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環境
洪澤區岔河鎮地處洪澤縣東部,北鄰楚州,南毗金湖,東隔白馬湖與寶應縣相望,328省道、淮金一級路穿腹而過。
行政區劃
下轄11個行政村,3個居委會:
320829103001 121 淮寶居委會
320829103002 122 西城居委會
320829103003 122 張馬居委會
320829103200 220 白馬湖村委會
320829103201 220 唐圩村委會
320829103202 220 濱河村委會
320829103203 220 岔河村委會
320829103204 220 南街村委會
320829103205 220 施湯村委會
320829103206 220 前進村委會
320829103207 220 界溝村委會
320829103208 220 幸福村委會
320829103209 220 東陳村委會
320829103210 220 其虎村委會
人口民族
總人口四萬人
自然資源
全鎮總面積125平方公里,其中白馬湖水面30平方公里,耕地面積6.4萬畝。岔河鎮境內水域總面積7萬畝,其中可開發利用4萬畝。湖區內水產資源豐富,素有魚米之鄉之美譽,各種水產品90多種,盛產各種淡水魚、蝦、蟹、蚌、菱、藕、芡實等水產品和野鴨、獐雞等野禽。年產各類水產品達1.5萬噸。上接洪澤湖,下聯白馬湖的古老潯河,穿腹而過,營造了一條黃金水道。
基礎建設
岔河素有淮揚糧倉之美稱,有機稻米基地是全國農業標準化項目區。岔河鎮已通過江蘇省無公害農產品產地、產品整體認定,現有“岔河”牌荷藕、龍蝦、螃蟹、蘆薈、草莓等五個無公害農產品。“岔河”大米被國家評定為AA級綠色食品。稻米、木材、食用菌生產、加工、銷售等農業化項目初具規模。由國土資源部批准立項投資2785萬元的環湖土地復墾項目已經竣工。
岔河鎮區位優越,水陸交通便捷。205國道、寧淮、京滬高速擦肩而過。從岔河到南京僅1.5小時車程,到上海4小時車程。上接洪澤湖下連白馬湖的古潯河從腹地橫貫東西。東距京杭大運河20公里,鄰近南京港、揚州港、大豐港、連雲港,水運方便,價格低廉。鎮區內村村通水泥路,僅水泥達50餘公里。
經濟發展
岔河鎮經濟經濟建設蓬勃發展,社會各項事業不斷進步,農民民眾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先後獲得全國億萬農民健身活動先進鄉鎮、江蘇省新型示範小城鎮、江蘇省文明鎮、江蘇省環境與經濟協調發展示範鎮、江蘇省文化工作先進集體、淮安市衛生鎮、淮安市環境優美鄉鎮等稱號,國家級生態鎮通過驗收。2011年全鎮實現財政收入393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9776元,1—9月份實現財政收6501 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04.2%。
工業經濟
岔河鎮工業經濟已初步形成了以建材、木業、無紡布、生物有機肥、水暖器材為主的工業體系。洪泰無紡布公司的執軋、熱風無紡布產品通過了ISO9001質量體系認證,是華東地區最大的無紡布生產基地。宏宇塑業公司的塑鋼型材產量名列蘇北第一,並被評為江蘇市場用戶信得過產品。工業經濟快速增長。幾年來,岔河鎮牢固確立工業經濟主導地位,以招商引資為抓手,研究制定了一系列招商引資優惠激勵政策,加大招商引資和項目推進力度,成果顯著,引進了華龍無紡布 、振方化工、富紳不織布、九牧現代農業、南方食品、智碩電子、宏宇塑鋼、潤林紙業、中鵬石油添加劑、金山制管等10個重點項目進入縣經濟開發區、創業園,三聯、福澤、潤澤、利怡、九宏、開元、金田等一批項目在本鎮落戶。在引進新項目的同時,採取措施盤大盤強現有企業,全鎮工業經濟總量不斷擴大,企業實力攀升,工業入庫稅金幾年來以30%以上的幅度遞增,2011年實現工業入庫稅金1450 萬元。我們把工業集中區建設作為推進工業化、富民強鎮、鎮域經濟跨越發展的重要舉措來抓,堅持“誰投資、誰所有、誰受益”的原則,採取招商引資建、自籌資金建、聯合投資建等方式強力推進鎮工業集中區基礎設施和標準廠房建設,建成連片區580畝,建成標準化廠房面積8.3萬平方米,共集聚紡織、機械、建材、新材料等企業29個, 2011年集中區企業累計實現銷售收入近3億元,入庫稅金800多萬元,吸納當地村民就業近1000人。工業集中區建設的快速推進,為我鎮招商引資和全民創業搭建了平台,為工業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奠定了基礎。
農村經濟
穩步發展。我們利用岔河鎮地處白馬湖的優勢,依託資源調整種養結構,大力發展特色農業產業,農業多項指標位於市縣前列,農村經濟工作連續幾年保持全縣領先水平。重點建設了雞、鴨、鵝、豬、大棚蔬菜、鱖魚、龍蝦、稻麥良種繁育等八大產業基地,發展有機稻米種植10000畝,稻麥良種繁育、設施蔬菜、荷藕、芡實等高效種植3萬畝,鱖魚、龍蝦等養殖1.5萬畝。肉雞產業迅速發展,全鎮共發展肉雞養殖圈舍面積16.01萬平方米,大棚圈舍11.07萬平方米,標準化圈舍面積達4.94萬平方米,全鎮年養殖30000隻以上的規模養殖大戶103戶。投資600萬元在西城居委會建設了肉雞養殖示範園區,已進園養殖戶20戶,出欄肉雞80萬隻,實現產值1600萬元,帶動80人進園就業,並帶動了運輸、屠宰等相關行業發展。
