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數名族運動會

少數名族運動會

民族傳統體育有著悠久的歷史,從各民族傳統體育發展歷程來看,建國以前歷史上各階段的統治者對待少數民族體育文化的發展都持著不聞不問、任由其自生自滅的態度.在新中國剛剛誕生之時,國家就對各民族的民間傳統體育活動就十分重視,當時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的朱德同志,在1949年10月的一次全國體育工作會議上就明確指出:“要廣泛地採用民間原有的許多體育形式。”

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的起源

(圖)少數名族運動會少數名族運動會

民族傳統體育有著悠久的歷史,從各民族傳統體育發展歷程來看,建國以前歷史上各階段的統治者對待少數民族體育文化的發展都持著不聞不問、任由其自生自滅的態度.在新中國剛剛誕生之時,國家就對各民族的民間傳統體育活動就十分重視,當時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的朱德同志,在1949年10月的一次全國體育工作會議上就明確指出:“要廣泛地採用民間原有的許多體育形式。” 為了推動民族傳統體育的發展,1953年11月8日至12日,在天津市舉行了全國民族形式體育表演及競賽大會,參加的民族有:滿族、蒙古族、回族、藏族、苗族、維吾爾族、哈薩克族、塔塔爾族、傣族、朝鮮族、納西族、漢族等13個民族計395名運動員。設定的體育項目包括競賽、表演和特邀表演三個部分。

少數名族傳統運動會發展

我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反映出我國各少數民族文化的豐富內涵。在新時期,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民族傳統體育呈現出新的特點。只有順應社會發展需求,不斷改革傳統體育存在的不適宜社會發展的內容,我國的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才能呈現出勃勃生機。

少數名族傳統運動會項目

(圖)少數名族運動會少數名族運動會

競賽項目包括舉重、拳擊、摔角(跤)、短兵和步射等;表演項目有武術(包括棍術和器械等)、民間體育(包括石擔、石鎖、弓箭術、彈丸、爬桿、跳板、中幡等22項)、騎術(各馬上技巧表演九項)共三大類;特邀表演項目包括馬球、蒙古式摔跤、獅舞、雜技等。

少數名族傳統運動會項目簡介

蹴 球

(圖)少數名族運動會少數名族運動會

蹴球是北京市民族傳統體育協會挖掘整理的一個體育項目,它來源於清代的踢石球,經過十幾年來不斷的表演、比賽,現已形成了比較完善的規則,進入了在民眾中推廣普及的階段。蹴球比賽是在一塊10米乘10米的正方形平整土地上進行,分兩隊進行比賽,每隊兩名運動員。古代踢石球是用石頭琢成的健身球,現代用地擲球代替,每隊兩隻球,分藍紅二色。甲隊編為1號和3號,乙隊編為2號、4號,比賽按1、2、3、4號的順序輪流蹴球。比賽方法是腳跟著地,腳掌觸球,用力蹴球。凡乙方球擊中對方球,根據規則可得1-2分,把對方球擊出場外則得4分,先積50分者為勝方,三局兩勝。蹴球由於器材簡單,場地面積小,可進行單人、雙人、團體賽幾種形式,競賽起來既有鍛鍊身體價值,又有趣味性和觀賞性,老少皆宜,很受民眾歡迎,是開展全民健身運動的一個好項目。

秋 千

(圖)少數名族運動會少數名族運動會

盪鞦韆,是朝鮮族婦女喜愛的民間遊戲,每逢節日聚會,人們便會看到成群結隊的朝鮮族婦女,聚集在參天的大樹下,或高聳的鞦韆架旁。身穿鮮艷民族服裝的朝鮮族婦女,在人們的歡呼、叫好聲中盪起了鞦韆,她們一會騰空而起,一會俯衝而下,盡情地歡樂,長長的裙子隨風飄舞,大有飄飄欲仙之感。

朝鮮族婦女盪的鞦韆,不僅高,而且還很飄,有的鞦韆幾乎都蕩平了,真可謂是觸目驚心。盪鞦韆比賽分為單人和雙人兩種。比賽優勝者的評比方法,有的是以樹梢或樹花為目標,看誰能咬到或踢到;有的是在高處掛一個銅鈴,看誰能碰響。具體的比賽方法各地也不盡相同,但有個共同點,那就是都以高度作為決定勝負的標準。現在有些地方在鞦韆蹬板下系一個標有尺寸的繩子,以此來測量高度,決定勝負。

