峪道河鎮

峪道河鎮

山西省汾陽市峪道河鎮是汾陽市古鎮之一,位於汾陽市區西北五公里處。境內山、丘、川地形並存,有國有林場2座,分別是向陽林場、白虎嶺林場,原始森林30萬畝。境內交通區位優勢突出,太汾高速公路、太中銀鐵路和307國道穿境而過。全鎮人口2.3萬人,鎮域面積303平方公里,下轄38個行政村,鎮黨委、政府駐李家溝村。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峪道河鎮黨委、政府辦公樓 峪道河鎮黨委、政府辦公樓

1958年建峪道河公社,1984年設鎮。

1984年6月22日,汾陽縣公社建制改為鄉鎮建制,峪道河公社隨之改為峪道河鎮。

2001年,汾陽市開展撤併鄉鎮工作,宋家莊鄉、萬寶山鄉併入峪道河鎮。

行政區劃

峪道河鎮下轄38個行政村,根據地理位置,行政村又被分為八大片。其中,劉村片包括劉村、肅靜、圪垛、堡城寺、宏寺;峪口片包括峪口、趙家街、梁家溝、李家溝、崖頭;田褚片包括田褚、水泉、張家坡、王盛莊、柏草坡;趙莊片包括趙莊、後溝、金莊、桑溝、開垣莊;下池片包括安樂莊、下池、上池、敖坡、龍灣;宋家莊片包括宋家莊、向陽、下張家莊、上張家莊、坡頭;馬家社片包括馬家社、褚家溝、馮家山底、余家垣、相子垣;交口片包括交口、古池、任家莊。

汾陽市峪道河鎮下轄行政村
李家溝村劉村肅靜村圪垛村堡城寺村宏寺村峪口村趙家街村
梁家溝村崖頭村田褚村水泉村張家坡村王盛莊村柏草坡村趙莊村
後溝村金莊村桑溝村開垣莊村安樂莊村下池家莊村上池家莊村敖坡村
龍灣村宋家莊村向陽村下張家莊村上張家莊村坡頭村馬家社村禇家溝村
馮家山底村余家垣村相子垣村交口村上古池村任家莊村  

地理環境

地形地貌

峪道河鎮地處汾陽西北,地勢西高東低,山、丘、川地形並存,西部發育岩溶地貌,尤其峪道河鎮西部的三十里桃花峪、金鎖關、白虎嶺、交口等地,岩溶地貌比較典型。

氣候特徵

峪道河鎮屬於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溫差較大,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春日多風,夏季多雨炎熱,秋天晴天居多,氣候涼爽宜人,冬天干燥寒冷,夏秋時節適宜旅遊。多年平均氣溫10.4℃,1月平均氣溫-5.5℃,極端最低氣溫-24.7℃;7月平均氣溫24.4℃,極端最高氣溫39.1℃。年平均日照時數2468.2小時,年平均降雨量426毫米。

自然資源

峪道河鎮蘊含著豐富的白雲石、石灰石、石英石、實心粘土等礦產資源,而且儲量豐富。鎮水資源豐富,由泉水形成的兩條自然河峪道河、向陽河自西向東縱貫全鎮,在滿足全鎮兩梁三溝4萬畝農業、林業水利灌溉的同時,特別是神頭泉水,還主供著汾陽市15萬人的飲水。

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16580
8566
8014
家庭戶戶數 4293
家庭戶總人口(總) 16517
家庭戶男 8518
家庭戶女 7999
0-14歲(總) 4584
0-14歲男 2348
0-14歲女 2236
15-64歲(總) 10763
15-64歲男 5592
15-64歲女 5171
65歲及以上(總) 1233
65歲及以上男 626
65歲及以上女 607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15986

風土人情

特色產品優質核桃、坡頭小米、萬寶山馬玲薯、優質核桃苗木、小雜糧。

文化旅遊

馬刨神泉 馬刨神泉

汾陽旅遊八大景中的“馬刨神泉”、“彪嶺櫵歌”就在峪道河。馬刨神泉相傳後魏賀虜將軍征夷,駐兵於此,軍中乏水,馬蹄刨石而清泉湧出,後人立廟以祀;彪嶺櫵歌相傳有“大羅神仙”常在奇峰突起、古木參天的白彪山嶺上吹笛唱歌,聲音悅耳,遠近皆聞;玲瓏塔創建於明萬曆二年(1574),為明代遺構;水泉村堡在清康熙十三年(1674)既已存在。上世紀30年代前,每到炎熱的夏季,英、美、法、荷等歐美洋人就會來這裡避暑。

根據規劃區旅遊資源分布特點、總體布局原則和開發時序的要求,峪道河鎮風景名勝區空間布局為“兩帶三區”。其中,“兩帶”是指“峪道河生態文化體驗帶”和“向陽峪古驛道風情觀光帶”;“三區”是指“峪道河生態文化體驗帶”上的“神泉峪,民俗文化感受區”和“頭道川生態休閒度假區”,以及“向陽峪古驛道風情觀光帶”上的“向陽峪古驛道風情觀光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