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南際下村

屏南際下村

建造於清朝康熙41年(1702年),雖歷經三百餘年之風雨,仍圪立於際下村中的溪面上。 (7)、甘國寶故居。 (2)甘國寶原作指虎畫一幅,現由際下甘氏後裔甘代琛保存。

簡介

際下村系寧德市屏南縣甘棠第二大行政村,系歷史名人甘國寶的故鄉。現全村人口達1700多人,368戶,轄2個自然村,18個村民小組,際下歷史悠久,古建築特色,名勝古蹟甚多,歷史文化氣息濃厚。際下位於屏南縣南部,在秀麗文筆山麓南面盆地之龍際溪畔,東與梨坪接壤,距縣城15公理,西與前院交界至長橋11公理,北連洋頭寨至文筆峰5公理,南鄰巴地距鄉所在地9公理,村莊坐東朝西,廬舍依山沿溪構築,整個古村建築成“臼”字,四面環山,雙溪夾流,風景秀麗,人傑地靈,民風淳樸,氣候溫暖,雨量充沛,土中和。

歷史沿革

甘姓始於殷商時期武丁之丞相甘盤。甘盤之父名賦,為小乙時上大夫,其妻公孫氏將產之夜,夢神人授石盤令浴,醒而生之,賦公聞夢之取名盤號伯濯。時居住地系夏朝諸侯甘國封地,故藉以甘為姓。際下舊屬古田縣管轄,舊稱福建古田縣橫溪里二十二都龍際下村(今甘棠鄉際下村)。際下始祖甘細曠公於明朝正統二年(1437年)自浙江入閩,定居際下繁衍,至今己有569年。乾隆元年(1736)屏南建縣後將原22都改為屏南縣10都,當時村名為龍際甘溪、簡稱龍際洋、縣人則俗叫際下、又因純姓甘氏,多稱甘際下。民國26年(1937)8月屏南設區署,推行保甲制度、全縣設三個區。際下村為際下保並為聯保辦事處所在地,屬第三區署(長橋)管轄,民國29年(1940)2月區署撤銷,全縣設12個鄉鎮,際下設鄉,並為鄉公所所在地,民國33年(1944年)5月整編,全縣原12個鄉鎮整為8個鄉鎮際下仍為際甘鄉公所所在地、下轄12個保130個甲,有2283戶9423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即1950年、際下成立鄉人民政府,屬第三區管轄,51年全縣設四個區際下改屬第二區管轄,52年全縣設六個區,際下為第五區公所所在地。58年撤銷區鄉制全縣設立5個人民公社,際下為生產大隊,屬高峰公社管轄。83年全縣改設11個鄉鎮,際下改稱際下村委會屬甘棠鄉人民政府管轄。

