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頭木驢的車形和轒轀車很接近,形狀像一個活動房子。木架粗大,木板厚實,外蒙生牛皮,以抵擋石矢的

尖頭木驢在宋代又被稱為鵝車洞子,自北宋末年以後的宋金戰役中被金人大量使用為攻城主要兵器。 歷史記載
尖頭木驢曾為梁將侯景所使用,但卻因守建業的羊侃火攻擊退,事載《太平御覽》、《梁書》及《通典》,因《通典·兵典》所載較詳,故錄於下:
梁將侯景反,兵逼建業,皆危懼。梁將羊侃為守城督,因偽稱得外射書,雲「邵陵王、西昌侯兵已至近路」,乃少安。賊為尖頭木驢攻城,矢石所不能制。侃作雉尾炬,施鐵鏃,以油灌之,擲驢上,焚之俄盡。
《靖康紀聞》記其功能構造為:
洞子可以沼道,可以攻城而上,用車輪推行,其狀如峻屋,上銳下闊,人往來其間節次續之,帶有長數十丈者。上用生鐵裹,內用濕氈,矢石灰火皆不能入。
《襄陽守城錄》中更詳細的記錄了金兵充分利用鵝車洞子攻襄陽城的情形。
明茅元儀《武備志.軍資乘攻二》:
古時攻城戰車。六輪,上橫大木為脊,長一丈五尺,高八尺,上尖下方,外蒙以生牛皮,內載十人;推逼城下,以攻城作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