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昊陵遺址
位於曲阜城東4公里,舊縣村北的一片高阜上。遺址北高南低,東西長150米,南北寬100米,面積l.5萬平方米。1978年民眾劈崖取土時發現。其文化層堆積厚2米左右,採集到大量紅燒土塊及紅陶殘片,有椎形、鑿狀鼎足,鼎口沿,三足觚形杯座,罐口沿,罐底,罐的雞頭形耳等。在遺址西部發現墓葬一座,出土紅陶缽形鼎一件,灰陶觚形三足高柄杯兩件,陶紡輪一件,灰陶鐲三件。為新石器時代大汶口文化遺址,現保存完好。1985年濟寧市公布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在遺址西部發現墓葬一座,出土紅陶缽形鼎一件,灰陶觚形三足高柄杯兩件,陶紡輪一件,灰陶鐲三件。 為新石器時代大汶口文化遺址,現保存完好。 1985年濟寧市公布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位於曲阜城東4公里,舊縣村北的一片高阜上。遺址北高南低,東西長150米,南北寬100米,面積l.5萬平方米。1978年民眾劈崖取土時發現。其文化層堆積厚2米左右,採集到大量紅燒土塊及紅陶殘片,有椎形、鑿狀鼎足,鼎口沿,三足觚形杯座,罐口沿,罐底,罐的雞頭形耳等。在遺址西部發現墓葬一座,出土紅陶缽形鼎一件,灰陶觚形三足高柄杯兩件,陶紡輪一件,灰陶鐲三件。為新石器時代大汶口文化遺址,現保存完好。1985年濟寧市公布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少昊陵古稱雲陽山,位於山東曲阜城東4公里處的高阜上,有“中國金字塔”之稱。傳為少昊的墓地,是中國著名古陵之一。 中國古代“三皇五帝”之一少昊的墓葬,位於...
簡介 建築布局 主要景點 關於少昊 歷史意義少昊是遠古時羲和部落的後裔,東夷人的首領,中國五帝之一,中國贏姓及其秦、徐、黃、江、李等數百個姓氏的始祖。
簡介 歷史記載 《山海經》中的少昊 傳說故事 歷史功績王陵,也稱為“帝陵”,即帝王的陵墓(墳墓)。
概述 布局方式 上古帝陵 三代帝陵 秦漢新朝帝陵顓頊陵,其西為帝嚳陵,故又稱顓頊帝嚳陵。始建年代無考。唐大和四年(830年),陵前建大殿5間,大殿內塑二帝像。殿外東南有碑林。元初,又在陵園四周及二陵之...
簡介 與硝河的傳說 考古價值 歷史功績 顓頊簡介帝嚳陵位於商丘市唯陽區南25公里的高辛集。現存墓地為一高大丘,長200餘米,寬100餘米。陵前原有帝嚳祠、沐浴室、更衣亭、禪門等古建築,院中有大量碑刻。...
墓主簡介 介紹 祭祀活動 考古發現 歷史價值秦始皇帝陵(Mausoleum of the First Qin Emperor),即秦朝始皇帝嬴政(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的陵園,簡稱秦始皇...
陵墓位置 修建歷史 陵墓簡介 秦始皇 考古進展在今鞏縣城區舊名“和兒原”的一塊高地上,東南距永昭陵只有500米遠近。傳說,仁宋陵地選在“和兒原”很不吉利,地名犯了“忌諱”,所以繼仁宗皇帝位的英宗,只...
簡介 陪葬情況 出土文物 位置構造 墓主平生華胥陵位於陝西省藍田縣華胥鎮孟岩村一個高約20餘米,周長約200米的黃土平台突兀出一個不起眼的土丘。華胥陵北依驪山、南望灞河。 華胥陵是上古時代伏羲和女...
簡介 記載 考證 始祖母 華胥古國前寨遺址,位於山東省諸城市枳溝鎮濰河北岸前寨村西側,系一古代氏族聚居的村落,同時還有相當於夏文化的岳石文化,並有商周遺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