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菌

小白菌

“小白菌”是一種尚未正式命名的野生蘑菇,目前發現它主要分布在雲南省西北部海拔1800~2400米的山區。

簡介

“小白菌”形似銀杏樹葉,但約小一些,最長可超過5cm,寬超過3cm。新鮮時為白色,脆弱易裂,採摘後不久就慢慢變成肉色(見插圖)。常簇狀生長在枯木之上,於每年7~8月的雨後放晴之時生長最為旺盛。只有部分村民採摘食用。

“小白菌”的尺寸“小白菌”的尺寸
環境中的“小白菌”環境中的“小白菌”

“小白菌”與猝死

2006年7月,上海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專家陳良、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專家孫承業和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專家沈壯等赴雲南參與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曾光教授的不明原因猝死調查項目(專家排名以論文序及說明為準)。他們發現2005年~2006年發生的7起聚集性猝死事件中,有4起事件的猝死發生在2個以上的家庭,其中2起事件均罹及3個家庭,這些家庭平時各自居住,獨立生活,基本沒有共同進食史,而事發前2周以內他們卻共同進食了特別食物“小白菌”。
比如,專家第一次發現“小白菌”蹤影是在對2005年8月3日~7日的一起猝死事件調查中。5天時間內,在3個家庭成員中,發病7人,死亡3人,重病1人。死亡病人為首發病例王某及其父親和二女婿,重病者為其丈夫。父親雖與其同食宿,卻是在十多天前才來到這個家庭的。二女婿則生活在自己家裡,猝死前與其沒有共同進餐史。發病前10天左右,病家採集了一種被他們稱為“白參”的野生菌,她們將較多的一部分留著自吃,另外一部分分成兩份送給了二女婿家和另外一戶人家。因此共有4個家庭的人員食用了這種“白參”。在王某家5人共同進食,全部患病,死亡2人,包括其父親,重病1人。二女婿家5人進食,死亡1人,發病1人。另外一家6人進食,無人發病。此發病似與野生菌進食量有劑量效應關係。同村在王某喪事中有密切來往的13戶人家都沒有“白參”進食史,也無病例發生。
就在專家們調查上述事件的過程中,當年另外一個州的2個家庭又發生了一起2人猝死事件,專家們調查發現她們也是共同採食了一種野生菌。經過樣品比對,這種野生菌與前一個家庭採食的“白參”形態完全相同,她們稱此野生菌為“小白菌”。由此而得本名。
另一個猝死事件也很是蹊蹺,2005年8月5日~9日發生的一起猝死事件,二女婿、大女婿、二兒子先後從自己的居住地回來過火把節,集中到一起後,他們共同進食了“小白菌”,結果約1周以後這3位回家人員全部在相近的時間內猝死,而沒有回家的大兒子和另外一個小兒子則安然無恙。同村未進食過“小白菌”的家庭則沒有病例。
還有,某自然村因多年反覆發生猝死事件而進行了整體遷移,使該村在3年多時間內沒再發現猝死病例了。但2006年7月下旬,該村一住戶回到原居住地,採摘了“小白菌”回家食用,結果又造成了該家庭2人猝死。
專家的進一步調查還發現,同一起猝死事件中的受罹的人員多為親屬關係,呈現出家系聚集特點。其中一典型案例在家系中重複發生集聚性猝死,此家系在1998年至2005年間的多起事件中已有17人受罹,其中猝死7人。
專家們對歷年資料分析發現,雲南不明原因猝死存在4個明顯特點:高度的季節聚集性、高度的家庭、家系聚集性、高度的地域局限性、高度的猝死時間同一性。對猝死高發病區調查,發現猝死常發生在雨後放晴之時。他們對這種現象的詮釋是:有一個共同的、隨時間變化而消長的、與特定人群生活習慣密切相關的環境有害因素持續地存在在病區中,在部分高發地區,這種有害因素的強度隨濕度的增加而增強,人群在無意識中接觸,不知不覺地發病。
他們最初推測這種環境有害因素可能為農藥、有毒氣體或天然毒物等,但經過多天的現場調查,認為雲南不明原因猝死是農藥中毒、氣體中毒或動物中毒所致的依據不足,現場也沒有檢測到常見的有毒物質。
專家們發現進食“小白菌”與猝死的發生是高度相關的,這種關聯並不是偶然的,而是在被調查的猝死事件中普遍存在的。因此,他們立即將“小白菌”確定為雲南不明原因猝死的“元兇”。
他們的調查結論可以圓滿地解釋如下現象:高度的季節聚集性,是因為“小白菌”的只生長在6~8月;高度的家庭、家系聚集性,是因為食用“小白菌”的生活習慣所致;高度的地域聚集性,是因為“小白菌”可能主要只生長在海拔2000米以上地區。夏季的雨後放晴,是各種野生菌生長的最佳氣象條件;高度的猝死時間同一性,是因為“小白菌”中毒引起猝死的潛伏期相近。同時,“小白菌”中毒之說,還可以解釋為什麼猝死病例沒有相同的心電圖改變,為什麼部分猝死病例和同發病例會有酶系統檢測指標的升高等現象,因為毒蘑菇的毒作用表現常常是多樣性的。
“小白菌”被確認為“元兇”後很快就得到了驗證。當專家們在調查中發現了食用“小白菌”與猝死發生有密切相關關係後,立即製作了有毒野生菌圖冊,邊調查,邊將預防野生菌中毒的知識告訴民眾,同時也及時建議在全省範圍內開展預防以“小白菌”為主的野生菌中毒的健康干預活動,得到雲南省衛生廳的大力支持,雲南省地方病防治所積極認真地落實了各項預防措施,使得2006年雲南不明原因猝死事件銳減到3起,猝死人數降低到5例。分別比2005年下降82.4%和86.5%。
雲南省地方病防治所副所長黃文麗在看到上海和北京專家們拍攝的“小白菊”照片後說,她前些年在調查一起群體性猝死事件時,也曾發現病家食用過這種野生蘑菇。
之後,2007 年,中國現場流行病學培訓項目(CFETP)組調查發現兩起群體性猝死事件與食用“小白菌”有關。
2009年,雲南省發生了16例猝死,其中有14例發生在同一個縣,這個縣沒有做過禁止食用“小白菌”的宣傳。有一個家庭的母親、兩個女兒和一個女婿都猝死了,僅留下了兩個年幼的孩子,雖然他們說不出什麼,但CFETP組在這個家庭的廚房內發現了幹了的“小白菌”。
由此可見,上海和北京專家在2006年得出結論是非常精準的,即食用“小白菌”是引起雲南部分猝死的主要原因。