圍繞中央和省市政策,積極向上編報農業項目,加大農業基礎投入,不斷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和生態環境,規劃和實施了土地整理、農業綜合開發等一批農業示範工程、致富工程,建成了張橋高效漁業示範場、白馬湖繁保區,由國家財政部、國土資源部投資2785萬元的沿白馬湖片土地整理項目和省級投資2625萬元的岔東片土地整理項目相繼完成,整理後新增耕地面積近6000畝。與此同時,大力實施農業開發、標準糧田建設、低洼圩區治理等項目,通過項目建設,推進農業集聚發展,促進全鎮現代農業區域化布局、規模化發展和專業化生產。我們把培植壯大農業龍頭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作為推進農業產業化的重點來抓,建立和完善了有機稻米協會、水產養殖協會、草雞養殖協會等74個,通過合作社的合作參股經營機制,調動了大戶、村組幹部和農民民眾發展高效農業的積極性,激發了農民增收的內生動力。
鎮村環境顯著提升。近幾年,岔河鎮抓住被列為省重點中心鎮的際遇,多渠道籌措資金加強小城鎮建設,實施了鎮區美化、綠化、亮化工程,全面改造鎮村道路,形成了鎮村道路網路化,全鎮農村公路總里程達到109公里,居全縣之首,村村通上公車。規劃實施了西城居民小區、淮寶居民小區和唐圩居民小區建設工程,完成了敬老院綜合樓、 衛生院病房樓、防保樓建設,幼稚園建設,新建和改造了11個村級綜合服務中心,結合生態鎮創建,實施了污水、垃圾處理、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等工程,鎮村面貌煥然一新,整體形象得到提升,人民民眾的生產生活環境有了較大改善,社會治安穩定,安全、環保工作不斷加強,人民民眾的生活水平、生活質量逐年提高,全鎮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健康、穩步發展,不斷向全面小康、和諧社會的目標邁進。國家級生態鎮創建工作通過了省市考核,待國家環保部驗收,岔河村獲省級生態村稱號,濱河、唐圩、東陳、張馬等各11個村居獲市級生態村稱號。
人文環境
岔河,古名柘塘,是一塊歷史悠久,人文薈萃的熱土,有著底蘊濃厚的人文資源,春秋戰國時期,先後為吳國、越國、楚國領地,秦朝屬淮陰縣。1940年羅炳輝、張勁夫率領的新四軍在此建立了淮寶縣。歷史上有“岔河小南京,不到不死心”之美稱。
白馬湖孕育了熱情善良、勤務好學的岔河人,岔河勞動力資源豐富,素質較高,人才雲集,取之不竭。
社會事業
岔河鎮現有集鎮面積1.5平方公里,居住人口1萬人。鎮區擁有文化中心、圖書館、廣播電視樓、衛生門診樓、農貿市場、中國小教學樓、學生公寓樓、岔河公園;實現了通電、通電話、通灰黑路、通自來水、通有線電視、通有線廣播。1995年,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李嵐清親臨岔河視察農村教育情況。2005年全國人大常委趙地親臨岔河調研《村民委員會組織法》貫徹實施情況。
旅遊景點
洪澤湖,中國第四大淡水湖。在江蘇省西部淮河下游。原為淺水小湖群,古稱富陵湖,兩漢以後稱破釜塘,隋稱洪澤浦,唐(618—907年)始名洪澤湖。1128年以後,黃河南徙經泗水在淮陰以下奪淮河下遊河道入海,淮河失去入海水道,在盱眙以東瀦水,原來的小湖擴大為洪澤湖。
洪澤湖,在江蘇省西部淮河下游。原為淺水小湖群,古稱富陵湖,兩漢以後稱破釜塘,隋稱洪澤浦,唐(618—907年)始名洪澤湖。1128年以後,黃河南徙經泗水在淮陰以下奪淮河下遊河道入海,淮河失去入海水道,在盱眙以東瀦水,原來的小湖擴大為洪澤湖。明清以來湖水全憑洪澤湖大堤作為屏障,形成“懸湖”。現洪澤湖正常水位12.5米,面積2,069平方公里,最深5.5米。汛期或大水年份水位可高到15.5米,面積擴大到3,500平方公里。近年加固了洪澤湖大堤,防洪標準提高到16米。湖水主要經由三河泄入高郵湖,再經邵伯湖入裏運河,到三江營入長江,是為入江水道。舊時排水不暢,大堤失修,水患嚴重。1949年以後新建規模宏大的三河閘,整修入江水道,加固洪澤湖大堤。1952年在高良澗以東修建蘇北灌溉總渠,長168公里,用以灌溉里下河平原,兼作排洪之用。湖水還可出二河閘經楊莊水利樞紐由中山河(或稱新淮河)入海。1958—1960年又增闢淮沭河,由楊莊水利樞紐引洪澤湖水北上,到沭陽入新沂河。2003年開通淮河入海水道,自二河閘下游,緊貼蘇北灌溉總渠北岸入海。
投資岔河回報無限
岔河民風淳撲,治安環境好,岔河人誠實守信,務實好客。外來投資者在岔河一定是安全可靠,有利可圖。凡是國家、省、市、縣已經出台的各項優惠政策,在岔河都能得到充分落實。同類地區所採取的各種優惠政策在該鎮同樣可以參照執行。服務上實行專人幫辦,全程跟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