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族簡介
岜沙,傳說是蚩尤的後裔,一個無法逃脫關注的民族,正日益撕去面紗,展現在世人面前。一個遠古的部落,中國最後的武士,在貴州從江縣生棲,繁衍,同時也被現代的點點滴滴侵蝕著。地域環境
距貴州從江縣城7.5公里,有五個古老的自然寨,分別叫做老寨、宰戈新寨、王家寨、大榕坡新寨和宰莊,這裡可能是中國保存最完好的苗族遠古部落,男人狩獵,女人耕織,走進他們的世界,仿佛走入了時光隧道,日月迴轉,山河倒流,疑入戰國時代。在貴州,很多比從江縣更偏遠的侗鄉和苗寨都已不同程度的受了外來文明的影響,但這隻名叫岜沙的遠古苗族支系,卻頑強的堅守著自己古老的風俗,被人們稱為“最後的槍手部落”。岜沙男子的髮型是他們的標誌:頭部四周剃光,頂上挽一個髮髻,身背腰刀,肩扛火槍,手牽獵狗,身穿左衽右開的圓銅扣黑色高腰衣,黑色直筒大褲腳。驟眼望去,一如古代武士。而他們的婦女服飾簡約,大都身著黑色對襟衣,百褶短裙,配以色彩鮮艷的刺繡。
民俗習慣
自古以來,岜沙人崇拜樹,最盛大的祭祀儀式就是拜樹神,每個岜沙人在有生之年都會種一棵樹,待到離開人世時,便以此樹為棺,安然長眠。在他們的觀念中,人是大自然的子孫,人的一切都是樹給的:遠古的先民為避野獸棲於樹上,後來以樹為材建房築巢,樹給人提供取暖用的柴、做工具的料、以及飽腹的果實。最老的樹就是最古老的祖宗,老樹就像祖宗一樣的時刻保佑著他們。岜沙山寨植被茂密,這是幾百年來自覺愛林護樹保護生態的結果。耕地稀少的岜沙苗人,多年來主要是靠賣柴維生,但寨中有嚴格的規矩:村人賣柴,一人一次只能徒步挑一擔柴到城中,僅解決油鹽之困,不許以此贏利;不許動用畜力車、機動車外運木柴,絕對不許外地汽車來寨子裡收購木柴;絕對不允許在一個地方砍柴,確保山寨周圍樹林能夠休養生息、平衡發展。
岜沙人安於這種貧寒但卻從容的生活方式。因為在每一個岜沙人的心中,都銘刻著一段先人的古訓:
很久以前,岜沙人也曾為改善生活而過度砍伐,結果導致田中無水、林中無獸,土石流瀕仍,環境惡化。寨中長老看在眼裡急在心裡,苦思冥想,想出一個“苦肉計”,讓自己兒子充當了“亂砍濫伐”的“罪魁禍首”,然後課以重罰“三個一百二”謝罪鄉里:120斤肉,120斤酒,120斤米。這樣的懲罰對於生活貧困的岜沙人來說,足以一生難以翻身,此條禁令寫入“寨規”,從此無人敢越雷池一步。
當長江洪災肆虐時,當地球被沙化所威脅時,當整個生態向人們發出警告時,人們才發現,生態的保護是如此重要,人類與生態是平等的,是相互依存的。
而遠古的岜沙早就懂得這一道理,與大自然和諧相處,他們與每一棵樹對話,與每一條河交流,與每一座山擁抱。綠色的田野,豐富的植被,是他們的傑作,他們知道人類與生態的密切關係。
這與我們現在提倡的人與自然的觀念多么吻合!這不能不讓人沉思。
發展之路
有人說過,城市是最兇狠的野獸,文明是最野蠻的載體。五個距離縣城並不太遠的苗寨在媒體的強烈曝光之下,再也掩不住神秘,無數好奇的遊客湧來,衝擊著原本寧靜的岜沙生活。變化在不知不覺種演變著,瓦房出現了,牆上有了旅遊圖,電視機的天線也架起來了,原來的山寨門變成了現代的村門,他們開始收門票了。於是,一些人剪去了頭髮,離開山林和樹木,去看一看外面的世界。雖然有的人在外面逛了一圈後又回到故土 ,但他們再也回不到原來的生活狀態。
於是,姑娘們開始在村口捧上攔路酒,滿足著遊人的好奇。
於是,一年一度的蘆笙節變成了一天一次,不斷的為獵奇著表演,將傳統變成經濟的手段。
當世代傳承的古老文化在表演中,依靠純粹的慣性而操作時,原來附著在儀式上的快樂一去不復返,岜沙,它還有多少神秘可以出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