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關八國聯軍營盤舊址

山海關八國聯軍營盤舊址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近現代(清)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位於河北省秦皇島市山海關區老龍頭西北部,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最完整的軍營遺址。共占地9平方公里,現存的八國聯軍營盤舊址共有建築42幢,建築面積1.1萬平方米,建成於1903-1904年,分別是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中占領山海關的英、法、德、日、意、俄六國所建的軍營及別墅,是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的鐵證。

信息

物質文化遺產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近現代重要史跡及建築
河北省
山海關八國聯軍營盤舊址VI-892

簡介

..
歷史文化名城山海關,歷來以山海長城馳名中外。鮮為人知的是,這裡保存著中國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八國聯軍軍營舊址。
..

1900年,八國聯軍占領北京以後,以北京為中心,向京畿戰略要地發起進攻。目標直指京東戰略要地山海關,兵力多達6200餘人,列強組成的聯合艦隊從山海關老龍頭沿海進攻登入。駐防老龍頭的清兵未加抵抗,畏敵逃遁,將老龍頭拱手相讓。翌年,清政府與列強簽定了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允許列強在北京至山海關鐵路沿線駐軍。自1902年開始,列強在山海關南部沿海相繼建立起營盤,在山海關火車站南側修建了專門接待外國人的“六國飯店”,修建了由六國飯店至各國軍營的馬拉小鐵路。從此,山海關的海防權全部由列強把持,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才全部撤出。
六國營盤位於老龍頭的西部和北部,共占地面積9平方公里,現存房屋40餘幢,建築面積3萬多平方米,建成於1903~1904年,分別是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中侵入占領山海關的英、法、德、日、意、俄六國所建的軍營及別墅。其中,法國營盤現存房屋最多,有14幢,裡面有軍官房、士兵房、家屬房、麵包房、軍械庫、禁閉室等,儼然一個“小社會”。據當地老年人講,此營盤即晚清葉志超的營盤。葉志超在那裡辦了一所隨軍講武堂。民國初年的王士珍、田中玉、鮑貴卿、盧永祥等軍閥,都出自這所學堂。另有六國飯店一座,建築面積2000多平方米,建築為一幢丁字形兩層樓房,一樓西半部為客房,東半部為餐廳,二樓設舞廳、倉庫等,是當時六國軍人尋歡作樂的綜合性娛樂場所。日本營盤中僅存一座“將軍樓”。研究表明,1933年日本侵略軍為大舉入關而藉機挑起的“榆關事變”就是在這座樓內指揮的,由此中國人民打響了長城抗戰第一槍。日本營盤內還設有水牢、旱牢,用來關押抗日民眾。

保護

山海關地區有中國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八國聯軍軍營舊址。1900年,英、美、法、德、意、日、俄、奧等八國組成聯軍大舉侵華,在攻占天津、北京後,又分兵進攻控扼東北、華北要衝山海關。1902年開始,先後有七個國家在山海關南部沿海一帶駐軍並建立六國營盤。山海關的海防權自此全部由列強把持,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才全部撤出。
侵華列強還在山海關火車站南側修建了專門接待外國人的“六國飯店”,並修建了由該飯店至各國軍營的馬拉小鐵路。“六國飯店”建築面積達2000多平方米,為一幢丁字形兩層樓房,一樓西半部為客房,東半部為餐廳,二樓設舞廳、倉庫等,成為當時六國軍人尋歡作樂的綜合性娛樂場所。
..

據秦皇島市文物管理處相關負責人介紹,雖然過去了一個多世紀,但營盤大部分仍保留較完整,依稀可見當年的建築風貌,有的已被開闢為休養避暑的療養院。“六國飯店”目前屬於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修繕中將堅持“修舊如舊”的原則,修繕後將根據實際需要對公眾展示。
該負責人表示,該市還將對位於北戴河8號樓白蘭士別墅進行修繕。該建築為典型的四面廊式別墅,建築面積484平方米,原房主是奧地利人白蘭士。紐西蘭著名作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路易•艾黎和馬海德醫生等曾長期在此居住。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