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
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世界經濟全球化、區域化趨勢的凸顯,區域經濟研究成為一個重要的熱門課題,並陸續取得了一些成果,但研究大多駐足於巨觀層面,聚焦於較大範圍的區域經濟,如東、中、西部經濟,山區經濟等;忽略了從微觀層面上對區域經濟發展中局部的、個性化範疇的考量。山寨,是一種特殊的區域。山寨經濟系多層次結構區域經濟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一直以來,山寨經濟發展問題並沒有引起人們的重視。三年前,筆者開始從事該課題的研究。這個項目被湖南省自科基金、省教育廳立項資助,該項目的研究成果中有4篇論文被中國人民大學報刊複印資料《農業經濟導刊》全文複印轉載,2篇被《新華文摘》摘錄,也因此,山寨經濟發展研究引起了學術界的關注。本論文以武陵山區經濟發展研究為個案,旨在通過對生活在武陵山寨的農民利用特有的自然條件和資源所進行的種植業、養殖業、加工業、服務業等商品性生產經營活動的研究,探索出典型環境中山寨經濟發展的路徑,給地處同類環境中的山寨經濟的發展提供一個典型的範例,並建構起山寨經濟發展的一般理論框架。這對於推動我國山寨經濟的總體發展、增加民眾收入、提高生活質量、改善生態環境,進而促進區域經濟整體協調的發展,無疑具有重要的意義。
筆者認為:山寨經濟既不同於山區開發和山區經濟,也不同於民族經濟。研究山寨經濟發展問題,必須把握山寨經濟發展的基本條件,把握山寨經濟的特點。特殊的地理區位、自然環境和資源稟賦等多種因素影響下構成的生態環境因素群、民族文化因素群和社會經濟因素群,是影響山寨經濟發展的最基礎的物質承載條件。具體而言,山寨經濟發展既受區域氣候條件、自然資源、地理位置等自然因素的影響,也受原有經濟發展水平、現有生產力發展和基礎設施狀況等經濟因素的影響,同時還受人口數量、人口密度及民族、文化、環境保護等社會因素的影響。這些因素的影響使山寨經濟具有民族性、封閉性、落後性、環境脆弱性等特點。山寨經濟發展的理想路徑是更新觀念,發展特色經濟,進行區際合作,增大投資效益,發展科技教育,開拓市場等;而要取得山寨經濟的有效發展,必須解決優勢資源開發問題、生態環境保護問題、人力資源開發利用問題和市場化發展問題。研究發現,制度的缺失對山寨經濟發展有很大的約束性,因此提出了山寨經濟發展必須堅持與時俱進、實事求是和推陳出新的原則。此外,本文還探討了山寨經濟的特色發展、可持續發展和綜合發展等問題,並就山寨經濟的綜合發展提出了跳出山寨發展山寨經濟的觀點和舉措。
研究內容分十章展開。第一章導言部分:著重分析山寨經濟發展的條件及其特點,並以武陵山區經濟發展的現狀為例,在指出我國區域經濟發展中所面臨的區域經濟差異與協調發展等問題的基礎上,提出對山寨經濟的發展應予以新的關注,闡述了發展山寨經濟的重大意義;第二章論述山寨經濟的形成與發展,對山寨經濟作出總體評價,並分析了山寨經濟的諸多優勢及限制其發展的一些因素;第三章分析山寨經濟發展路徑選擇要解決的問題,探討山寨經濟發展路徑選擇的原則依據,進而提出山寨經濟發展的路徑;第四章闡述山寨經濟市場化發展的內涵、意義,提出山寨經濟市場化發展的途徑;第五章提出山寨特色經濟發展的構想;第六章分析山寨經濟的綜合發展問題,提出跳出山寨發展山寨經濟的觀點和具體舉措;第七章對山寨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構建進行分析;第八章分析制度缺失對山寨經濟發展的約束,提出山寨經濟發展制度創新的原則,並總結了制度創新推動山寨經濟發展的成功經驗,提出山寨經濟發展中制度創新的構想;第九章對山寨經濟進行實證研究;第十章綜述山寨經濟發展研究形成的結論。
本論文在求得選題新穎、體系安排科學合理的同時,研究視角及論證方法也有所創新,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從微觀層面研究山寨經濟這一特殊的區域經濟,提出了具有針對性和操作性的發展對策,豐富了區域經濟發展理論。一般研究區域經濟大多從巨觀層面討論較大範圍區域經濟的發展問題。由於區域範圍相對較大,其給定的對策往往在實施過程中較難操作。而山寨是一個特殊的經濟區域,屬於微觀的地域層次。本文在對山寨經濟發展的局部性與特殊性進行考量的同時,注重揭示其存在的共性,強化了對策的可操作性。
其二,基於制度因素在事物發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作者把制度創新納入促進山寨經濟發展的領域,並結合山寨經濟發展的特點,探索性地提出了制度創新的原則和基本思路、基本內容,提高了研究的學理價值。
其三,學術界對山寨經濟發展的研究不是很多,而將區域經濟學、發展經濟學、生態學、制度經濟學等理論系統地套用于山寨經濟發展問題的研究更是鮮見。這種多學科、多視角的研究方法拓寬了研究的廣度。尤其是以“人文”的視角,利用經濟人類學理論,把山寨經濟發展從“狹隘地將其理解為經濟成長”提升到“應具有可持續性和以人為本、實現山寨農民素質與生活質量全面提升”的高度,增加了研究的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