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新中國成立前為岩壠鄉。新中國成立後屬五區(黔城區)。1956年撤區設岩壠鄉,1958年建立岩壠鄉人民公社,1984年10月,撤公社建岩壠鄉人民政府至今。
行政人口
全鄉轄13個行政村,145個村民小組,4598戶,全鄉總人口達1.8萬人。
自然條件
全境東西長14公里,南北寬16公里,三面環山,一面靠水,境內地勢西北高,東南底,屬底山丘陵地區,最高點在江丘村借風嶺,海拔556米,最底點為沅水與黔城鎮權屬交界處,海拔182米,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氣候溫和,降雨充沛,日照充足,年平均氣溫17℃左右,年降雨量127 5.4毫米。
自然資源
全鄉耕地面積20244.5畝,林地面積4896.6畝,森林覆蓋率達59.2%,活立木蓄積量為54232立方米,用材料林30315畝,濟濟林33960畝,楠竹147畝,礦產資源豐富,以煤、石灰碳為主,尤其是煤的儲量比較豐富,煤質好,發熱量高。水能資源豐富,有大小溪流12條,有小I型水庫2座,小II型水庫3座,骨幹山塘584口,總蓄水量為1017萬立方米,分2個灌區。
產業經濟
主要農業產出為水稻、柑桔、牲豬等,名優農產品為冰糖橙、高山葡萄等
交通通訊
全鄉交通便利,有縣道從境內穿過,村村通水泥路,有村組公路137條,里程共300公里,通訊發達,村村都有程控電話,公共通了1100門國際國內程控電話。
科教文化
全鄉有圖書活動室2個,藏書200餘冊,有中學1所,中心國小1所,村國小13所,教職員公134名,在校中、小學生2425人,衛生院1所,村醫務室13個,醫務人員37人,其中擁有衛生技術人員16人,擁有病房床位12張,有B超、X光、顯微鏡等儀器。有線電視用戶1050戶,電視收視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