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相傳鄉治所在地原有一個涼亭,因地處本縣至金谿縣要道,以後店鋪逐年增多,到明景泰年間,已成一條街圩,圩周圍山崗重疊,形似鳳凰,好比“鳳凰崇崗”,並有石碑為記,於是人們取石碑上首尾二字,將這塊地方定名“鳳崗”。清屬九都。
民國時分為鳳崗、長崗兩鄉,分屬第五區和第六區。
新中國成立後,分設鳳崗、上鄧、仙溪、苑溪、長崗、邵坊6個鄉,屬第十三區(鳳崗區)。
1956年合併為鳳崗、品橋、長崗3個鄉;
1958年合併成立鳳崗公社;
1961年分設長崗公社;
1968年長崗併入鳳崇公社。
1984年改為崇崗鄉。
1997年,面積83平方千米,人口2.2萬,轄徐坊、柏溪、楊湖、深井、長崗、瓦店、曾家、邵坊、過家、品橋、鳳崗、中鄧、上鄧、下鄧、仙溪、姚津、馮嶺、祝家18個行政村,鄉政府駐鳳崗圩。
2000年撤鄉設鎮。
2006年改由金巢經濟開發區管理。
自然地理
位於東經 116 °379 ′,北緯 27 °908 ′。地處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中部,東與鍾嶺街道辦事處和嵩湖鄉接壤,南靠河埠鄉和東館鎮,西與上頓渡鎮為鄰,北界金巢工業園區。鎮人民政府駐上七線沿線(鳳崗村),電話區號0794,郵政編碼344121,距撫州市行政中心4千米。
地形地貌
地處半平原地區,地勢南高北低,逐漸傾斜,最南邊為立新村委會,最北邊為馮嶺村委會;境內最高點為海拔103.5米,位於立新村委會西排自然村附近;最低點為海拔69.8米,位於仙溪村委會鄒家自然村附近。
氣候
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其特點是春季多雨、夏季炎熱、秋季乾燥、冬季寒冷,年平均氣溫17.9℃,冬季平均氣溫5.1℃,夏季平均氣溫29.6℃,無霜期約為270天,年降雨量平均為1700--1800mm。
自然資源
1、有林木面積3萬多畝;2、山地資源豐富,紅壤含鈣高,沙性,特別適應種植經濟作物,現山地綜合立體開發已呈現規模。已建成500畝黃姜基地,2500畝黃梔子基地,2000畝水果基地,600畝花卉基地,300畝特種養殖基地,描繪山地“發展圖”是該鎮強富發的重要途徑。
行政區劃
轄崇崗街居委會、四新村、立新村、長崗村、邵坊村、過家村、鳳崗村、中鄧村、上鄧村、仙溪村、馮嶺村、祝家村、下鄧村、崇崗鎮園藝場,111個自然村,177個村小組,5601戶,2.1萬;
耕地面積2.7萬畝(水田2.3萬畝,旱地0.4萬畝),山林面積7.5萬畝,基層黨支部13個,黨員總數786個。
基礎設施
近幾年來,崇崗鎮加快小城鎮建設步伐,完善了集貿市場的配套附屬設施建設工作,並出資100餘萬元,興建了一座日供水量達1000餘噸的自來水廠,使鎮居民飲上乾淨、衛生自來水,提高了鎮居民的生活質量;交通條件得到改善,改變以前“天晴一塊銅,下雨一灘膿”的狀況,全鎮主要道路已全面完成水泥路面的建設,市九路車直達鎮政府;通訊條件也得到很大程度的改觀,移動、聯通電信信號覆蓋全鎮,信息暢通、快捷,改變了以往村村信息閉塞的局面。
交通運輸
已形成由高速、鐵路、省道、鄉村公路組成的交通運輸網路。福銀高速公路、正在建設的撫吉高速公路和向莆鐵路穿過境內,其中福銀高速公路境內長12千米,撫吉高速公路境內長7千米,向莆鐵路境內長12千米。
郵政電信
有郵政網點1個,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35千米,鄉村通郵率-100%,行動電話和有線電視普及。
經濟發展
2002年招商引資600多萬元,興建創辦了金山煙花出口有限公司,產值2000多萬元,產品遠銷東南亞、港澳地區和歐美國家。2004年創稅利260多萬元,2005年力爭完成300萬元,預計5年可突破1000萬元,居全區企業納稅第三位。為崇崗骨幹企業;“臨川菜梗”榮獲“江西省著名商標”稱號。興建的祥生生態農業園即將完工,九家磚瓦建材廠銷路好,窯火興旺。到目前為止,全鎮共有企業30多家,年創產值近億元。
農業
耕地面積2.78萬畝(其中水田2、43萬畝,旱地0.35萬畝),山地面積5.8萬畝(其中林木5萬畝)。林地面積6.13萬畝,累計造林4.5萬畝,其中防護林1.1萬畝,經濟林3.4萬畝,林木覆蓋率37.5%。有小一型水庫1座,小二型水庫5座,山塘水庫127座。
工業
通過大力招商引資,先後引進正興攪拌站、星華液壓機械製造有限公司、江西卡瑞特液壓機械有限公司、江西精百事液壓機械有限公司、安石菜梗公司、鴻楓菜梗公司、工具廠等多家企業。
發展之路
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鎮幹部解放思想,求真務實,以發展為第一要務,以改革為動力,招商引資為總抓手,不斷完善工作舉措,提升工作水平,將崇崗發展定位為農業強鎮、工業大鎮、商貿重鎮、財政富鎮、科技興鎮、環境美鎮,在鎮黨委、政府一班人的正確領導下,盤活現有山地,念好山字經,發揮資源和區域優勢,著力搞好招商引資,變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大力發展農村綜合經濟,變單一經營傳統農業為開採、加工、銷售、養殖、運輸、生態綜合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