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足

尖足

尖足,指小兒尖足,是腦癱的一種表現形式。尖足即寶寶站立時足尖著地,兩腿交叉,醫學上謂之“剪形步態”,大多是腦發育不全造成的,往往提示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宮內發育異常、早產等多種因素引起的運動及姿勢異常。尖足,並不可怕,只要早發現並進行及早治療,大部分孩子是可以治癒。

症狀分類

尖足有生理性尖足和病理性尖足,即正常的和異常的。

病理性尖足

由於病理性尖足往往提示寶寶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腦損傷或腦發育異常,需要引起家長足夠重視。

生理性尖足

一歲以內正常嬰兒,在生長發育階段會出現一過性尖足,主要在4個月左右扶站立位蹦跳階段和10個月左右開始持續站立階段,隨著生長發育尖足會消失,這種即為生理性尖足。生理性尖足需要家長密切隨訪觀察。

疾病特點

1. 尖足長期存在不消退;

2. 尖足伴有運動發育落後;

3. 小於4個月即出現尖足;

4. 尖足程度比較明顯;

5. 尖足伴視聽反映不靈敏;

6. 尖足伴其他異常姿勢。

由於4月和10個月階段的尖足現象既可能是生理性尖足也可能是病理性尖足,家長難以區分,建議到兒保部門進行檢查鑑別。

治療方法

尖足是由於小腿三頭肌痙攣引起的。尖足如果得不到及時緩解,有可能會造成踝關節攣縮、下肢不等長、骨盆傾斜、脊柱側彎等繼發問題。

按肌張力異常情況分類採用現代康復技術和傳統醫學相結合的方法,全面評估腦癱患兒的功能缺陷後因人而異進行綜合治療。功能訓練是腦癱康復治療的核心,根據患兒生長發育規律,促進正常運動發育,建立正常的反射通路,抑制病理反射及異常姿勢。

長期的運動功能強化訓練可以促使神經細胞恢復,發揮殘存細胞的代償功能。按摩根據經絡學說,達到疏通經絡,緩解痙攣,改善局部供血,促進代謝,同時興奮大腦皮質運動中樞。捏脊刺激相應區域脊神經根,興奮末梢神經,反饋引起中樞神經興奮。

水療是利用水的浮力作用,減輕重力,在浮力的作用下,腦癱患兒的四肢關節和脊椎在運動中,不會受到來自地心重力的直接衝擊,有利於糾正不良習慣和姿勢。蠟療可以使腦癱患兒局部毛細血管明顯擴張,血流量增加,血流速度加快,局部組織新陳代謝活躍,再生過程加強,使攣縮的肌腱軟化松解,從而達到擴大關節活動度,降低肌張力的作用。

注意事項

腦癱患兒康復要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則療效更佳,年齡越小,效果越好。病情越輕,效果越好。家長文化程度越高,康復效果越好。康復效果與家長投入的時間和精力成正比。在可塑性較強的發育早期即進行康復治療,大部分患兒完全可能恢復正常,後遺症的發生率明顯減少,個別恢復較慢的患兒傷殘程度亦相應較低。

康復訓練

翻身發育

3—6個月為翻身發育期。翻身發育過程一般包括以下四項:

A、頸立直反射動作,主要見於新生兒,是在Moro反射與頸立直反射支配下,由於肌緊張分布差造成的。

B、頭背屈曲,角弓反張:翻身動作從肩向一側迴旋開始,按脊柱伸展,頭背屈呈角弓反張位,多只能翻至側臥位。

C、自動翻身:屬皮質下支配,多無目的性,以骨盆帶抬高,軀幹屈曲開始,可完成整個翻身動作。

D、有目的的翻身:在皮質的支配下有目的性翻身,肩與骨盆可同時向一側迴旋,並可成四爬位或坐位,動作可靈活調節。

不會翻身,發育多停留在A項或B項,說明處在原始反射支配下,中腦和皮質水平的立直和平衡反應未發育成熟。

常用翻身訓練

(一) 訓練時,將患兒取仰臥位,訓練者也可用雙手分別握住患兒兩臂上舉過頭,將兩臂左右交叉,從而帶動患兒身體向兩邊側轉身。

(二) 患兒取仰臥位,訓練者,訓練者握其兩腳踝部,向左翻時,右腿曲向左側扭動,並同時逗引其頭向左側鏇轉,這樣身體的重心就隨著頭,腿的帶動翻過來,這樣很好得訓練了肢體的轉移重心,上下肢得以協調。

(三) 患兒取仰臥位,訓練者握其兩腳踝部,讓患兒向左翻身時,使患兒右腿屈曲,跨過左腿中線,使左臂屈曲,並逗引其頭部慢慢向左傾斜使患兒身體隨著球的滾動來完成翻身動作。

(四) 患兒橫躺在楔形墊的斜面上,斜面可以輔助患兒軀幹的鏇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