貝 闊

曲棍球的球棍達斡爾語稱為“貝闊”,意思是彎曲的棍子。球棍長3尺,多用下端彎曲的細柞木製成,球可用杏樹根或毛氈做成,大小與網球相似。達斡爾人在夜間進行火球比賽別具一格。黑夜裡火球比賽,棍擊火球如龍戲珠,好似流星閃過,非常壯觀。火球用樺木根疙瘩製作,球體摳空後浸進松明等易燃油中。開賽時,將球點燃,使其藉助風力燃成小小火星,隨著雙方隊的激烈拼搏,火球在黑夜中往返穿梭,織成一道道絢麗的火線,頗為壯觀。

跳 板

跳板是一項朝鮮族的傳統綜合類女子體育項目,流傳於吉林、黑龍江、遼寧等省朝鮮族聚居地區,多在元宵、端午和中秋等節日舉行。

伴隨著有節奏的踏跳,身著彩裙的朝鮮族少女,優美地在空中表演旋轉、空翻等各種動作。這就是生活在松花江畔朝鮮族婦女喜愛的傳統體育娛樂活動。

跳板類似於蹺蹺板,用木架支住一塊長木板中心,兩人分別站在木板兩端,彼此輪番跳起,借一方跳起後下落的重力,將另一方彈起騰躍空中。比賽方法有“抽線”和“表演”兩種。

“抽線”是在蹺蹺板兩端各置一線團,抽出線頭繫於比賽者的腳踝上,在規定時間內,以比賽者彈跳時所抽出線的長度,丈量出其所彈起的高度來判定勝負。

“表演”有自選動作和規定動作,主要根據比賽者的跳騰動作難度和姿勢進行評分。規定項目是將規定的幾種動作連線起來表演;自選項目有手持扇子、花環、彩帶等物進行的表演,可以不斷做出劈腿、弓身、鑽環、跳繩等十分優美的造型動作。

作為一項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在朝鮮族聚居地的重大節慶日和農閒期的運動會上,都能欣賞到朝鮮族婦女跳跳板的翩翩英姿。跳板器材主要由木板、板墊兩部分組成。木板選用堅韌而有彈力的木料加工製作,長度為5~5.5米,寬度為30~40厘米,厚度為5~6厘米;板墊高度約30厘米,墊在跳板的中部,加重物固定。跳板比賽或表演時,兩組分站木板兩端,交替蹬板、錯落起跳,以跳高、著落的自彈力使身體騰空,且越縱越高。主要動作有直跳、屈腿跳、剪子跳、旋轉跳、屈體跳等。主要器材有扇子、花環、彩帶、手鼓等。隨著跳板項目的不斷發展,有更多的體操動作被引入,使跳板項目難度更大,表演更精彩,成為觀賞性、娛樂性和健身性更強的運動項目。

朝鮮式摔跤

朝鮮民族不僅能歌善舞,也非常愛好體育運動,具有節日期間開展體育運動的優良傳統。其中尤以鞦韆、跳遠、摔跤、拔河、射箭幾個傳統體育項目最普及,最盛行。

朝鮮民族的男子們喜歡比技巧,比氣力,看誰最強悍。因而,摔跤這項目至今不衰,其歷史可追溯到高麗時代。

朝鮮式摔跤類似蒙古式,但又有不同。比賽雙方相對彎腰,右手抓住對方腰帶,左手抓住對方系在腿上的腿繩,進行較量。比賽時節一般選在 、秋夕(陰曆8月15日)和重陽舉行,最盛大的比賽是在陰曆7月15日的百中日。場地大都選在河灘。全村百姓來吶喊,獲勝者可得到一頭黃牛,騎在牛背上回家,就像凱旋而歸的將軍。

珍珠球

珍珠球是滿族傳統體育項目,是由模仿採珠人的勞動演變而來。

(圖)少數名族運動會少數名族運動會

比賽在長28米、寬15米的場地上進行(場地分水區、封鎖區、得分區),每隊上場6人。比賽分上、下兩個半場,每半場15分鐘,中間休息10分鐘。

比賽時,水區內雙方各有3名運動員負責進攻或防守,進攻者可將球向任何方向傳、拍、滾、運,目的是向站在本隊得分區內的持抄網隊員投球得分。封鎖區內有2名持蛤蚌(球拍)的對方隊員,用封、擋、夾、按等動作,阻擋進攻隊員向網內投球。每隊有1名持抄網隊員在得分區活動,用拍網試圖抄(采)中本方隊員投來的珍珠(球)。每抄中一球得一分。在規定的比賽時間內,得分多者為勝隊。

球的外殼用皮革或橡膠製成,內裝球膽,表面應為珍珠(白)色。球的圓周長54-56厘米,重量300-325克。球拍為蛤蚌形狀,用具有韌性的樹脂材料製成。抄網兜口為圓形,兜口內徑25厘米。

