崆峒太極

崆峒太極源於崆峒古太極八式。中國傳統武學的傳承都比較保守,大多都只是傳於派內門人,崆峒派也不例外。崆峒派玄空門的功夫則更為保守,其中,崆峒太極曾作為崆峒派玄空門的上乘功法,在崆峒派掌派人中得以流傳。但這並不利於崆峒武術的推廣和發展,崆峒派第十代掌派人燕飛霞宗師一改往日門規,對其公諸於世,大力推廣,祈求造福於世人,因此崆峒太極拳在一段時間內有“崆峒派燕式太極拳”的別稱。

簡介

崆峒太極源於崆峒古太極八式。中國傳統武學的傳承都比較保守,

崆峒太極拳崆峒太極拳
大多都只是傳於派內門人,崆峒派也不例外。崆峒派玄空門的功夫則更為保守,其中,崆峒太極曾作為崆峒派玄空門的上乘功法,在崆峒派掌派人中得以流傳。但這並不利於崆峒武術的推廣和發展,崆峒派第十代掌派人燕飛霞宗師一改往日門規,對其公諸於世,大力推廣,祈求造福於世人,因此崆峒太極拳在一段時間內有“崆峒派燕式太極拳”的別稱。
在前任掌派燕飛霞宗師和現任掌派白義海大師的不懈弘揚下,此功法現在平涼、廣東和東南亞一帶廣為流傳。

起源傳說

中國太極拳,名揚海內外。現今流傳的主要有武當太極、崆峒太極、陳氏太極、楊氏太極、孫氏太極、吳氏太極、武氏太極、趙堡太極等。縱觀其起源說,都離不開動物相鬥的故事,蛇雀相爭、蛇龜相爭等,神秘的崆峒太極拳亦是例外。
相傳,崆峒派始祖飛虹子於某日在崆峒山玄鶴洞前修煉,恰巧遇上一隻白鶴和老虎相鬥,白鶴身體嬌小,上下翻飛,忽左忽右,其身姿靈活美妙,而且巧妙的躲開了兇惡的老虎,乘老虎撲空之際,白鶴用嘴啄傷了老虎的眼睛,老虎落荒而逃。飛虹子看到白鶴戰勝老虎,內心震動尤深,後依據太極八卦原理探索、研究,創造了剛柔相濟,虛實並用的崆峒派太極拳,歷經崆峒派各代宗師的傳承創新,終形成“行如流水,止若平境,反映似回聲,有形若無形”的崆峒太極拳。

價值作用

提高素質、強身健體

崆峒太極運動其動作包含著屈伸、平衡、跳躍、翻騰、跌扑等,

白義海大師在崆峒人民廣場教太極拳白義海大師在崆峒人民廣場教太極拳
人體各部位幾乎都要參與運動。系統地進行武術訓練,對人體速度、力量、靈巧、耐力、柔韌等身體素質要求較高,人體各部位“一動無有不動”,幾乎都參加運動,使人的身心都得到全面鍛鍊。武術運動講究調息行氣和意念活動,對調節內環境的平衡,調養氣血,改善人體機能,健體強身十分有益。鍛鍊意志、培養品德

練習崆峒太極拳對意志品質考驗是多面的。練習基本功,要不斷克服疼痛關,磨練“冬練三九、夏練三伏”,常年有恆,堅持不懈的意志品質。套路練習,要克服枯燥關,培養刻苦耐勞、砥礪精進、永不自滿的品質。遇到強手克服消極逃避關,鍛鍊勇敢無畏、堅韌不屈的戰鬥意志。經過長期鍛鍊,可以培養人們勤奮、刻苦、果敢、頑強、虛心好學、勇於進取的良好習性和意志品德。

競技觀賞、豐富生活

崆峒太極拳及崆峒派其他功夫都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無論套路表演,還是散手比賽,歷來為人們喜聞樂見。唐代大詩人李白好友崔宗宗贊他“起舞拂長劍,四座皆揚眉”;杜甫在《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中有“昔有佳人公孫氏,一舞劍器動四方。觀者如山色沮喪,天地為之久低昂”的描繪。漢代打擂台,“三百里內皆來觀”。都說明無論是顯現武術功力與技巧的競賽表演套路,還是鬥智較勇的對抗性散手比賽,都會引人入勝,給人以美的享受,都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

