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出版社: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第1版 (2007年5月1日) 叢書名: 北京外國語大學2005年學術著作系列 平裝: 231頁 正文語種: 中文 開本: 32 ISBN: 9787560065861商品描述
內容簡介
《小說的時間性與現代性:歐洲成長教育小說敘事的時間性研究》論文由“緒論”、八章正文和“結語”,共十個部分構成。緒論部分,從萊辛在18世紀對藝術形式所做的兩分法——時間藝術與空間藝術分野開始,循著多位理論家小說時間研究的蹤跡,呈現出有關小說形式與時間性關係等基本問題。並進一步深入到小說理論家盧卡契、巴赫金和奧爾巴赫的時間研究中,揭示出時間性與敘事性之間問題視域和複雜關係。前三章以墨羅蒂對歐洲成長教育小說的研究為基礎,多層面分析了成長教育小說的時間性敘事與現代性話語之間的表象關係,並力求全面清理各種小說時間性的研究方式及其在認識論層面上的局限。根據邁克黑爾小說理論所提出的兩個基本研究角度:認識論與存在論,本論文進一步為成長教育小說時間性研究提出新的研究範式:成長的存在論維度和成長教育的生存論時間性。
第四、五章以兩個新範式為出發點,揭示出包括巴赫金、盧卡契和墨羅蒂等在內的小說理論家在成長教育小說時間性的研究中存在的問題在於:往往局限在認識論的時間性的單向度上,未能展開主體成長的另外兩個時間性維度——存在論和生存論的討論。只從單向度研究小說時間,就很難真正面對“成長教育”的傳記性長篇小說——這種現代性話語的文學象徵形式本體及其背後的深刻矛盾張力場。
在第六章討論成長教育小說生存論和存在論時間結構的基礎上,第七章直接進入到問題的核心——現代性的時間性研究中。隨著揭開現代性話語背後線性和武斷的時間邏輯之後,本章同時著手為後現代空間性敘事的研究提供一種新的話語平台。
第八章力圖闡明:從現代主義的認識論時間性敘事、到後現代的存在論空間敘事,這一轉化過程中潛藏的錯綜複雜的深層原因。面對這種剛剛出現的敘事學轉向,無論是傳統敘事學,還是各種新、舊小說理論,都僅僅停留在初步探索層面,有諸多關鍵問題未曾觸及。就此而言,本章從空間與存在論的關係這一角度入手,在分析敘事的存在論因素與認識論的時間性之間張力的同時,深入研究多樣性和碎片化的空間性敘事,以及它與存在論哲學思潮之間的關係。這種關係蘊涵在現代性意識形態內部的矛盾之中,而藉助傑姆遜、奧斯本等對現代性時間性研究的成果,並聯繫托馬斯·曼對時間性敘事的反思,以及卡爾維諾空間敘事小說的文本分析,就成為我的一種研究策略。
結語部分梳理出三組重要的敘事關係:現代性與認識論的時間性敘事、存在論與生存論的時間性敘事、以及存在論與後現代空間性敘事。這三組關係既是小說敘事研究的重要範疇,也是現代性研究的可資參照的有效坐標。套用這三組研究範疇,本論文緊緊抓住“成長”和“教育”——兩個主體和時間性建構的核心元素,儘可能全面而深入地揭示出時間性敘事內部的矛盾和嬗變的根據,並且敞開時間性與空間性敘事之間的矛盾,透視其互動融合與相互轉換的基礎,拓展小說研究的文化視野,力求豐富小說理論的內涵。可以說,正是將小說形式的研究置於時間性現代性話語這一寬廣的背景之中,本文的研究才獲得了新的問題視域和研究入思角度,才可能厘定現代性與歐洲成長教育小說的內在脈絡和緊張關係。
在西方小說理論發展的過程中,對小說形式、敘事結構和語言文體的研究已相當深入,但有關小說敘事的時間性研究仍處於起步階段。在我看來,小說敘事的時間性研究,本質上是對現代性文學表征(symbolic representation)的探索。從18世紀晚期歐洲“成長教育小說”(Bildungsroman)的興起開始,現代西方小說作為一種全新的文學形式,始終承載著對現代性的時間觀念和現代化進程中意識形態的反省。本論文嘗試著對成長教育小說進行“譜系學”(genealogical)分析,意在將文學形式作為探討現代性的一種中介方式,以揭示出現代性時間敘事如何重塑了文學對世界的想像。
編輯推薦
《小說的時間性與現代性:歐洲成長教育小說敘事的時間性研究》由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出版。推薦 國內首部系統研究歐洲成長教育小說的專著以時間性敘事為切入點,揭示現代小說敘事與現代性的關係
繼承歐洲小說形式研究的傳統,分析小說形式,敘事策略與現代歷史演變的互動關係
在哲學思辨,文本細讀和理論演繹的基礎上推進小說理論的發展
作者簡介
王炎,北京外國語大學外國文學研究所副研究員,中央民族大學英語系副教授(兼),美國Seton Hall大學客座講學。先後在美國Seton Hall University獲碩士學位,北京大學獲文學博士學位。近年來在《讀書》《天涯》《書城》《外國文學評論》《外國文學》《文藝理論與批評》《文藝評論》和《國外理論動態》等重要思想刑物和核心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二十多篇,新近又推出《奧斯威辛之後——猶太大屠殺記憶的生產》目錄
緒論 研究語境及方法第一節 小說時間性問題的提出
第二節 現代小說時間理論史描述
第三節 理論視角與方法論說明
第四節 整體構架與題旨
第一章 小說對時間的追問
第一節 對時間測量的追問
第二節 對存在與永恆的追問
第三節 對時間與歷史的追問
第四節 認識論與存在論的時間觀
第五節 成長教育小說的存在論時間
第二章 教育的時間性維度
第一節 “成長教育”中的認識化與存在論
第二節 洛克與英國教育小說
第三節 認識的線性時間性維度
第四節 筍瑪古典主義的“有機成長”
第五節 日常時間性與存在論
第三章 成長的時間性維度
第一節 對青春時間性的追問
第二節 成熟或青春的終結
第三節 幻滅或時間性的終結
第四節 成長教育小說的終結與存在意義的反思
第五節 存在的時間性與青春的消逝
第四章 “成長”中的未來與希望
第一節 現代小說理論中的“希望”與“未來”
第二節 存在論意義上的“希望”與“未來”
第三節 在“未來”中展開的“現在”
第五章 時間性敘事中的身體、死亡與永恆
第一節 “成長”敘事中的永恆與意義
第二節 身體與死亡
第三節 經歷他人的死亡
第六章 時間性敘事與“永恆輪迴”
第一節 托馬斯·曼與尼采的“永恆輪迴”觀
第二節 死亡與“永恆輪迴”
第三節 線性時間敘事的消解
第七章 時間性敘事與時間性終結
第一節 意識流小說的興起與時間性敘事轉向
第二節 小說的意識時間
第三節 時間性的終結或存在的論的開端
第八章 現代性終結與空間性敘事興起
第一節 現代性與它的時性
第二節 後現代空間性敘事
第三節 存在論與空間性敘事
結語 時間性與空間性敘事的互動與研究
第一節 現代性與認識論時間性敘事的內部張力
第二節 存在論與生存論時間性敘事之間的互動
第三節 歷史的終結與空間性敘事的研究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書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