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大不掉

尾大不掉

尾大不掉,發音wěi dà bù diào。解釋掉:搖動。尾巴太大,掉轉不靈。舊時比喻部下的勢力很大,無法指揮調度。現比喻機構龐大,指揮不靈。” 馬南邨《燕山夜話·陳絳和王耿的案件》:“上邊用人行政沒有精明強幹的宰相和他的寮屬認真負責,下邊的地方官吏則為所欲為,實際上形成了尾大不掉的局面。春秋時,楚國國君楚靈王於公元前531年在城地、蔡地、不羹築城,並打算派棄疾做蔡公。”申無宇回答說:“在鄭國的京地、櫟地殺了曼伯,在宋國的蕭地、毫地殺了子游,在齊國的渠丘殺了無知,在衛國的蒲地、戚地趕走了獻公。

基本信息

成語解釋

【成語】: 尾大不掉

【拼音】: wěi dà bù diào

【解釋】: 掉:搖動。尾巴太大,掉轉不靈。舊時比喻部下的勢力很大,無法指揮調度。現比喻機構龐大,指揮不靈。

相關內容

感情色彩

貶義成語

例句

1.比喻屬下勢強,不聽從調度指揮。《左傳·昭公十一年》:“末大必折,尾大不掉。” 宋 李綱《再與吳元中書》:“國初,以 唐 為鑑,削方鎮之權,以絕尾大不掉之患,是矣。” 鄭觀應《盛世危言·傳教》:“西字日報論教士之擅權,教民之梗化,已成尾大不掉之勢。” 馬南邨《燕山夜話·陳絳和王耿的案件》:“上邊用人行政沒有精明強幹的宰相和他的寮屬認真負責,下邊的地方官吏則為所欲為,實際上形成了尾大不掉的局面。”

2.比喻事物前輕後重,難以駕馭的現象。 明 郎瑛《七修類稿·國事二·陳友諒始末略》:“今乘尾大不掉之舟,損兵弊甲,遲遲與吾相持。” 朱自清《<你我>自序》:“《你我》原想寫一篇短小精悍的東西;變成那樣尾大不掉,卻非始料所及。”

原文

楚子城陳、蔡、不羹。使棄疾為蔡公。王問於申無宇曰:“棄疾在蔡,何如?”對曰:“擇子莫如父,擇臣莫如君。鄭莊公城櫟而置子元焉,使昭公不立。齊桓公城谷而置管仲焉,至於今賴之。臣聞五大不在邊,五細不在庭。親不在外,羈不在內,今棄疾在外,鄭丹在內。君其少戒。”王曰:“國有大城,何如?”對曰:“鄭京、櫟實殺曼伯,宋蕭、亳實殺子游,齊渠丘實殺無知,衛蒲、戚實出獻公,若由是觀之,則害於國。末大必折,尾大不掉,君所知也。”

典故

春秋時,楚國國君楚靈王於公元前531年在城地、蔡地、不羹築城,並打算派棄疾做蔡公。為此,楚王向申無宇徵求意見:“你看讓棄疾去蔡地怎么樣?”申無宇說:“選擇兒子沒有像父親那樣合適的,選擇臣子沒有像國君那樣合適的。鄭莊公在櫟地築城西安置了子元,使昭公不能立為國君。齊桓公在谷地築城而安置了管仲,到現在齊國還得到利益。臣聽說,五種大人物不在邊境,五種小人物不在朝廷;親近的人不在外邊,寄居的人不在裡邊。現在棄疾在外邊,鄭丹在裡邊,君王恐怕要稍加戒備才好。”楚王說:“國都有高大的城牆,怎么樣?”申無宇回答說:“在鄭國的京地、櫟地殺了曼伯,在宋國的蕭地、毫地殺了子游,在齊國的渠丘殺了無知,在衛國的蒲地、戚地趕走了獻公。如果從這樣看來,就有害於國都。樹枝大了一定折斷,尾巴大了就不能搖動,這是君王所知道的。”

詞語辨析

【近義詞】: 尾大難掉

【反義詞】: 揮灑自如

【用法】: 作謂語、定語;指難以駕馭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