交流技藝、增進友誼

崆峒太極運動蘊涵豐富,技理相通,入門之後會有“藝無止境”之感。

白義海大師在東莞教習太極拳白義海大師在東莞教習太極拳
民眾性的武術活動,便成為人們切磋技藝,交流思想,增進友誼的良好手段。隨著崆峒太極在世界廣泛傳播,還可促進與國外武術愛好者的交流。許多國家武術愛好者喜愛武術套路,也喜愛武術散手,他們通過練武了解認識中國文化,探求東方的文明。武術通過體育競賽、文化交流等途徑,在與世界各國人民友好交往中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
習練崆峒太極拳,能培養人的“氣”、“量”和“氣量”,即勇氣、膽量和胸懷。這樣能使人養成勇往直前、奮力拚搏、堅忍不拔、自強不息的精神,同時能產生堅定的自信心和大度的胸懷。在這種自信心和大肚胸懷的作用下又能使人產生一種忍耐克己的氣質,同時富於正義感,會形成謙虛、淳樸的良好品質,會自覺不自覺地克服自己的缺點,謙讓別人,從而擁有通過奉獻自己來與他人共同追求和平、友愛、團結的美德。

功法特點

崆峒太極拳融技擊、健身、藝術為一體,是一種美的運動。其美在心、

CCTV-5《體育人間》記者採訪CCTV-5《體育人間》記者採訪
在形、在神、在韻、在功,它使人在美的運動中“悟道”,積累獨特的內勁,發揮出詭秘而有神奇的技擊力量。
“心意純正”兮,心靈美。崆峒太極拳倡導“敬以直內”。敬者,心也。心直則意正,心平則氣順。心在先而身在後,含而不露,樸實自然。它無矯揉造作之意,自然地使演練者逐漸沉浸在純潔、誠樸、怡然自得的自美狀態之中,陶冶性情,淨化心靈。
“拳勢工整”兮,形象美。崆峒太極拳架勢寬舒,體勢工整,心、息、身協調運動,方法清晰,結構嚴謹,形隨意動,文雅端莊。四肢百骸,不動則已,動則不離圓圈。動之則分,靜之則合。拳勢如行雲流水,風曳楊柳,輕盈自然。似靜而微動,似動而難察,恰似春蠶吐絲,連綿不斷。氣如車輪,腰如車軸,如環無端。呼吸振蒂,氣沉丹田。身心兩忘,純任自然。使演練者在奇妙細膩的弧形螺鏇運動中,舒筋強骨,健體美形。
“神固韻勻”兮,神韻美。崆峒太極拳被外國朋友描繪為“伴有深思,做起來周而復始”的運動。在運動中“悟道”,“悟道”中運動,這就是“神為主帥,身為軀使”。動有韻,則天機活潑,浩氣流行,節奏勻整;靜有勢,則心動形隨,意發神傳,勢勢相承。動中有靜,靜猶動。崆峒派燕式太極拳神定自若,守中氣,絕雜念,含目光,凝耳韻。緩緩然,似雙手擎山,悠悠然,如溪中浣紗。使演練者在外示安逸、內固精神,一片神行的走架中,體驗無窮的魅力,橫生意趣,益智健魄。
“陰陽合德”兮,功力美。崆峒太極拳練其形而傳其神,傳其神而達其意,達其意而先其心。以心行氣,以氣運身,神氣鼓盪,內動導外動,外動合內動。勁由內換,內氣潛轉,源動腰脊,勁貫四梢,丹田吐力,功力老到。支撐八面而穩固厚重,八面轉換而輕靈圓活。剛柔互動,虛實滲透,動靜渾然,蓄髮相變,奇正相生,全身處處皆太極。功勁似有若無,形影飄忽難測,勁力乍隱乍現,看似柔軟無力,實則無堅不摧。外國朋友稱這種無端緒可尋,無跡象可指,看著有,摸著無的太極拳為影子拳。
崆峒太極拳有著牢固的道家精神和哲理基礎。除了強健體魄外,它還強調內在的自我控制力和心境的平和。人們通過訓練時的沉思引發起自我覺醒,意識到自身的力量和弱點,從而在精神與軀體兩者之間獲得一種微妙的和諧、平衡。它古雅高潔,柔美自然,形、意、神、氣、韻,合而為一,乃柔中寓剛,綿里藏針之藝術。

