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學堂

崇學堂

沖坑崇學堂始建於民國35年(1946年),由當時雲浮縣著名實業家、旅港同胞陳翰池先生倡導,組織當地鄉親、有識之士共同捐資建造。崇學堂座北朝南,占地4200平方米,由校門牌坊、禮堂、兩排教室及伙房構成四合院式格局。校舍總建築面積800多平方米,興建歷時2年,於1948年農曆八月十日落成。

基本信息

興建概況

舊景舊景
沖坑村位於雲浮市雲城區東北部,與高要市大灣、白諸兩鎮相鄰,交通不方便,人民生活貧困,文化水平低,最近的一所完善的國小距村10公里遠。陳翰池先生常年外出經商,由於沒有文化而飽受滄桑和不平等待遇。意識到擺脫貧困,必須從提高民眾文化水平開始,便萌生了捐資辦學的想法。1946年,陳翰池先生會同父老鄉親共商辦學興教之事。同年,由陳翰池等24人組成的籌建組成立,為了表示對文化知識的敬仰,學校取名崇學堂。他們的這種“愛民、愛鄉”和樂善好施的精神流芳百世,啟迪後人。
崇學堂設計模式參照上海育才中學,座北朝南,占地4200平方米,由校門牌坊、禮堂、兩排教室及伙房構成四合院式格局。校舍總建築面積800多平方米,禮堂為二層,教室及伙房為單層,均為青磚紅瓦的磚木結構。牌坊融匯古今揉合中西的建築特色,中間寫上崇學堂獎學基金會;兩小門及圍牆為入學校訓:“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崇學堂的建造始終得到籌建組的鼎力支持,因此禮堂冠名翰池禮堂;東邊教育按村中姓氏太祖冠名名:陳氏,陳縉教育;梁氏,敘倫教室;岑氏,岑儒教室;黃氏,子俊教室。西邊教室按個人捐資冠名,分別為卓東教室、栢昌教室、耀桂教室、獻瑜教室。
崇學堂興建歷時2年,1948年農曆八月十日盼望已久的學校—崇學堂落成,慶典儀式上級領導及附近村民爭先前來慶賀。

捐資義舉

陳翰池先生(1878—1957),又名陳成,是雲浮市雲城區思勞鎮沖坑村人,家境貧困,唯讀兩年書,被迫輟學。16歲起到佛山當鋸板工人。由於聰明勤奮,老闆資助其在高要祿步鎮經營友和桂皮莊。由於投資眼光獨到、善於管理,經營範圍涉及鋸板、爆竹、運輸等行業,業務遍及廣西、香港、澳門等地區。他生平樂善好施,為教育事業出資出力、為改善村民生產生活條件修橋鋪路。
陳卓東先生(1889—1967),又名陳乃立,雲浮縣思勞羅勒村人。18歲(1907年)隻身離鄉往香港拜師學藝。期間由朋友介紹加入同盟會,至23歲加入國民黨。辛亥革命成功後,先後任高要縣黨分部宣傳科主任,德慶縣稅務主任,兼縣財政局長、懷集別動司令部少校參謀、十九路軍七十八師少校參謀、福建省龍溪縣稅契局主任等職。1943年十九路軍失敗後,棄政從商。
陳柏昌先生(1894—1952),思勞沖坑村人,由於家貧,唯讀兩年書便隨父去肇慶當後生(掃地打雜工)。三年後,自己經營德昌水果店,由於經營有方、管理有序、守信、服務周到、價格合理、廣招顧客,取得卓著效益。他樂善好施、積極支持家鄉教育事業。
陳耀桂先生(1892—1971),思勞沖坑村人,家境貧困,讀書兩年書便輟學隨叔叔陳章九去廣西梧州公棧桂皮莊做後生。三年後,自己經營廣誠鹹雜海味商店,他做生意以實惠招徠顧客,不斷掌握市場變化,取得很大經濟效益,憑著熱愛家鄉的赤子之心,支持家鄉的教育事業。
陳獻瑜先生(1883—1943),思勞沖坑村人,從小勤奮好學,從20歲起棄文從商,開設寶生棧,經營藥材、酒米布匹、車衣裁縫。他為人正直,經營誠實守信、善於管理、熱心家鄉教育事業,深得民眾的愛戴。1938年至1940年期間當選為思辦鄉首任鄉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