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區概述
依山勢地形,天柱山摩崖石刻約略可劃分為山谷流泉、馬祖、虎頭岩、主峰四大區域,題刻的時代綿延千餘年,形式多姿多彩,內容各有千秋。其中“山谷流泉摩崖石刻”於200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文化
流泉上游的巨石上,唐長慶二年(公元822年),名宦李翱一行5人,寶曆二年(公元826年)名相李德修一行13人的紀游題刻當為最早的題刻。有學者說:“呂渭周格同游”題刻應為天柱摩崖之首刻,理由是呂渭曾任舒州刺史(公元786年)前後,但仔細觀之,這幀石刻未留年款,且幅面窄小,是否為後來同名之人紀游所刻,姑且存疑。1995年,台灣書法家東至人氏謝宗安手書杜子美《秋興八首》刻於谷口下游西林橋畔,發願“僉欲開發天柱,重揚我皖勝跡”。此刻幅高3米、寬12米、字徑20厘米,書道遒勁古拙,是天柱山幅面最大的題刻,也是目前唯一的一幅陽刻。
山谷流泉的宋代題刻多達100餘幅,王安石、黃庭堅、舒雅、留正、趙希袞等名宦先後為官舒州,公務之暇,徜徉于山水之間,吟詠唱和,勒石題辭,留下了不少名句佳作、不朽詩篇。
天柱山山谷流泉摩崖石刻
題刻中的“水無心而婉轉,山有色而環圍,窮幽深而不盡,坐石上以忘歸”(宋·王安石),“水流碧兮如玉,山交翠兮若圍,臨石崖以兀坐,臥雲榻而遲歸”(明·張應治),道出了山谷流泉的意境與妙處所在。“石牛洞里詩無數,盡在煙雲縹緲”(元·吳伋)“已已一時陳跡,悠悠萬古清風”(宋·趙希袞)則充溢著淡淡的情思與感嘆。“拂拭懸崖觀古字,塵心病眼兩醒然”(宋·留正);“卻笑十年縈祖綬,何如一夕臥煙霞”(佚名)深邃的哲理力透崖背。“岩岩之石,品以立也,涓涓之泉,學不息也”(民國郝伯謙),借物言志,情景交融,堪為莘莘學子之警世鐘。
相關詞條
-
天柱山山谷流泉摩崖石刻
天柱山山谷流泉摩崖石刻位於安徽省潛山縣天柱山鎮風景村境內,現存唐(618年—907年)至民國(1912年—1949年)歷代石刻400餘方,以宋代(960...
歷史沿革 遺址特點 文物遺存 文物價值 文物保護 -
安慶天柱山山谷流泉摩崖石刻
安慶天柱山山谷流泉摩崖石刻,位於安徽省潛山縣天柱山鎮風景村境內,現存唐(公元618年-907年)至民國(公元1912年-1949年)歷代石刻400餘方,...
建築特點 歷史沿革 -
山谷流泉文化園
位於安徽省潛山縣天柱山鎮風景村境內,現存唐(公元618年—907年)至民國(公元1912年—1949年)歷代石刻400餘方,以宋代(公元960年—127...
-
九日山摩崖石刻
福建省南安市豐州鎮旭山村,晉江北岸。山之東、西兩台有晉以來歷代石刻共75方。有反映海外交通的祈風石刻13方,記載從北宋崇寧三年(1104年)至南宋鹹淳二...
簡介 形態描述 歷史描述 九日山簡介 -
天馬山摩崖石刻
天馬山摩崖石刻在撫寧縣白家堡子天馬山絕頂。天馬山西臨洋河水庫,高聳挺拔,風景秀麗。山壁有明人題刻“天馬行空”、“山河一覽”、“海天在目”、“帶礪山河”等...
歷史介紹 石刻遺址 發展現狀 石刻特色 -
中國名窟:石窟寺摩崖石刻與造像
天龍山石窟010 駝山石窟041 石鐘山石窟102
圖書信息 內容簡介 目錄 -
石樑摩崖題記
南明山摩崖石刻1981年列為省級文保單位。現有摩崖石刻58處,主要分列於石樑、高陽洞和雲閣崖3處。石樑長達十數丈,凌空橫懸,喻為“半雲”、“懸虹”,刻有...
簡介 歷史沿革 特色 內容 藝術 -
漢仙岩摩崖石刻
漢仙岩摩崖石刻位於粵閩贛三省交界處,是鑲嵌在閩粵贛三省邊境上的綠明珠。 因八仙之一的漢鍾離在此修煉成仙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