
稚嫩的雙手梳理著老人的銀髮,更溫暖了老人的心,每一個小小節目,涌動的都是孩子的真情,真善美,正是從這裡流淌。
愛家鄉是愛國的邏輯起點,今天用雙手描繪家鄉,明天就會用雙肩扛起棟樑。做崇明生態島公民,正是從這裡起步。
通過豐富多彩的教育實踐活動,學生拓展了知識視野,增強了法制意識,提高了服務能力,培養了道德情感。
教學
隨著“二期課改”的不斷深入,結合本校農村九年一貫制學校辦學模式,按照“樂於學習、樂於教育、樂於創新” 的辦學指導思想,積極引導教師深入學習,領會二期課改的基本理念,改變傳統教育觀念,倡導教師聚焦課堂,注重教學策略、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改進,以及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套用,整合多種教學資源有效地進行教學。堅持實踐“多向互動、動態生成”,努力促進教師專業思想、專業水平的發展和教學風格與特長的形成。學校鼓勵教師積極參與教育科研。不斷推行和完善新學業評價機制,提高全體學生學習的興趣。近年來,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高,學校面貌日新月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