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紀周

尹紀周

尹紀周:男,1973年生於河北省臨西縣,大學學歷。高級政工師,著名青年雜文家,茶、酒文化專家,公益行銷策劃人。系河北省作家協會會員、河北省雜文學會會員、河北省茶文化學會常務理事、邢台市作家協會常務理事、邢台市茶文化學會顧問、邢台市酒文化學會秘書長、河北省茶文化學會《吃茶去》雜誌副總編、河北文明網首席評論員等。多年來致力於雜文創作、中國傳統文化的弘揚和公益行銷策劃。

基本信息

個人簡介

他與河北省茶文化學會常務副會長舒曼、河北大學藝術學院教授謝美生一起被稱為“燕趙茶壇三劍客”。參與和見證“正、清、和、雅”中國禪茶文化精神的提出;多番倡議並整體策劃中國禪茶文化精神誕生地在邢台掛牌,禮請中國佛協副會長淨慧長老和時任邢台市政協主席到場揭牌;創辦中國禪茶網;發表“三十六計與茶館經營”系列茶話文章;以茶學者的身份多次接受媒體採訪,對中國茶界現象進行評點;採訪台灣暢銷書作家林清玄的河北之行,撰文《站在雲上品禪茶》被紙媒網站廣泛轉發。他醉心茶香氤氳,留戀瓦屋紙窗,然“古道熱腸、俠肝義膽”的特質並未改變,表現得依然充分而真切。

“滿面書生氣,心是俠客情。”他最初以雜文名世,雜文創作側重於社會、歷史、人生等領域,以視角獨特、文風犀利見長。著有雜文隨筆集《世象點擊》、《我們怎樣活出生命的尊嚴》(河北《牛城晚報》“周周評彈”專欄文章集萃),主編《雜壇翹楚》、《儲瑞耕人生小道理》(與劉鋒合編)等。曾因主筆《牛城晚報》雜文性時評專欄“周周評彈”轟動一時,特別是對“時評和雜文嫁接方面的有益探索”引起全國業內名家和媒體的關注,搜狐、新浪、紅網、千龍網、《雜文大觀》、《中國地市報人》等眾多媒體以“取時評之素材,寫雜文之華章”之譽給予好評。他被評為邢台市十大優秀青年,市政府記三等功;解析“周周評彈”的學術論文榮獲中國地市報論文(論著)一等獎。雜文代表篇目是《說謙虛》《武松的哨棒》《說“奴才做了主人”》《招聘文憑》《幹嘛叫人家“去跳樓”》等,入編多種雜文選本。

尹紀周的精神世界是富有的,他的堅韌、正義、博愛、勤奮以及執著是成就他的基石。

雜文創作談

《大義於生活的真》(尹紀周應《河北作家》寫的創作談)

英國作家雪萊說:“除了道德和才能之外,任何人無權憑其他條件而受人尊敬。稱號像一片塗金紙,權力是一種腐蝕劑,榮譽是一個肥皂泡,過多的財富是對於其所有者的誹謗。”我因為十多年傾心雜文寫作、出版過幾本雜文著作、主筆過幾個雜文專欄的緣故,名字曝光率高了點兒,常被人和媒體稱為雜文家、青年雜文家,抑或專欄作家。時間久了,當地又冠以著名云云。其實我和大家心裡都清楚,無論多高的帽子,都是“塗金紙”和“肥皂泡”,不過像乍一見面時的寒暄而已,其實沒有多少實際意義。
韜奮新聞獎獲得者、全國名專欄《河北日報》“楊柳青”主筆儲瑞耕說:“有志於筆耕事業的人,一定要努力讓名字活在自己的作品上。”我從“犬守夜,雞司晨”的角度考慮,是非常認可這句話的,而且成為這句話的忠實踐行者。然而,考慮到自己在文學上的天分所限,不敢文章立世的想法,更無“藏之名山,傳之後世”的奢望。我時常提醒自己,要有個準確的認識和定位,必須有,否則就成了“穿著鎧甲、騎著瘦馬、拿著盾牌、挺著長矛拚命與風車作戰”的堂·吉訶德了,堪贊得只剩下精神。
說到這裡,可能會有朋友問:你的創作動機到底是什麼?簡而言之,我認為是大義於生活的真!
為解釋清楚,不得不提到我的座右銘——“我思故我在”。我崇尚獨立思考,不想成為沒有腦子的木偶,如隨波逐流的浮萍、逆來順受的羔羊。這是我在高小時逐漸養成的習慣,那時我寫的日記少有記事,多是對世事的看法、感悟,儘管現在看來不乏幼稚,但當時是在完全真實地表達,可以說是我形成獨立思考稟性以及獨立人格的發端。
隨著年齡的增長,強烈的社會責任感讓我的內心時常如驚濤拍岸,我不願給腐爛的敗葉、醜陋的傷疤陪著笑臉,把涼水一盆盆從頭頂衝下,強迫自己清醒著,努力思考著。我最初應該算不得文藝青年,寫了沒有多長時間的詩歌,還主要是舊體詩詞,便很快將精力集中到可以直截了當地革故鼎新、激濁揚清的雜文這種文體上。“生存的小品文,必須是匕首,是投槍,能和讀者一同殺出一條生存的血路的東西。”魯迅先生的這句話給了我太多的激勵和方向性的指引。
雜文重社會功能,詩歌、散文、小說等體裁的文學形式重文學功能。我感覺詩歌、散文、小說等多像羽扇綸巾、風度翩翩的才子紳士,雜文猶如赤膊鍛劍的豪俠鬥士。我在青少年時期曾如醉如痴讀了金庸、梁羽生好幾本武俠小說,最欣賞最傾羨的是梁羽生先生《萍蹤俠影》中主人公張丹楓的“亦醉亦痴,亦狂亦俠”。我對“俠”文化無深入研究,但“俠”的正義人格力量、自由獨立精神和瀟灑豪邁的行為方式,讓我“雖不能至,然心嚮往之”。是雜文“是感應的神經,是攻守的手足”,“對於有害的事物,立即給以反響或抗爭”。正因為“嬉笑怒罵,皆成文章”,我常把雜文想像成江湖豪俠,把雜文寫作當成行俠仗義、快意恩仇、急難濟困。
關於雜文,我經過15個年頭的寫作實踐,有很多的感悟。至於雜文在構建和諧社會時期,要不要是“匕首、投槍”,這要視情況而定。根據情況的不同,雜文可以轉做“銀針、解剖刀”,為社會治病療傷、舒筋活血;甚至有雜文家提出“雜文是噴嚏論”,寫篇雜文像打個“噴嚏”,可能解決不了問題卻嚇人一跳,使身處歧途的人警覺一下,都很不錯。起碼,我們在思考,在表達,在發出聲音。

河北作家協會會員

河北省作家協會於1996年11月獨立分設下設辦公室、創聯部、創作室、文學館、文學院、《長城》編輯部、《詩選刊》編輯部、《大眾閱讀報》編輯部、《人物周報》編輯部、機關服務中心。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