動作名稱

崆峒太極拳共分八小段,動作名稱如下:
1、起 勢 
2、夜讀春秋 
3、魚沉水底 
4、引來飛鳳 
5、坐馬推掌 
6、雲手畫弧 
7、野馬分鬃
8、按掌後坐
9、並步抱球 
10、推窗望月
11、轉身探果 
12、左右逢源 
13、弓步操掌
14、鶴立雞群 
15、並步沖拳 
16、攬雀尾 
17、上下各出 
18、坐馬照鏡
19、揮拳轉身 
20、揮拳抄掌 
21、海底拳 
22、鉤腳轉身 
23、坐馬亮掌 
24、斜身照影 
25、老貓洗臉 
26、采步擊肘 
27、起腿劈掌(右) 
28、蓋步抱球 
29、虛步抱球 
30、起腿劈掌(左)
31、割袍斷義 
32、雙峰貫耳
33、退步壓拳 
34、雙龍出海
35、坐馬抱拳
36、力分山河
37、白猿獻果 
38、坐馬觀花 
39、秋風掃葉(左) 
40、秋風掃葉(右) 
41、推石入海
42、犀牛望月
43、以退為守 
44、上步蓋掌 
45、蓋步雲手
46、雲手護膝 
47、拗步抄拳
48、臥馬擔山 
49、摟膝望月 
50、雙龍會北 
51、金蛇下樹 
52、蓋步按掌
53、轉身探掌 
54、玉女穿梭(左)
55、玉女穿梭(右) 
56、顛倒陰陽
57、抄掌后座(左)
58、抄掌后座(右) 
59、白鶴亮翅 
60、並步抱拳
61、獻茶迎君 
62、並步推掌 
63、飛天探馬(左) 
64、推山填海(左) 
65、風擺荷花 
66、飛天探馬(右) 
67、推山填海(右) 
68、風起雲手 
69、雲開日出 
70、十字披紅 
71、魚沉水底 
72、收 勢

太極推手

崆峒太極推手之概念

崆峒太極推手是兩個人互相對抗性的一門技擊學問,令一方身體重心在力學或勁道的作用下,失去平衡,向前仆倒、或向後飛跌、或向左或向右傾落。功夫到爐火純青的境界後,可輕輕就把一個體重超於自己的對手發出去。

崆峒太極推手之手法

在手法上有別於其它太極推手:其它太極推手需以太極拳為基礎,而崆峒太極推手則可直接習練,並可以同其它門派推手進行自由交流。

崆峒太極推手之要訣

他進我化:在改變對方力點的同時變換自己的重心點,找對方重心點,破解之。
他退我進:在對方防守時,通過觸覺感知對方重心點,變中有變,破解之。
他疲我發:用假力迷惑對方,使其找不到我方重心點及進攻意圖,進而發之。

崆峒太極推手之分類

崆峒太極推手有定步推手,單步推手,活步推手。其中定步推手和單步推手是崆峒太極推手的基本功夫。所以學推手,要先從定步推手和單定步一推手學起。

崆峒太極推手之作用

崆峒太極推手的習練雖不需以崆峒太極為基礎,但其價值作用與崆峒太極拳不盡相同:具有強身健體、延年益壽、增進友誼和武術技擊的作用。
強身健體的作用
按照中華武醫學理論,自然地運動就有利於強身健體,而崆峒太極推手強調自然地運動,健身之效,不言而喻。
延年益壽的作用
崆峒太極推手融進了崆峒派玄空門秘傳的吐故納新的內功心法,此秘傳內功心法可起到調養氣、血兩大循環的作用。氣、血循環順暢,百病自去。通過秘傳內功心法“吐故納新”,加速了氣、血流動,使五臟六腑氣、血暢通,達到通淤導滯、散毒解結、調整虛實、修殘補缺和平衡陰陽,按中醫“通則不痛”的理論達到了防病治病、強身健體和延年益壽之療效。
增進友誼的作用
崆峒太極推手,是兩個人合作,共同練習,推起手來,四臂往還,“你進我化,你退我進,你疲我發”既可收到鍛鍊身體的益處,同時也提高了興趣,增進了友誼。
武術技擊的作用
崆峒太極推手作為中華傳統武術的一部分,既然是武術就有武術技法,而具備了武術技法就可以做到“進可攻,退可守”。

崆峒太極推手之習練

習練崆峒太極推手之定步推手、單步推手時,步法、手法雙方可以初步做到“聽勁”“問勁”“化勁”“發勁”的時候,步法與手法也可相應增加變化。在進退時也可以逐漸增加上步、撤步的動作,這樣就由定步推手、單步推手過渡到活步推手了。至於手法也可以隨著功夫的加深,逐步轉進到千變萬化,做到所謂“沾、粘、連、隨、不丟不頂”,漸而至於“道法自然”之境界。

崆峒太極推手之揭秘

揭開崆峒太極推手之神秘面紗,就是儘可能的運用各種崆峒太極推手的技法,使自己從始至終要保持身體重心的平衡。不論如何運動,身體的重心要始終如一的處於平衡狀態。在保證自己身體重心平衡的基礎上,在進退之間,瞬間改變對方的重心。同時還要設法引動對方失掉重心,也就是說,崆峒太極推手,不僅要求懂自己之勁,更要求懂他人之勁。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