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發背景
1976年,為對抗來自美國的“宇宙威脅”,蘇聯開始投入“暴風雪”航天計畫,該計畫的巨額花費在讓紅色巨人向美國人挺直腰桿的同時,也成了壓垮蘇聯的隨後一根稻草。
70年代初,美國制定了研製太空梭的計畫。蘇聯當局視這一新型太空飛行器為未來美國搭載核武器的運載工具,1976年決定發展類似太空飛行器作為對“威脅”的回應。將其取名為“暴風雪”。該項目替代“螺旋”,成為蘇聯航天的重中之重。圖為烏斯季諾夫任蘇共中央書記期間,視察莫爾尼亞聯合體“暴風雪”研發中心。
整個計畫,包括“夢幻”安-225、“能源”重型運載火箭和“暴風雪”太空梭,共耗資200億盧布,在當時幣值情況下相當於750億美元。該計畫在讓紅色巨人向美國挺直腰桿的同時,也成為了壓垮“駱駝”身上的最後一根稻草,1991年12月25日聖誕節——蘇聯解體。
預定計畫
“小鳥”號“小鳥號”原本計畫於1992年進行第二次自動駕駛模式的太空飛行,最後與蘇聯和平號空間站(Mir)對接。右圖原型機是“小鳥號”全尺寸的靜態實體模型,主要用於匹配和負載測試。
1993年暴風雪太空太空梭計畫停止後,太空梭的建造也隨之停止,當時整機已經完成了95%-97%的建設。太空梭現由哈薩克斯坦所擁有。實際上,小鳥號並不是蘇聯官方的正式名稱,蘇聯稱為 Буран 1.02(即太空梭 1.02)。蘇聯官方在1989年曾對小鳥號和暴風雪號計畫了多個飛行任務。按原定計畫,小鳥號將在1991年進行兩次無人飛行,進行與和平號太空站水晶號艙自動對接和其他測試,但因計畫停止而未能實行。
目前,小鳥號所有權歸哈薩克斯坦,被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博物館收藏。
相關概念
太空梭
太空梭(Space Shuttle),是一種有人駕駛、可重複使用的、往返於太空和地面之間的太空飛行器。它既能像運載火箭那樣把人造衛星等太空飛行器送入太空,也能像載人飛船那樣在軌道上運行,還能像滑翔機那樣在大氣層中滑翔著陸。太空梭為人類自由進出太空提供了很好的工具,是航天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最早由美國研發。它是往返於地面和近地軌道之間運送人和有效載荷的飛行器,兼具載人太空飛行器和運載器功能,並按飛機方式著陸的航天系統。美國空間運輸系統的簡稱。
迄今只有美國與前蘇聯曾經製造能進入近地軌道的太空梭,並曾實際成功發射並回收,而美國是唯一曾以太空梭成功進行載人任務的國家。其他國家發展的類似計畫則尚未有實際發射並進入軌道的紀錄。由於人類開始將太空探索的目光投向火星,對於服務於近地軌道的太空梭來說已經沒用武之地。但此技術繼續用作獵戶座計畫、太空發射系統、空天飛機、宇宙飛船等。
暴風雪號太空梭
暴風雪號太空梭大小與普通大型客機相差無幾,外形同美國太空梭相仿,機翼呈三角形。機長36.37米、高16.35米,翼展23.92米,機身直徑5.6米,起飛重量105噸,返回後著陸重量為82噸。它有一個長18.3米、直徑 4.7米的大型貨艙,能把30噸貨物送上近地軌道,將20噸貨物運回地面。頭部有一容積70立方米的乘員座艙,可乘10人,設計飛行壽命100次。
1988年首飛後,用於暴風雪計畫的資金瀕臨耗盡:僅僅是開發太空梭系統本身就花費了13億盧布之巨,整個項目的開銷超過了200億盧布。而蘇聯當局也逐漸考慮起龐大的投資與發展太空梭帶來的益處之間的關係。暴風雪計畫在某種意義上加速了蘇聯的瓦解;而蘇聯解體後,昔日的計畫更是徹底失去了經濟支持。1991年,蘇聯軍方停止了對該計畫的撥款支持。1993年,暴風雪太空梭機身的設計者,莫爾尼亞聯合體被迫承認,暴風雪計畫就此結束。他們希望能夠轉向開發其他小型航天設備,但因資金不足,只能作罷。
自1988年至今,暴風雪號太空梭沒有再進行過太空飛行,和平號空間站只能利用一次性飛船和美國太空梭作為往返工具。按原計畫,第二架太空梭將於1991年首飛,第3架則是在1992年建造完成,而首次載人飛行將在1994-1995年間進行。但由於政治和經濟原因,這一切都沒有實現。所有太空梭只能存放在庫房中,任灰塵飛揚,儀器老化。而未完工的兩架則已在90年代中期被拆解。
2002年,暴風雪號太空梭中可以飛行的一架連同能源號火箭一道,因拜科努爾的廠房坍塌而被摧毀。至此暴風雪計畫在淒涼慘澹中徹底終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