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頭宮燈
河北 藁城屯頭燈籠始於東漢、盛於隋唐,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常見的有白帽方燈、紗圓燈、羅漢燈、走馬燈、蝴蝶燈、二龍戲珠燈等等,尤以紅紗燈最為有名,“瓏玲世人嘆,藝絕神仙驚”。 據傳,明代藁城縣屯頭村李師傅手工製作的紗燈,以美觀明亮、耐風耐用為特色,遐邇聞名,州府縣署、豪門富戶多有懸掛。及至清代,乾隆皇帝南巡,目見其燈,喜其工藝精湛,遂命侍從精選數盞,懸掛宮廷。宮燈因此得名,生意愈發興隆,其藝傳世而不絕。
燈籠傳說
關於藁城宮燈的傳說,還有一種說法:清代雍正年間,屯頭村有一個老漢,此人心靈手巧,酷愛民間工藝,有一套做燈籠的手藝,每到年節,他都要做幾對鮮艷奪目的燈籠掛在自家的門前,為新春佳節增添了祥和、喜慶的氣氛,每年都吸引眾街坊鄰居圍觀欣賞。有一年老漢做了幾對燈籠到藁城集上來賣,恰巧被游集散心的縣太爺看見了,便把所有燈籠都買下,掛在府邸整日觀賞。燈籠做工別致,富麗堂皇,縣太爺視為珍品,愛不釋手。這年又到向皇上進貢日期,縣太爺正苦思冥想送什麼物品來取悅皇上,有人指點他送幾對燈籠試試。縣太爺雖有點捨不得,但為討好皇上只得忍痛割愛。果然,皇上一眼看中,龍顏大悅,重賞藁城知縣,並把燈籠定為貢品。後來皇宮內外到處掛上了這大紅的屯頭燈籠。屯頭燈籠被定為貢品取名貢燈,成為皇宮專用品,後來人們把“貢”字換作“宮”字,就成了現在的“宮燈“。
傳統工藝
關於宮燈的傳說,屯頭村絕大部分人都能說出個所以然來,但程建華說,村里人更願意相信前一個傳說。不怎么說,屯頭村的宮燈已經成為一個招牌,贏得了廣大消費者的青睞。
■傳統工序56道
過去逢年過節,全國各地豪門大戶紛紛前來購買,為了帶回家張燈結彩,給節日增添喜慶氣氛。傳統的宮燈多燃蠟照明,為防風,用水膠刷過的紗布當罩,上面繪製各式各樣圖案,各含不同寓意,各有不同功用。
宮燈種類很多,有一團和氣燈、哈哈二仙燈、三陽開泰燈、四季平安燈、五子奪魁燈、六國鳳祥燈、七才子路燈、八仙過海燈、九子登科燈、十面埋伏燈等。人們通過這些不同內容的燈籠,寄託心中的願望。如家庭和睦多掛“大福來燈”,家人出門在外的就掛一盞“四季平安燈”,家裡有學生的可以掛“九子登科燈”等等。
傳統宮燈製作工藝極其複雜,共有56道工序,包括挖竹篾、洗竹竿、鑽座眼兒,樣樣靠手工作業。過去一般老藝人思想比較保守,手藝基本不外傳,所以時間長了,會做宮燈的藝人越來越少,生產量也不多。
現代宮燈
■走出村子的宮燈
現在,在屯頭村,已經很難看到用傳統工藝製作的宮燈了,主要是因為工藝複雜,效率低下。將現代工藝嫁接到傳統宮燈製作中的是屯頭村村民李洛碩,上個世紀80年代起,他與鄉親一起,結合現代技術,進行研製開發,開始了系列化、機械化、規模化生產,使屯頭村成為“大江南北獨一村”的宮燈生產專業村。
宮燈人物
宮燈不僅讓屯頭人過上了紅紅火火的日子,還讓屯頭人在全國各地出盡風頭。村民李小軍扎的宮燈掛到了中南海的新華門上,他本人也連續多年負責為新華門維修宮燈。宮燈大王蘇振英製作的產品,迄今為止是全國之最,一對燈籠每隻高9.8米,直徑8.6米,現在掛在山東淄博市張界公園。 2009年9月26日在武漢 漢正街批發燈籠的付永彬顯得格外的高興,60個藁城特大燈籠掛在了,武漢天河機場,顯的格外的喜慶!
村民們說,集剪紙、宮燈、紙雕三項工藝為一體的全手工“藁城紙雕彩燈”,已正式被推薦為2008年奧運會專用禮品及紀念品。在程翠霞家做工的秦永麗接受記者採訪時說,村里人每每想到2008年奧運會,都很振奮,因為所有人都感到,在村子裡流傳了幾百年的宮燈,一旦和奧運連在了一起,將會是商機無限。
宮燈文化
每逢重大節日、良辰喜慶之時,雄偉的天安門城樓,全國許多城鎮的街道、商店、公園,甚至一些大型建築物和私家宅院的門口,都會掛起圓圓的大紅燈籠。到了夜晚,一盞盞燈籠點亮,紅光四射,顯得隆重熱烈、喜氣洋洋。 然而,隨著中外文化交流的增多,中國國際地位提升,越來越多的外國人對中國“燈籠”有了認同感,他們把它看成是中國的一種傳統文化而給予尊重。
屯頭村一直流傳: 家有大福來 好運跟著來 大紅燈籠高高掛 屯頭燈籠傳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