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1935年,人工開挖岱河,自蕭縣的三座樓於淮北市郊區雙莊匯入龍岱河全長41.42km,來水面積789km。
1957年為了減輕岱湖窪地的災情,開挖了新岱河,利民溝由三座樓改道向南在岱橋入岱河。
1958年為了開發閘河煤田,挖了蕭濉新河,岱河從瓦子口以上截入蕭濉新河,岱河被分為上、下兩段,稱岱河上段、岱河下段。
1973年又把利民鐵路以北的來水改道入大沙河,至此鐵路以南至瓦子口的改道段稱岱河上段,屬蕭濉河水系,該河道長35.05km,集水面積278km。而三座樓至岱橋的岱河老道稱老岱河,屬岱河上段的支流,全長20.32km,集水面積103.86km,其中銅山縣來水面積16.15km。
2016年6月,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龍道金、縣領導王共偉、武戈、朱新奇、楊洪軍、李芳茹、孫洲、王兆祥以及各相關單位負責人出席奠基儀式。岱湖項目是我縣“610工程”重點項目之一。項目的順利開工,標誌著城市建設正向著縣十四次黨代會提出的“建成徐宿淮一體化城鎮帶文化山水園林城市”的宏偉目標實質性挺進。項目建設後,將有力促進縣城生態環境、文化內涵、城市品位、承載能力的大幅提升,構築起新蕭縣的新形象新品牌。
2017年5月4日,由縣委宣傳部主辦,城建指揮部、規劃局、建設局共同協辦,圍繞岱湖風景區的征名活動,現場進行了相關流程及細則的說明,並宣布征名活動正式啟動。
自然環境
地形地質
岱湖水源來自於岱河和新岱河,總占地1437畝,其中公園占地765畝、岱湖水面652畝。
氣候特徵
岱湖處於北亞熱帶和暖溫帶的過渡區,屬溫帶季風氣候,兼有北方和南方的氣候特點,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年平均氣溫15.7°C,年日照時數為2284至2495小時,日照率52%至57%,年均無霜期200至220天,年均降水量800至930毫米,雨季降水量占全年的56%。氣候資源較為優越,有利於農作物生長。主要氣象災害有旱、澇等。氣候特點是: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適中,雨熱同期。四季之中春、秋季短,冬、夏季長,春季天氣多變,夏季高溫多雨,秋季天高氣爽,冬季寒潮頻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