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東重要講話精神,按照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於食品安全工作部署要求,以保障食品安全為主線,以開展“食安山東”品牌引領行動為載體,打造“食安山東”整體品牌,引導公眾消費,引領產業發展,促進食品安全水平提升,切實保障公眾“舌尖上的安全”。
基本原則
堅持安全為先
以保障食品安全為首要前提和目標,打造放心品牌,開展引領行動。
(二)堅持正向引導。
通過打造各類食品業態、地域、產業、行業、產品的品牌,發揮正向引導作用,引領消費和產業發展。
(三)堅持企業主體。
以市場為導向,充分發揮食品生產經營者在品牌引領行動中的主體地位,落實主體責任。
(四)堅持監管創新。
將“四個最嚴”貫穿品牌創建始終,創新監管方式,強化扶優汰劣,著力營造公平競爭、規範有序的市場環境。
(五)堅持協同共建。
各級政府上下聯動,相關部門密切配合,積極引導公眾、行業組織參與共建。
行動目標
到2015年年底,通過開展品牌引領行動,形成全方位、立體化、多層次創建格局,打造一批具有地域特色和市場競爭力的食品放心品牌和示範單位,食品安全水平明顯提升,“食安山東”品牌整體形象初步確立。到2020年年底,在鞏固品牌引領行動成果基礎上,深入開展系列提升行動,通過持續培育、整體創建,逐步構建起布局合理、優勢突出的現代產業體系,形成食品安全現代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食安山東”品牌帶動效應充分凸顯,將山東建設成為全國農產品和食品消費最安全、最放心的地區。2015年年底前,完成以下建設目標:
(一)食用農產品領域。
創建一批標準化生產基地,蔬菜、果品等優勢農產品標準化生產程度提高到70%以上;“三品一標”(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和農產品地理標誌)產品產地認定面積比率提高到60%以上;規模養殖場無公害認證比率提高到70%以上;認證水產品面積占養殖總面積的比率提高到55%以上。創建一批放心農產品品牌,每個市創建區域農產品品牌2-4個,每個縣(市、區)創建特色農產品品牌1-2個,進一步提升區域公用品牌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提升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範區建設水平,國家級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範區達到35個。(省農業廳、省海洋與漁業廳、省林業廳、省商務廳、省畜牧獸醫局、山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省質監局按職責分別組織實施)
(二)食品生產領域。
培育一批品牌形象突出、服務平台完備的食品生產加工園區和龍頭骨幹企業,創建一批放心食品生產加工基地;15%以上的規模以上食品生產加工企業(年銷售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創建為食品生產加工示範企業;發掘、保護和發展一批食品老字號與傳統品牌,打造一批新興品牌產品;提高企業食品質量安全管理水平,規模以上食品生產加工企業GB/T22000或HACCP認證比例提升10%,其中,乳製品、肉製品等重點產品生產加工企業認證比例達到85%以上。(省食品藥品監管局組織實施)
(三)食品流通領域。
20%以上的大中型商場、連鎖超市、食品及食用農產品批發市場(年主營業務收入500萬元及以上的商場、超市,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的批發市場)創建為食品經營示範單位。每個鄉鎮和城市社區分別創建2戶以上食品經營示範店。規劃指導建設和升級改造一批農產品物流中心或批發市場、冷鏈加工配送中心、農貿市場、社區菜市場和重要商品儲備設施。(省食品藥品監管局、省商務廳按職責分別組織實施)
(四)餐飲消費領域。
全省打造一批品牌優勢明顯、域外擴張較快的知名大型餐飲企業;每市打造1-3家管理規範、服務便民的大眾餐飲連鎖企業;每個縣(市、區)創建2-4個地域特色鮮明的示範街區和一批示範店。挖掘、保護和發展一批餐飲中華老字號和地方風味名吃。全省餐飲服務單位量化分級良好(B級)以上比例超過50%,其中學校食堂超過90%。(省食品藥品監管局、省教育廳、省商務廳按職責分別組織實施)
主要任務
(一)大力培育放心食用農產品。
1.加快發展現代農業。大力發展高端高質農業、高效特色農業,積極推進現代農業、漁業、畜牧業示範園區建設,打造標準化生產基地。深入開展果品、蔬菜、食用菌、茶葉等標準園創建活動,畜禽養殖標準化示範場“部、省、市、縣”聯創活動,水產健康養殖示範場創建活動等。逐步推行農產品產地證明準出、原產地追溯制度。(省農業廳、省海洋與漁業廳、省林業廳、省畜牧獸醫局、山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省質監局按職責分別組織實施)