“小白菌”的毒性研究

從外觀看,國內外的植物學和真菌學專家均看不出“小白菌”有毒。
最初的動物實驗也均沒有結果。大約是在2003年,黃文麗團隊將“小白菌”切成碎丁餵飼老鼠,沒有發現不良影響。2006年,孫承業團隊在北京,陳良團隊在上海用“小白菌”進行急性動物實驗,均未獲得陽性結果。
2008年的夏天,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博士生導師劉吉開將“小白菌”浸到酒精里進行化學萃取。經過一到三天的“泡酒”,從萃取的溶劑中提煉出來一種複雜的提取物,運往北京的中國醫學科學院實驗動物研究所進行動物試驗。提取物被分成不同的劑量,作為食物,餵食給小白鼠。在24小時之內,小白鼠們陸續死去。無論吞食的劑量多少,它們死亡之前,均出現一種奇怪的症狀。它們像得了癲癇一樣,不斷顫動,出現水腫、小腸出血。
動物實驗證明了“小白菌”有毒。
劉吉開繼續用電子質譜儀將提取物的分子打碎,利用光譜技術中的核磁共振成像,剝離出3種“奇怪的”胺基酸。這種胺基酸是與專家們平時接觸的26種胺基酸完全不同的新物質。被認為是“小白菌”致猝死的物質基礎。

“小白菌”致猝死的機理

“小白菌”引起猝死的致病機理目前並不完全清楚。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流行病學專家Robert Fontaine說:“雲南發生的猝死不是來自其他任何一種蘑菇毒素,我們這裡的是一種可以讓敏感體質人喪命的毒素。任何過敏體質的人如不幸接觸這種毒素,都將產生致命的心律失常”;包括CFETP組的施國慶等成員在內,有些人不相信雲南猝死是由毒蘑菇引起的,他們認為是“小白菌”富集了鋇,或是本地食物或未經處理的水中的鋇,引起心率失常而致猝死的;陳良在他的論文中表述道,“小白菌”的致病機理可能是其含有的毒肽或其它有毒成分在受到某個因素激發後,迅速從血液中的某個成分中釋放出來,引起紅細胞快速破裂,造成全身性溶血而致猝死。
CFETP組的研究人員希望今後能從受害者血液中檢測出“小白菌”的有毒胺基酸成分和鋇,以獲得一個強有力的直接證據。

“小白菌”的命名

村民對“小白菌”的稱呼各不相同,有稱之為“白參”的,還有稱之為“白生生”的。英文翻譯也不一樣,有譯成“Small White Mushroom”的,有譯成“Little White Mushroom”的,還有譯成“Little White”的等等。
為了正名,在2006年發現“小白菌”後,上海和北京的專家曾邀請了國內的一些知名真菌學專家對其進行分類和命名。昆明植物研究所的分類學家楊祝良推測其為溝褶菌屬,但無人能準確為其命名。為此,上海市中毒控制中心的專家立即將照片傳送到網際網路上,請國外的專家幫助。美國真菌學學會副主席,植物分類學研究所紐約植物園的Roy E. Halling不久就給予了回復,根據圖片,他認為“小白菌”屬於Tricholomataceae科,猜測是Trogia屬。還有人認為“小白菌”像俄羅斯的 Omphalotus olearius 或 Clitocybe olearea 或 Clitocybe olivier。
不過,Trogia這種蘑菇主要生長在熱帶,屬Marasmiaceae科,與雲南的環境有所不同,最終的定論可能還尚待時日。

著作權申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如需刊印,請函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