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堤村

岸堤村位於山西省運城市芮城縣永樂鎮,耕地面積3133畝,672口人,992年被臨沂地委評為“九間棚式”先進黨支部,1996年被臨沂市委評為“先進集體”。

基本信息

概況

山西省運城市芮城縣永樂鎮岸堤村
岸堤村受芮城縣管轄,與許灣村,曹家村,李灣村同鄉,空氣好,英才輩出,人傑地靈,氣候宜人

基本信息

村內企業:機車配件廠,植物油加工廠,金屬製品廠
主要農產品:香菜,洋菇,生菜,柚子,脆甜,哈密瓜,乾梅子,芫荽葉,紅薯
村內資源:銀,鍺,石墨
村里單位:岸堤村黨支部,岸堤村糧站

介紹

岸堤村為岸堤鎮駐地村,2004年10月由岸堤一村、岸堤二村、岸堤三村、岸堤四村、岸堤五村、岸堤六村、艾山後村、格拉山後村合併而成,現有耕地面積3133畝,1193戶,3672口人,中共黨員181名。

歷史

該村建立於唐朝時期,當時村名叫雙鳳鎮,明朝時期當地政府官員為確保該村一方平安,防止洪水泛濫,保證當地老百姓生活環境和生命財產安全,大興水利,修築河堤,故改名為岸堤。
在抗日戰爭時期,岸堤為沂蒙革命根據地的中心。是沂蒙紅嫂明德英、全國著名的抗日游擊大隊長、戰鬥英雄徐敏山的出生地。徐敏山帶領的民兵游擊隊,在沂南、蒙陰、沂水一帶,採用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英勇殺敵,進行過無數次戰鬥,令日偽軍聞風喪膽,譜寫了可歌可泣的壯麗篇章。在抗日戰爭時期和解放戰爭時期,該村湧現出大批的戰鬥英雄、支前模範和抗日英烈。革命烈士有:代懷傑、盛京傳、李樹田、劉方賢之子、公臭、郭長德、張學興、邵連貫、郭興合、李樹業、任殿慶、田德華、田德昌、王彥福、李開忠、張錄德、張征德、李紀運、李紀才、明啟東、公方新、張學山之弟、劉方才、公雙厚、王運珍20多名,殘廢軍人有賈順德、代環青、宋樹全、張祥德等。
1938年7月,林浩率省委機關一部、四支隊一團、教導隊和政治部到達岸堤,8月中旬,郭洪濤南下返回岸堤,兩部會合,合力開闢沂蒙山區抗日根據地。蘇魯豫皖邊區省委駐在岸堤,為全省抗日工作指揮中心,8月20日山東抗日軍政幹部學校隨省委遷至岸堤。
在幹校的支持幫助下,1938年9月該村發展了徐敏山、王立功、張順德、凌開業、盛立葉、劉安吉等第一批黨員,10月份成立了第一個黨支部,由徐敏山擔任支部書記(徐敏山,1905年生,歷任村長、鄉長、區中隊長、區長、沂南縣大隊長、副縣長,新中國成立後,曾任濟寧地區行署副專員,被民眾譽為“焦裕祿式”的好乾部)。該村凌開化、李子凡、朱鳳祥曾在幹校學習。同年11月建立了民主政權,並相繼成立了宣傳隊。

建設成果

改革開放以來,該村發生了巨大的變化。1988年建成全縣第一個烤菸生產示範村,同年被縣工商局評為個體專業村。在新一屆領導班子的領導下,黨支部堅持以強村富民為目的,推行“支部加協會”模式。目前,發展黃煙180畝,桑園150畝,建冬暖式大棚150個,露天黃瓜600畝,發展養殖大戶50個,規模投資300萬元,同時投資62萬元建成全縣規模最大的長毛兔繁殖廠。個體經商戶有320戶,從業人員達到580人,在外勞務輸出人員860人。建經濟林1100畝。2006年建設工貿園區沿街樓13000平方米,新硬化艾山後大組水泥路1000米,在街道改造的同時,對西大溝集貿市場進行經濟開發,建商品房33處,僅此一項增加村集體收入28萬元,開發六大組河南商品房18300平方米,增加村集體收入36萬元,投資48萬元完成格拉山後大組和艾山後大組“引水上山”工程。完成有線電視戶戶通,自來水戶戶通,1992年被臨沂地委評為“九間棚式”先進黨支部,1996年被臨沂市委評為“先進集體”,1997年被縣委評為“五好黨支部”、“五個好”村黨組織,2002年被縣委、縣府評為“和莊式”計畫生育協會、“計畫生育村民自治模範村”,2003年被臨沂市政府評為“模範村民委員會”,2004年被縣委評為“五個好黨支部”,2004年被縣委、縣府評為“全縣綜合實力強村”,2005年被縣委、縣府評為“精神文明建設先進村”、“和莊式”計畫生育協會、全縣“綜合實力強村”、“農村工作先進村”等榮譽稱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