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大學章丘主校區

2017年2月27日,山東大學已與濟南市簽訂章丘主校區建設協定。山東大學新主校區確定選址章丘區繡源河西側聖井地塊。範圍是東起零九路,西至聖井新城,南起經十東路、北至世紀大道,東臨繡源河風景帶,南北長2.5km,東西寬2.4km。章丘區承諾將臨近該地塊的近2000畝繡源河西側風景帶一併劃歸學校使用,納入校園統一規劃,為校園設計和規劃及後續發展留足了空間。濟南市政府同意以無償劃撥方式一次性提供6000畝主校區校園建設用地。除大學校園外,山東大學還將在主校區範圍內建設大學科技園、齊魯醫院東院區(高等醫學中心)、附屬中國小、教職工住宅等。

發展歷史

2017年2月27日,山東大學已與濟南市簽訂章丘主校區建設協定。山東大學新主校區確定選址章丘區繡源河西側聖井地塊。範圍是東起零九路,西至聖井新城,南起經十東路、北至世紀大道,東臨繡源河風景帶,南北長2.5km,東西寬2.4km。章丘區承諾將臨近該地塊的近2000畝繡源河西側風景帶一併劃歸學校使用,納入校園統一規劃,為校園設計和規劃及後續發展留足了空間。濟南市政府同意以無償劃撥方式一次性提供6000畝主校區校園建設用地。除大學校園外,山東大學還將在主校區範圍內建設大學科技園、齊魯醫院東院區(高等醫學中心)、附屬中國小、教職工住宅等。經與濟南市商定,山東大學新主校區建設將採取“學校負責規劃設計、濟南市給予一定財政資金支持並融資代建、移交,山東大學通過爭取政府支持和置換部分校園土地分布償還建設資金”的建設思路。其中,大學校園、大學科技園等由濟南市政府出資代建,交鑰匙。附屬中國小用房由章丘區負責出資和建設。齊魯醫院東院區(高等醫學中心)用房由山東省、濟南市和章丘區共同出資建設,建成後交齊魯醫院運營使用。

山大章丘主校區定位是,以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為目標,整合集成濟南各校區的學科,建設覆蓋文理工醫等學科門類的綜合性高水平大學主校區; 瞄準國家和區域發展戰略需求,將主校區建設成為高端學術和套用技術研究基地,高端人才的聚集和培養基地,高新技術成果的孵化基地,高水準的國際學術交流基地,高水平的醫療服務中心。

而關於濟南現有校園的處置,學校的基本思路是,除原有興隆山校區部分土地房產用於置換、租用的軟體園校區歸還濟南市高新區之外,其餘原有校園原則上予以保留,並在山東省、濟南市政府支持下,根據山大事業發展需要和校園的實際情況,用於臨床醫學教育、繼續教育,或用作產學研合作平台、科技創新孵化園區、聯合實驗室等。而且,山大在濟南主校區建設完成投入使用之前,現有校園的使用不受任何影響。

2017年2月-5月,完成主校區校園規劃預研與編制工作,與濟南市、章丘區商談,簽署相關代建協定;2017年5月-2018年7月,完成主校區校園規劃及各建設組團規劃方案,報教育部批准,完成建設開工的各項準備工作;2018年3月,主校區奠基開工;2021年6月,主校區完工。

濟南捷運(輕軌)M3、R2線規劃已延伸至章丘聖井,濟南市大東環在聖井立交交匯,此地塊距濟南遙牆機場45公里,距濟青高速北線入口17公里,距章丘城區2公里,解決了師生出行和生活的後顧之憂。該地塊與濟南城市總體規劃相呼應,隨著濟南城市中心的快速東移,地塊及地塊周邊將迎來巨大的發展機遇,潛力巨大,學生、教職工都將因此而受益。山大教職工宿舍用地將採取市場化方式解決,但住房均價須控制在一定範圍。

辦學條件

根據《山大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綱要》,山大將按照“統籌布局,一體發展”的方針,以青島校區學科設定為契機,全面梳理、最佳化學校整體學科布局,進一步凝練濟南、青島、威海三地辦學特色。

完善青島校區首批學科與學術機構設定。堅持“理工為主,錯位發展;著眼高端,集群發展;拓展空間,增量發展”的原則,先期在青島校區規劃建設生命學科、信息學科、環境學科、海洋學科、政法學科五大學科集群,以及海洋研究院、高等研究院、前沿科學技術研究院、德國學院等若干高端研究機構和一部分基礎科學、人文社科學科方向。

逐步最佳化濟南校本部學科空間布局。在青島校區啟用後,按照均衡配置、集群發展、因地制宜、簡便易行的原則,明確濟南各校園功能定位,制定各校區學科與學術機構調整方案,最佳化濟南校本部空間資源配置。在濟南校本部重點建設發展人文學科和部分社會學科、基礎學科、工程學科、醫學學科。

明確威海校區學科定位。在現有的“空間科學”“海洋科學”和“韓國語教育和韓國研究”三大特色學科的基礎上,與濟南、青島兩校區已有優勢學科和優勢方向錯位布局,以“東北亞研究”為主,打造和建設新興交叉學科,進一步提升和拓展威海校區的特色學科和學科方向;結合威海及周邊地區的產業優勢,搶抓機遇,大力發展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急需的學科;通過學科方向的最佳化調整和高層次人才的引進培養,加快提升校區學科建設水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