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惠民師範學校

山東省惠民師範學校

【惠民師範學校】1948年10月,渤海行署在惠民縣城東北建立渤海後期師範,1949年春遷至惠民城內, 6月遷至原山東省立第四中學舊址,1950年改為山東省立惠民師範學校,1952年改為山東省惠民師範學校,1967年曾改為“東方紅學校”,1971年恢復原名。到1998年底,該校有教職工119人,在校生970人。為魯西北地區第一所規範化中等師範學校,跨入省級先進學校行列。 加強硬體建設,改善辦學條件。從1987年校舍改造開始,相繼建起了實驗樓、圖書樓、音樂樓、男生宿舍樓,改建了操場,硬化了路面,美化了校園,充實了內部教學設備,建起標準的實驗室、語音室、電教室、微機室、演播室和音像閱覽室,安裝了教學閉路電視系統,購置了多媒體教學設備。優美的校園環境和完善的教學設施為全面提高教學質量提供了有力保障。 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師資水平。該校堅持在教師中常年開展以師德和技能為主要內容的教育活動,鼓勵教職工“四達標” (學歷、教育理論、教材教法、教學基本功)、“五創優”(優秀教案、優質課、優質作業批改、優質課外活動、優秀教研成果) ,支持青年教師進修學習,提高學歷層次和教學技能。

基本信息

延伸

近幾年來,學校有15名教師被評為省地優秀教師、教學能手和學科帶頭人,有30多位教師在省以上刊物發展論文150多篇,1998年有21位教師參加了研究生課程學習。 加強德育教育,提高育人質量。該校始終把德育放在重要位置,形成了規範的德育工作機制。成立了德育領導小組,建有校外德育基地,健全了學校、家庭、社會全員育人的德育網路。把愛國主義教育、人生觀價值觀教育和中華民族優良傳統美德教育作為重點,結合學校實際,開展“青春立功”、“十八歲成人儀式”、“國旗下的演講”等活動,推動了學校精神文明建設。 調整課程結構,全面提高學生素質。該校以培養適應跨世紀要求的合格國小教師為出發點,在強化學生必修課的同時,開設了微機、教具製作等選修課,組織了惠風文學社、航模、合唱、器樂、舞蹈、書法、田徑、足球、標本採制、教具製作等20多個活動小組,提高動腦動手能力,使學生整體素質有了大的提高。

辦學成果

1995年學校參加省語委組織的國語節目錄像比賽獲一等獎,1996年參加省“未來園丁科技知識電視競賽”獲全省第四名,1997年和1998年兩次參加省航模競賽,均獲團體一等獎,並兩次打破省單項紀錄。 惠民師範以其良好的辦學效益贏得了社會的廣泛讚譽,多次被評為惠民縣和濱州地區“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先後被命名為“山東省電化教育試點學校”和“山東省語言文字工作先進單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