特色文化

傳統建築特色

(1)古村建築。村鎮建設古文化氣息濃厚。整個古村建築成“臼”字。因明末清初時、盜匪眾生,政局動盪不安。故整個村莊周圍建起城牆、城門樓、村莊故民居建築布局成“臼”字形,即活的意思,土匪來時,可四通八達,便於避難和防禦。
(2)祠廟。際下甘氏宗祠被列入福州十邑座名祠之一,始建於清朝嘉慶15年(1810)年,規模較大,雄偉壯觀。宗祠系土木磚石結構的明式建築,祠寬16.2米,深26米,占地面積416平方米,全祠四面土牆,外牆紅灰粉刷,祠內分前後兩進,後進為大祠廳,廳後正中大紅油漆神龕供俸龍祭始祖甘細曠公、婆暨十世以上祖先神主牌,神龕上方懸掛“垂統堂”堂號匾額,正樑上高懸清朝愛國名將、甘氏九世裔孫甘國寶於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任廣東提督時御賜帖金“福”字直匾,為祠堂增放異彩,全祠木柱楹聯,概由甘氏名士撰寫書,文光燦爛,尤其正廳四根朱漆大柱,綴以五言楷書聯句,字型蒼勁有力,引人入勝。民國初期,屏南知事何樹德瞻仰祠堂時,特署名題贈“世德久留屏嶠石,宗功長衍浙江潮”的金字楹聯,為祠堂添色增光。此外,細曠公次子甘思玉後裔和思玉公四子甘良清後裔為兩公先後於清嘉慶、道光年間分別修建“甘氏支祠”,思玉公祠名曰:龍山公祠,堂號為“積春堂”,良清公祠堂號“善繼堂”。
(3)古城樓。已列入縣級保護文物,建於明朝天順五年(1461年),至今已540餘年,城樓位處際下村中心,坐南朝北,東南依村居,西臨溪並與花橋相倚,北與高矗蒼翠的文筆峰對峙,雄偉壯觀。城樓為磚石土木雙層建築,高8.5米,寬8.1米,深7.5米,城門為條石弧,寬2米,高2.6米,厚1.7米。樓頂飛檐翹角,顯得古樸莊嚴;城門上題“際水安瀾”四個行書大字,蒼勁有力,秀麗耀眼。
(4)、仙奶殿,又稱龍祭仙宮,為世俸龍祭開基拓主馬仙娘之祀殿,現殿為明朝隆慶三年(1569年)重建。宮殿位於村雙溪合流之交匯處,坐南朝北,與文筆峰遙相對峙,東南西三面溪水環繞,古樹花木圍抱,風景秀麗,環境幽靜。宮殿為土木建築,其正殿璇天圓頂,藝術性較高,璇天內面由雕刻精緻之無數小木塊相互銜接,分九級自下螺璇而上;外形宛若巨傘復頂,分八格遮蓋瓦片,瓦行雅而不紊,頂尖以石灰塑造的大葫蘆,儼如一把巨傘直矗雲天,外觀為方形紅色粉牆,圓檐正中上懸一匾,書曰“方壺圓嶠”,為這一別具一格明朝建築最貼真之寫照。殿內還保藏有三種珍貴文物,即:雕刻精緻香案一台,石獅一對,古鐘一個。此殿已報批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5)、花橋。建造於清朝康熙41年(1702年),雖歷經三百餘年之風雨,仍圪立於際下村中的溪面上。該橋東端與古城樓相倚,西端依連水碓樓,橋寬4.5米/長10米,為四扇八柱郎橋,兩排靠背坐椅,可容50餘人落坐,橋內頂部椽桁、枋均有彩繪圖畫。此橋是全村民眾活動中心,是談“家事、國事、天下事”,論“世人、為人、做正人”的好場所,花橋里民眾活動的活躍與否,是觀察際下村乃至社會的興旺發達的最好見證。
(6)、峙國亭。俗稱四角亭,坐落在際下村南端,凡是從南向進出村,必須經過此亭。該亭始建於明隆慶年間,東、北與村道相連,西臨溪,南右為出村大道。南面正中神龕上供祀著武聖關雲長和關平、周倉的神像,加上該亭獨特的15柱結構,又是甘國寶童年時玩耍練武的活動場所,因而就成為際下村最具標誌的建築,舊社會從際下村遷居外地的甘氏後裔,如遇際下宗親,必考問該亭有多少柱子,東南北三向各多少級台階?答對了才予以認親,否則就視為不是真正的際下村人。
(7)、甘國寶故居。①出生地小梨洋村故居,在村東端,系其祖父甘元桂於清順治期間所建,房屋坐北朝南,大門前有15級石階的側嶺,大門內橫廊正中十級石階直通正房外廊,正房為兩層樓式土木結構,分前後兩進,前進中為廳堂,兩側為廂房;後進中間一小廳,東側為廚房,西側為一睡房,甘國寶就生在該房內,據傳其出生墜地,地陷一坑,至今還在。②故里際下村故居,系祖用房,位於該村曰字後路,為土木兩層樓式建築,深約18米、寬13米,正房為四扇20柱,上下層均分前後兩進,前進正中為大廳堂,木廳左右各兩個大廳房間,前廳左右橫廊靠牆均有小弄(俗稱牆弄)直通後進廚房;正中露天,當土牆底部有一口半圓形水井,其水清澈甘甜。故居大門為表磚門當兩扇木門,門內甬道通前大廳,甬道兩邊各為天井,緊靠天井為走廊與廊房。
(8)聚寶橋。又稱水尾橋,坐南朝北下臨大溪右連飛來廟右至下舉中;

(9)飛來廟。在水尾坐東向西今連聚寶橋,右崇祀飛來廟王夫人奶。墓葬

(1)龍際開基始祖甘細曠墓,地處際下村東南方後門山上其墳山形稱葫蘆倒地,按五行八卦坐巽已水出庚。現存墓為清道光七年(1827)重修,為青石構築,墓碑似亭式結構,正立在酒桌石之上,主碑高52厘米、寬40厘米,上鐫刻“皇明顯始祖細曠甘公佳城”楷書碑文,碑周圍結構為雙層半圓圈連線兩旁各三個石當,1993年對該墓又進行維修,墓坪改用水泥混凝土鋪就。墓前左側立有一塊重修該墓的志碑。

(2)、二世支祖、細曠公次子甘思玉公妣葬墓,在際下村南後門山蟹形,清朝嘉慶二十四年重建,全部選用青色石條石板構築,規模宏大,氣勢雄偉,墓高約5米,深約14米;墓坪高低分三進,最寬處8.6米;總深8.4米;墓碑狀似卷書高93厘米、寬2.05米,酒桌石長達3米,寬1.1米。
(3)、三世支祖甘良坦之墓,地處小梨洋村土名梨源里,其墓山形宛如大象之頭,故稱象形墓,原墓修造於明朝萬曆二十九年,由於年代久遠,損壞嚴重,其裔孫於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末捐資進行重修,墓碑仍為原碑,高71厘米、寬65厘米,碑上鐫刻“龍際甘公龍峰佳城”,“龍際”為際下村原名,“龍峰”為坂兜村的別稱,甘良坦為坂兜村肇基祖,故以“龍峰”喻其名。物質文化

