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形態
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高達150 (-220) 厘米;常無地下根莖,主根橫生、斜生或直立;莖基部近木質,粗壯,被灰白色粗毛,後漸脫落,莖上部被倒生稍彎糙伏毛或微糙伏毛,或為二縱列倒生短糙伏毛。單葉對生,長圓形,長4-10 (-14.5) 厘米,寬2-4 (-9.5) 厘米,不分裂或大頭羽狀深裂,下部有1-2 (-3) 對側生裂片,邊緣具粗圓齒或鈍齒,兩面疏被糙毛,有時夾生短腺毛;葉柄長1厘米,向上部漸短至近無柄;基生葉和莖下部葉開花時常枯萎凋落。聚傘圓錐花序頂生及腋生,常聚生於枝端成寬大的傘房狀,寬達20 (-25) 厘米,花序梗密被長糙毛;總苞葉線狀披針形或披針形,長8.5厘米,不分裂,頂端尾狀漸尖,或有時羽狀3-5裂,長達15厘米,頂生裂片卵狀披針形,先端短漸尖;花小,花梗基部貼生1卵形、倒卵形或近圓形的小苞片,長1.3-2毫米;花萼小,5齒狀;花冠漏斗形,淡黃色,或同一花序中有淡黃色和白色花,冠筒長1.2-1.8毫米,上部寬1.4-1.8毫米,基部一側囊腫不明顯,花冠裂片稍不等形,卵形、寬卵形或卵狀長圓形,長 (0.6-) 1.2-1.5 (-1.8) 毫米,寬1-1.2毫米;雄蕊1或2-3枚,常1枚最長,伸出花冠外,極少有4枚者,花葯長圓形或橢圓形,長0.5-0.8毫米,花絲長 (1.5-) 2.2-3.3毫米,中下部有時疏生柔毛;子房倒卵形,長0.8-1.8毫米,花柱長1.7-2.2 (-2.8) 毫米,柱頭頭狀或盾狀。瘦果卵圓形,不育子室肥厚,倒卵狀長圓形,無毛或疏被微糙毛,能育子室扁平狀橢圓形,上面兩側和下面被開展短糙毛;果苞薄膜質,近圓形至闊卵形,長5-7.2毫米,寬5-7 (-8) 毫米,先端常呈極淺3裂,基部圓形微凹或截形,具主脈2條,極少3條,網脈細而明顯。花期8-9月,果期9-10月。
產地
產遼寧東南部、河北、山東、河南、陝西、甘肅南部、江蘇、江西、台灣、湖北、湖南、廣西、雲南、貴州和四川。生於海拔 (150-) 500-2400 (-3100) 米的山坡草叢、灌叢中、林下及林緣、田野溪旁、路邊。
藥用價值
本種供藥用,性能與攀倒甑相似。此外,四川民間用以治漆瘡、腸胃病、癰腫、產後疾病,甘肅民間用以治毒蛇咬傷和跌打損傷。
本種的葉形、花序梗毛被、果苞形狀和果實的毛被等特徵與攀倒甑很相似,開花前較難區分,但本種基上部被倒生稍彎微糙伏毛或倒生稍彎短糙伏毛,花淡黃色,雄蕊1-2 (-3) 等特徵不同後者,易於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