2.提高農產品規模化、集約化水平。積極推廣“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標準化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鼓勵發展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等,培育壯大農產品品牌生產經營主體。支持企業開展連鎖經營、產銷直掛、農超對接、農校對接,不斷延伸產業鏈條,提升產業組織化程度。加強冷鏈物流建設,構建多渠道、便捷化配送體系。(省農業廳、省海洋與漁業廳、省林業廳、省畜牧獸醫局、山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按職責分別組織實施)
3.加快“三品一標”產品認證。鼓勵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農產品生產企業等各類市場主體發展“三品一標”,生產優質放心食用農產品。(省農業廳、省海洋與漁業廳、省林業廳、省畜牧獸醫局按職責分別組織實施)
4.大力創建區域品牌。突出區域特色,積極培育和發展區域公用品牌。搞好“一村一品”示範村鎮建設。(省農業廳、省海洋與漁業廳、省林業廳、省畜牧獸醫局按職責分別組織實施)
(二)提升加工食品質量安全水平。
1.創建放心食品生產加工示範基地。積極培育食品生產加工園區,推動全產業鏈有效銜接,提高精深加工比例,增強產業配套功能。(省食品藥品監管局組織實施)
2.推動食品工業集約化、規模化發展。堅持市場化運作,完善配套政策,最佳化產業結構,加快推進傳統主食品工業化,培育形成一批輻射帶動力強、發展前景好、具有競爭力優勢的食品骨幹企業和企業集團,提高產業集中度。深入挖掘傳統品牌,積極培育和壯大新品牌。(省食品藥品監管局組織實施)
3.提高企業食品安全管理水平。推動食品生產加工企業實施良好生產規範,強化危害分析和關鍵控制,建立實施食品安全授權制度,落實企業主體責任,提升企業食品安全自管自控水平。(省食品藥品監管局組織實施)
4.加強創新平台建設。加快技術進步和科技創新,打造食品生產加工創新與服務平台,加強食品安全技術研發、產品標準和關鍵技術研究,加快科技成果產業化,提高企業技術裝備水平和核心競爭力。(省食品藥品監管局組織實施)
(三)推進食品流通轉型升級。
1.推進和擴大肉菜流通追溯體系和“放心肉”服務體系試點建設。推行索證索票、購銷台賬電子化,建立各流通節點信息互聯互通、來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證、責任可追究的質量安全追溯鏈條。開展“放心肉”服務體系試點建設,提升肉品質量安全保障能力。(省商務廳、省畜牧獸醫局按職責分別組織實施)
2.創建食品經營示範單位。充分發揮市場主導作用。在大中型商場、連鎖超市、食品及食用農產品批發市場,深入開展食品流通安全示範單位創建活動;在城市社區和農村鄉鎮,深入開展食品經營示範店創建活動。(省食品藥品監管局會同省商務廳組織實施)
3.加強流通環節食品安全質量監管。進一步完善市場準入和退出機制,在食用農產品批發市場逐步推進產地證明準入,規範經營行為。探索實施約談制度,推動經營企業建立完善管理制度,落實主體責任。(省食品藥品監管局組織實施)
4.構築農產品現代物流體系。強化農產品批發市場、農貿市場、社區菜市場公益屬性,推進農產品批發市場的升級改造,加強農產品批發市場冷鏈物流等基礎設施建設規劃指導,提升市場信息化水平,完善市場功能。(省商務廳組織實施)
5.培育流通骨幹企業。鼓勵流通企業通過股權轉讓、合資等形式開展兼併聯合,壯大市場經營主體。發展連鎖經營,推進流通經營方式轉變。(省商務廳組織實施)
(四)促進餐飲消費健康發展。
1.實施餐飲服務規範化管理。制定餐飲食品安全地方標準和加工製作規範,完善量化分級分類管理標準,開展“廚房亮化”、清潔廚房和“尋找笑臉就餐”活動。(省食品藥品監管局、省商務廳、省衛生計生委按職責分別組織實施)
2.推進企業質量管理提升。完善企業內部管理控制體系,鼓勵餐飲企業改進傳統加工製作方式,改善生產加工條件,實現生產設備專業化,製作過程標準化、系統化、規範化。鼓勵引導大型餐飲企業走出去、創品牌。(省食品藥品監管局會同省商務廳、省旅遊局組織實施)
3.推動大眾餐飲品牌建設。採取龍頭帶動、政府引導、專業化服務相結合等方式,鼓勵大眾餐飲連鎖和中央廚房發展,提升品牌帶動作用和主食加工配送能力。大力實施早餐示範工程。加快發展惠民早餐、便民快餐和商務快餐等大眾餐飲服務。(省商務廳會同省食品藥品監管局、省旅遊局組織實施)
4.開展示範創建系列活動。組織開展餐飲品牌示範街區、示範店和學校示範食堂創建活動。推進特色美食街、餐飲產業園建設。挖掘、保護和發展一批餐飲中華老字號和地方風味名吃。(省食品藥品監管局會同省教育廳、省商務廳、省旅遊局組織實施)
5.鼓勵發展綠色健康餐飲。加強原材料採購管理和加工過程控制,減少食品污染和資源浪費,倡導綠色消費、適度消費、健康用餐的科學消費理念,形成健康文明消費習慣。(省商務廳會同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食品藥品監管局組織實施)
(五)提高監管服務效能。
1.深化治理整頓。緊緊圍繞影響食品和食用農產品安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強化源頭控制與過程監管,完善和落實農業投入品、產地準出、市場準入退出、現場監督檢查、分級分類管理、商標管理等監管制度,加大專項整治和綜合治理力度,著力消除安全隱患,堅決查處各類違法違規行為。完善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機制和檢打聯動工作機制,形成打擊食品違法犯罪的合力。(省食安辦會同省委政法委、省公安廳、省農業廳、省海洋與漁業廳、省林業廳、省衛生計生委、省工商局、省畜牧獸醫局、省鹽務局、山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組織實施)