(1)甘國寶任廣東提督時,乾隆三十三年御賜“福”字貼金匾一塊,仍懸掛在際下村甘氏宗祠內。
(2)甘國寶原作指虎畫一幅,現由際下甘氏後裔甘代琛保存。

(3)甘國寶彩色半身畫像已在“文革”期間流失海外,現存於旅居馬來西亞華僑甘維齊後裔家;同時流失的還有乾隆皇帝御賜甘國寶的聖旨一幅。
(4)跑馬場。是始祖細曠公、思玉公為了自衛健身,預防盜賊騷擾和大姓欺凌,而設的跑馬練功射箭場所。今仍保留遺址,跑馬場周邊有20多棵大江南油杉映襯,風景優美。
(5)古有三十六景,:雲路門、候門嶺、迎仙橋、峙國亭、聚寶橋、爵陛亭、登瀛宮、凌雲寺、飛來廟、鄭公堂、墩上洋、潔霞嶺、新中牌、舊龍邦、瑤台石、玉壺峰、甘墩坡、崐邊岩、廣通橋、恩詔門、華麗行、錢滿池、馬案山、羊蹄道、嵩頂岩、可謹岩、蓮華寨、任砥岩、贏籌岩、桃原岩、飛龍湍、伏鳳坡、梁州岱、丹砂崗、美沙堤、倚馬磉。
(6)今有八景:朝天馬首、眠地牛蹄、金雞報曉、彩鳳朝陽、石龜拱北、蛤蟆上港、矖日文筆、橫橋鎖鎗。歷史名人

甘國寶,字繼趙,號和庵,乳名利位。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農曆已丑年五月十四日辰時出生於小梨洋村,自三歲起先後遷居際下村、古田縣松吉鄉長嶺村、福州市文儒坊。自小聰穎好學,能文善武,十四歲參加郡邑文童試名列前茅,十九歲參加郡邑武童試而入泮,二十一歲(清雍正七年)參加鄉試二甲八名武進士,選為御前侍衛,自此步入仕途。從乾隆三年(1738年)起,先後歷任:廣東右翼鎮標中草游擊,南雄副將,督標後營(兼署督標水師)參將,肇慶水師參將,虎口門香山、湖廣洞庭水師副將,貴州威寧鎮、山東兗州鎮、江南蘇松鎮、浙江溫州鎮、閩粵南澳鎮、雲南開化鎮、廣東雷瓊鎮總兵,並於乾隆24年與乾隆30年兩度出任台灣鎮掛印總兵,乾隆32年升任廣東提督,乾隆34年調補福建全省陸路提督兼閩閱操大臣,因積勞成疾於乾隆41年(1776)年農曆十一月二十五酉時病逝於泉州官置,享年68歲。甘國寶戎馬一生,忠秉報國,無私無畏,清正廉潔,視百姓為父母,對下屬如兄弟,功勳卓著,聲名遠播,為一代名將。系福建省第四位歷史名人。

特色文化活動

①武術活動。際下武術歷史悠久,聞名遐邇。從始祖定居際下後,為免盜賊、土匪騷擾,而聘請武師到村中習武,此後際下學武無間,發揚光大。約在明末清初時,第七代元品公少有狀志,大有英雄氣概,因先祖武功未能滿足所好,逐外出訪師學武,得到良好的傳授,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且善輕功,能飛檐走壁。元品公對所學武功願意發揚光大。當時為村里青年開展民眾性習武,每年積收空閒後村中設有多館習武。迄今村里仍保留著當年練武的工具。如:大石鎖2件,(各500斤)大石球2個(各百斤)。約清康,雍時際下武術發展更快。如國寶公習文嗜武,兼應武童試,中武舉人、武進士、成為清朝名將,彪炳千秋。略晚於國寶公之後的攀龍公亦志於練武而得中武舉人。繼國寶公、攀龍公習武中舉後。村中人認為學武器不如學拳便捷。當時少年甘曹、甘六兄弟,逐前往閩南一帶尋訪拳術名師,在永春巧遇少林虎拳真傳名師鄭禮泰之子鄭元輝師父,當即禮聘蒞際下傳授。由於甘曹、甘六兄弟勤學苦練、為人正直、得到鄭元輝師父的武術真傳和傷科驗方。此後虎拳在際下紮根發揚光大。歷代武師有:思玉公、元品公、國寶公、攀龍公、甘曹、甘六、甘茂元、甘鄭意、甘王仔等,拳種有虎拳、板凳功、鋤頭功、竹桿功等。
②迎仙活動。每年農曆6月,由7到9人組成迎仙活動首領,到龍際仙宮求擇活動日期。迎仙活動祈求全村官升發財、豐收興旺、幸福安康。活動期間做戲三天三夜,活動開始時由大男抬仙轎、香亭、香案等,其他大男小女拿匾扛旗子,隊伍約幾百人不等,隊伍可胃宏偉狀觀,好似皇帝出城陣容。總之際下村歷史悠久、古建築特色、文化活動等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古建築、古文化保護良好。2004年以來我們鄉村兩級高度重視,已經成立了歷史文物保護和歷史文化開發領導小組,制定了際下歷史名村建設方案。因此已具備了歷史文化名村的條件。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