打布魯

布魯即蒙語投擲的意思。布魯是木製的,形狀有些象鐮刀。早在1300多年前,布魯就已出現了。不過那時的布魯還只是作為打獵和殲敵的武器,漸漸地它才成了一項鍛鍊身體、活躍民眾文化生活的體育運動。現在布魯不但是每年那達幕大會不可少的比賽項目,還被列入自治區民族體育教材中。

布魯分投遠和投準兩種,兩種比賽的場地和設備都比較簡單,投遠又分馬上和步行兩種。

投遠的場地和標槍的場地大致相仿。投準的場地則為一塊750平方米的長方形平地,一端劃一擲線,距線30米處設三根圓形木柱為投準目標,樁高50公分,上端直徑4公分,下端直徑6公分,木樁間隔7公分。

比賽方法:不論投遠還是投準,每人均三次為限,每次設三個布魯,時間不得超過30秒。投擲姿勢不受限制。計分方法,投遠以所投距離遠近決定名次,投準則以得分多少決定勝負。

搏克(蒙古族摔跤)

摔跤,是蒙古族特別喜愛的一種體育活動,也是那達慕大會上必不可少的比賽項目。蒙古語稱摔跤為"博克巴依勒德呼",稱摔跤手為"搏克慶"。蒙古族的摔跤有其獨特的服裝、規則和方法,因此也叫蒙古式摔跤。摔跤服用蒙古語叫做"昭德格"。

蒙古族的摔跤有其特點:

第一、參加比賽的摔跤手必須是2的某次乘方數,如8、16、32、64、128、256、512、1024等。

第二、比賽勝負採取單淘汰法。蒙古族摔跤技巧很多,可以用捉、拉、扯、推、壓等十三個基本技巧演變出一百多個動作。可互捉對方肩膀,也可互相摟腰,還可以鑽入對方的腋下進攻,可抓摔跤衣、腰帶、褲帶等。《宦海沉浮錄》云:"布褲者,專諸角力,勝敗以仆地為定。"

第三、蒙古族摔跤的最大特點是不許抱腿。其規則還有不準打臉;不準突然從後背把人拉倒,觸及眼睛和耳朵;不許拉頭髮、踢肚子或膝部以上的任何部位。

少數名族傳統運動會的改革

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在我國大型綜合性運動會中的地位目前還沒有引起高度的重視,其原因在於民運會的比賽項目與奧運項目無法接軌。在如今我國的體育事業發展要為2008年奧運會服務的大環境裡,民運會暫時還很難受到政府和民眾的特別關注。特別是2008年奧運會所制定的一系列發展目標中,追求獎牌與成績是首要目標,因為它對提高我國的國際聲譽、增強中華民族的自豪感,提高我國在國際體壇的地位等方面具有極大的影響和促進作用。但是我們也應該清醒地認識到,發展體育事業的最根本目標,應該是提高全民族的身體素質,為民眾的精神文化生活提供大量的精神文化產品,豐富人們的生活。民族傳統體育與我國的有形文化遺產一樣都是國家的文化瑰寶。
既然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無法與奧運會項目接軌,那么就應該把民族傳統體育與全民健身工程相結合,這樣既保護和發展了我國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又避免為了片面迎合奧運戰略而盲目的去改革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因此,把民族傳統體育與全民健身工程結合起來發展,使民族傳統體育在全民健身工程中不斷發展創新,才是民族傳統體育今後持續健康發展的根本途徑。因為我國的民族傳統體育都是經過了幾千年的積澱和演變,各個地區獨特的人文地理條件造就了現今獨特的民族體育項目,這些能夠延續和傳承下來的民族傳統體育,反映出它們是最能適合在這些地方生活繁衍下來的人群需要的。另外,我們還應該看到民族傳統體育具有悠久的歷史背景豐富的文化內涵,將它融入到全民健身工程中去的過程中,其開展的重點應放在青少年兒童中,這樣做不僅可以提高青少年兒童的民族自豪感,而且還可以通過民族傳統體育活動增加他們對本民族文化的認識與了解。如果將民族傳統體育推廣到中老年人的休閒、健身、娛樂中,還能發揮獨特的娛樂、養生、保健等作用。
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的發展道路,不應將其放在競技體育方面,而應立足於如何更好地為少數民族展示自身民族特色、文化提供一個廣闊的平台,發揮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的宣傳作用,使人們通過民運會了解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理解民族傳統體育的文化內涵,了解各民族特色,從而樹立民族自豪感、繼承民族精神,把優秀的民族傳統文化發揚和傳承下去。與此同時,通過電視直播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的盛況,也能讓世界人民也了解中國各民族所擁有的體育文化和豐富的情感。更為重要的是,在新時期要進一步研究、開發和發揮民族傳統體育的新作用,要拓展民族傳統體育在健身、娛樂、民族文化傳承、促進各民族交流與團結等方面的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