2.強化檢驗監測。加快省級檢驗機構和區域性綜合檢驗檢測機構建設。加大對食品和食用農產品監督抽檢和風險監測力度,增加對重點品種抽檢監測頻次,定期公布檢測結果,科學引導公眾消費。實施企業自檢設施建設工程,推動和支持大中型種植養殖基地、畜禽屠宰場、食品生產加工企業、批發市場、農貿市場、商場、超市和餐飲服務單位建立自檢設施。完善風險監測網路,加強風險分析、評估、交流和預警,提高系統性風險防範能力。(省食安辦會同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省農業廳、省海洋與漁業廳、省林業廳、省衛生計生委、省畜牧獸醫局、省鹽務局、山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組織實施)
3.推進信息化建設。加強食品安全監管信息化建設的頂層設計,根據國家和省信息化工程建設規劃的統一部署,建立功能完善、標準統一、信息共享、互聯互通的食品(食用農產品)安全信息平台。優先開展行政許可、監管執法、抽檢監測、公共服務、食品追溯等方面的信息化建設。按照循序漸進原則,在乳製品、肉類、蔬菜、食用油、酒類食品、保健食品等方面先行實現電子追溯,並逐步拓展到其他重點食品品種。推進食品生產企業開展電子防偽和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省食安辦會同省公安廳、省財政廳、省農業廳、省海洋與漁業廳、省林業廳、省商務廳、省衛生計生委、省畜牧獸醫局、山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組織實施)
4.完善食品誠信體系。建設食品及食用農產品安全信用資料庫,及時向社會公布信用信息,並與金融等部門實現信用數據資源共享。制定食品及食用農產品安全“黑名單”管理辦法,加大對失信企業的懲戒力度。設立食品安全放心品牌榜,實施動態管理,定期向社會發布和推介,為公眾消費提供參考。引導食品生產經營單位樹立誠信自律意識,打造信譽品牌,培育誠信文化。(省發展改革委、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省公安廳、省農業廳、省海洋與漁業廳、省林業廳、省商務廳、省衛生計生委、省食品藥品監管局、省畜牧獸醫局、山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相關行業協會和社會組織按職責分別組織實施)
5.建立完善科技支撐體系。研究制定食品安全科技發展指導意見,建立和完善科技創新機制和激勵機制,開展危險性評估、溯源、預警、綜合控制、快速檢測等關鍵技術、裝備研究,加快科技成果轉化。(省食安辦、省科技廳會同省農業廳、省海洋與漁業廳、省林業廳、省衛生計生委、省畜牧獸醫局、山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組織實施)
6.推進品牌標準建設。根據行動目標任務,研究制定各類食用農產品和食品業態、地域、產業、行業、產品的品牌創建標準和評價體系。健全完善食品安全地方標準體系。鼓勵企業制定更加嚴格規範的企業標準。(省食安辦、省衛生計生委會同省農業廳、省海洋與漁業廳、省林業廳、省畜牧獸醫局、山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及相關行業等組織實施)
組織實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各級政府要將“食安山東”品牌引領行動作為重大民生工程,完善扶持食用農產品和食品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在有關食用農產品和食品產業規劃、用地、投資、融資、財稅、信貸等方面提供政策扶持。嚴格落實地方政府負總責,加快推進基層監管體制改革,完善縣、鄉級農產品和食品監管機構,織密織實基層監管網路。各級食安委要充分發揮組織領導作用,建立品牌引領行動工作推進機制,加強對實施工作的協調指導。
(二)明確職責分工。
各級食安辦要完善工作機制,統籌建設規劃,制定考核標準,強化督導落實。各相關部門要加強協作配合,圍繞行動目標任務,結合工作實際,制定具體行動方案,開展多種形式的創建活動。充分發揮行業協會和社會組織橋樑紐帶、標準制定、行業自律等作用,共同推動創建工作開展。
(三)加大投入力度。
加大執法裝備、檢驗檢測能力、信息化、追溯體系、科技支撐體系、品牌標準建設和宣傳推介等方面的投入力度,保障品牌引領行動順利實施。加強與國務院食安辦的溝通對接,建立省部共建合作機制,積極爭取國家層面政策、資金和技術支持。
(四)加強宣傳推介。
充分利用報刊、廣播電視、網際網路、手機等各類媒介,廣泛宣傳“食安山東”品牌引領行動。科學謀劃宣傳策略,“打包”宣傳推介山東食品品牌,培育推廣品牌文化,全力打造山東食品品牌整體形象。加大對先進經驗、誠信典型的宣傳力度,發揮示範引領作用。搞好科普宣傳,倡導健康消費,引導公眾選擇放心品牌。
(五)嚴格督查評估。
建立健全考核評估、督導檢查機制,將任務落實情況納入各級政府年度目標責任考核,加強跟蹤調度、督促檢查和效果評估,確保各項任務落實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