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洪災害氣象預警範圍為全國,預警時間為未來24小時,預警級別分為四級,即Ⅳ級(可能發生)、Ⅲ級(可能性較大)、Ⅱ級(可能性極大)、Ⅰ級(可能性很大)。公眾可在CCTV新聞聯播後的天氣預報節目中看到Ⅱ級及以上的山洪災害氣象預警,此外,當Ⅳ級及以上的山洪災害氣象預警發布時,公眾可通過中國氣象局官方網站、中央氣象台網站、中國山洪災害防治網等氣象、水利部門的網站獲取預警信息。從2015年7月20日開始,中國氣象局、水利部在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後的天氣預報節目中聯合發布山洪災害氣象預警,這是兩部門首次聯合面向公眾發布山洪災害氣象預警。
兩部門將通過山洪災害氣象預警,聯合提示相關地區密切關注,充分利用已建的山洪災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做好實時監測、防汛預警和轉移避險等防範工作,提醒公眾提前安排生產、生活和出行。兩部門聯合發布山洪災害氣象預警,將集各自專業優勢為一體,大大增強山洪災害氣象預警信息的準確性與權威性。
從2015年起,每年汛期(5月至9月),中國氣象局與水利部將就山洪災害氣象預警共同會商、分析。中國氣象局提供全國未來24小時降水格點預報、山洪災害氣象預警產品等;水利部結合日降水實況,充分考慮山洪災害防治區小流域的地形、地質、植被等特徵和預警指標以及人員居住分布等,參考歷史山洪災害發生情況,確定全國未來24小時降水覆蓋範圍內山洪災害可能發生的區域和預警級別,製作每日預警產品。
相關詞條
-
氣象災害預警信號
氣象災害預警信號種類由原來的3種增加到11種,為人們所熟悉的黑色颱風預警信號將退出歷史舞台,而廣東則保留一級白色颱風預警信號(關於廣東省自行制定並實施的...
分類 傳播 預警信號 -
廣東省氣象災害防禦條例
《廣東省氣象災害防禦條例》由廣東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於2014年11月26日通過,自2015年3月1日起施行。《條例》以《中華人...
總則 預防 監測預警 應急處置 法律責任 -
災害預警信號
災害預警信號,是指各級氣象主管機構所屬的氣象台站向社會公眾發布的預警信息。預警信號由名稱、圖示、標準和防禦指南組成,分為高溫、道路結冰、霾、大霧、霜凍、...
高溫預警信號 道路結冰預警信號 霾預警信號 大霧預警信號 霜凍預警信號 -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氣象災害監測預警及信息發布工作的意見
加強氣象災害監測預警及信息發布是防災減災工作的關鍵環節,是防禦和減輕災害損失的重要基礎。 (七)加快預警信息發布系統建設。 (八)加強預警信息發布規範管理。
一、總體要求和工作目標 二、提高監測預報能力 三、加強預警信息發布 四、強化預警信息傳播 -
吉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加強氣象災害監測預警及信息發布工作的實施意見
為貫徹落實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氣象災害監測預警及信息發布工作的意見》(國辦發 〔2011〕33號),進一步加強氣象災害監測預警及信息發布工作,201...
-
梅州市氣象災害應急預案
梅州市氣象災害應急預案於2013年7月16日由梅州市人民政府印發實施。為了更好的加強我市氣象災害監測、預報預警、警報等工作,建立健全氣象災害應急回響機制...
概要 內容 -
本溪市氣象災害應急預案
氣象部門加強監測預報,及時發布颱風、大風預警信號及相關防禦指引,適時加大預報時段密度。 各縣(區)及有關部門要根據本預案,制訂本地區、本部門氣象災害應急...
本溪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通知 1.總 則 2.組織體系 3.預防與預警機制 4.應急處置 -
河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加強氣象災害監測預警及信息發布工作的實施意見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氣象災害監測預警及信息發布工作的意見》(國辦發〔2011〕33號)精神,進一步做好氣象災害監測預警及信息發布工作,最大程...
基本信息 一、總體要求和工作目標 二、提高監測預報能力 三、加強預警信息發布 -
氣象災害[氣象學名詞]
氣象災害是指大氣對人類的生命財產和國民經濟建設及國防建設等造成的直接或間接的損害,自然災害會造成幾百萬元到幾百億元的損失,同時也會造成災害區內不計其數的...
種類 氣象災害 時間分布 地區分布 防護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