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祠岑樓

岱祠岑樓

岱祠岑樓,也叫東嶽行祠,又叫岱祠行宮,四名崇佑觀,五名東嶽廟。位於大荔朝邑鎮大寨村東,距縣城東16.3公里處。 岱祠始建時間不詳,只知唐貞觀元年(公元627年)重修,明隆慶六年(公元1572年)增建殿宇。該祠東西寬89米,南北長129米,占地總面積為11480平方米。原建築有山門、中岑樓、東歌樓、西東樓、牌坊、香亭、長春閣、左鐘樓、右鼓樓、獻殿、坐殿、寢殿等。東廡並有七十二山神。這些建築都很雄偉,它們斗拱挑角,雕樑畫棟,只是因遭破壞,全部毀壞,只有岱祠岑樓還保存完好。

發展歷史

岱祠岑樓,亦名岱祠樓,俗名東嶽廟戲樓。始建於宋政和八年(公元1118年),座落於岱祠正南方,高17.5米,明穆宋隆慶六年(公元1572年)增建,清時又多次重建。新中國成立後,黨和政府對岑樓在保持原貌的基礎上於1963年至1964年間再次進持整修。岑樓疊檐三重,立通柱,上復蓋琉璃筒、板瓦,旁鑲戲珠龍,斗拱挑角,雕樑畫棟,下層北面為舞台,台面寬敞,在舞台上演唱,有餘音繞樑之感。台內原有台梯樓板,可攀沿而上。登樓遠眺,北望蜿蜒起伏的鐵鐮山巒,南視雄偉俊秀的太華三峰,俯瞰黃、洛、渭河,使人倍感祖國的大好河山壯麗似錦。古有詩云:“岱祠靈活芮城胎,宋代岱樓勢壯哉”、“華原高聳岱祠超,百尺岑樓接紫霄”。

文物保護

岑樓建築,是我國古代想像豐富,構思離奇的勞動人民高度智慧的結晶,有較高的科學和藝術價值。現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另外,這裡還有清乾隆六年立的“東嶽廟重修漢關夫子並總嗣聖母二祠碑”,高2.23米,寬0.22米,楷書碑文,正文8行,共418字。周邊線刻蔓草,花卉紋。

岱祠岑樓的屋面為三重檐歇山頂,有吻獸。樓面覆蓋琉璃筒、板瓦。磚砌山牆,並施琉璃彩繪龍虎鬥紋浮雕,配有水波紋、雲氣、蔓草紋等圖案。登樓遠眺,使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岑樓古建藝術,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與辛勤勞動成果的結晶,我國著名的建築學家梁思成先生,對岑樓建築藝術推崇備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