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非洲聖人”艾伯特·史懷哲說:“當悲憫之心能夠不只針對人類,而能擴大涵蓋一切萬物生命時,才能到達最恢宏深邃的人性光輝。”這個故事淺顯、生動而又精微地傳達了這種哲人情愫。
本書是一位媽媽、一位愛狗狗愛動物愛花草的田園作家,12年情感蘊蓄,厚積薄發之作——值得每位媽媽信任的情懷和文字。
著名兒童文學作家湯素蘭隆重推薦:“《小狗瑞瑞與男孩皮普》的故事會讓我們換一種眼光來看待身邊的動物,喚起我們對生命的尊重和愛。”
愛狗、養狗、內心充滿純真的著名設計師彭大立執筆,唯美插畫與故事相得益彰。
這是一個與眾不同的神奇而暖心的故事。讀了這個故事,你會對任何進入視線的小動物產生奇怪的念頭:“它的前世是什麼呢?它和我有淵源嗎?”即使它眼下和你沒有任何關係,你都會對它平添幾分悲憫情懷。
作者簡介
琳達·科根,英國當代作家,出版有詩集、小說。她與家人住在住在英格蘭西南的一座小山上。她是兩個孩子的媽媽,還是兩隻狗狗,兩隻貓咪、兩匹馬和七隻小鴨子,以及一園子花草的好朋友。她自稱是一位園丁,她一邊侍弄花草、動物,一邊用筆記錄這些鮮活生命的美妙瞬間和恆久的愛。關於寫作《小狗瑞瑞與男孩皮普》,她說:“我喜歡動物。我和我的狗狗生活了12年,它們給了我寫作這個故事的靈感。我創造了這隻有小女孩內心世界卻不會說話的狗狗瑞瑞,我給予她和男孩皮普一個充滿愛的旅程。”
專業推薦
媒體推薦
狗是我們與天堂的聯結。他們不懂何為邪惡、嫉妒、不滿。在美麗的黃昏,和狗兒並肩坐在河邊,有如重回伊甸園。即使什麼事也不做也不覺得無聊——只有幸福平和。
——米蘭·昆德拉
《小狗瑞瑞與男孩皮普》的故事會讓我們換一種眼光來看待身邊的動物,喚起我們對生命的尊重和愛。
——著名兒童文學作家 湯素蘭
我喜歡動物。我和我的狗狗生活了12年,它們給了我寫作這個故事的靈感。我創造了這隻有小女孩內心世界卻不會說話的狗狗瑞瑞,我給予她和男孩皮普一個充滿愛的旅程。
——琳達·科根
名人推薦
狗是我們與天堂的聯結。它們不懂何為邪惡、嫉妒、不滿。在美麗的黃昏,和狗兒並肩坐在河邊,有如重回伊甸園。即使什麼事也不做也不覺得無聊——只有幸福平和。
——米蘭·昆德拉
圖書目錄
一隻小狗的前世今生 湯素蘭
第一章 車禍
第二章 靈犬
第三章 回家
第四章 皮普
第五章 流浪狗收留所
第六章 逃亡
第七章 皮普的生日
第八章 貴人
第九章 路上
第十章 爸爸
第十一章 新家
第十二章 今生
序言
一隻小狗的前世今生
湯素蘭
我養著三隻小狗,它們的名字分別叫黑妹、奇奇和小麗。奇奇是一隻三歲半大的邊境牧羊犬,黑妹是一隻八歲大的黑色田園犬,小麗也是一隻黑色田園犬,還只有四個月大。當我讀完《小狗瑞瑞與男孩皮普》這部幻想小說的時候,我看著正在院子裡嬉戲玩耍的狗狗們,忍不住想:它們曾經是誰呢?它們現在和我在一起感到快樂嗎?它們會把這兒認定為自己的家,從而忘記前世、心甘情願做我的小狗嗎?
《小狗瑞瑞與男孩皮普》講述了一個奇特的故事:十二歲的女孩戴西因為車禍失去生命,陰差陽錯,變成一隻小母狗重新降生人間。戴西一直記得自己原來的生活,記得自己的父母和自己的家,她決心要找到自己的父母。於是,變成小狗的戴西踏上了漫長的尋親之路。
第一個收養她的人並不喜歡她,並且給了她一個她一點也不喜歡的名字“米堤”。在公園裡散步的時候,米堤認識了流浪老人傑克,和傑克建立了深厚的友情。寒冬來臨,傑克離開公園流浪到別的地方去了,戴西也成功地掙脫繩索去尋找自己的父母。但是,當她回到曾經的家時,發現房子已經出售,她的父母已經搬離。幸運的是,在流浪犬收留中心,戴西意外地見到了自己的父母。父親因為車禍致殘,正在尋找一隻工作犬作為陪伴。戴西看見自己的父母,非常高興,她向他們打招呼,希望他們能把她帶回家。可惜的是,戴西發出來的聲音是狗的吠叫,她的父母不僅不明白她的心意,反而認為她是一隻不招人喜歡的小狗,因而沒有選擇她。
後來,戴西遇見了尋找親生父親的男孩皮普。皮普把自己的食物分給戴西吃,為她取了一個新名字“瑞瑞”。皮普是一個善良的男孩,他找到吃的東西總是讓瑞瑞先吃;為了給流浪老人傑克治病,還冒著危險到藥店去偷藥。在與皮普相處的日子裡,瑞瑞感受到了溫暖的愛。她漸漸忘記了自己的前生,成為了皮普的小狗,最終和皮普一起找到了溫暖的新家。
這是一個構思巧妙的故事。狗一直是人類最真誠的朋友。養過狗的人都會發現,狗狗們非常聰明,善解人意,只差不會說話。人類對於狗似乎是最熟悉不過的了。可奇怪的是,在以動物為主人公的眾多兒童文學作品中,以狗為主人公並不多見。這個故事以“一隻保留著前世人的記憶的狗”為主人公來展開,讓這隻特別的狗以第一人稱來講述自己的故事,作者就獲得了一個非常自由的寫作空間,既可以真實地描寫狗的行為,又可以自如地把狗的意識轉化為人的意識,從而讓這個關於狗的故事充滿人性卻不顯得突兀。
作者對狗的觀察極其細緻入微,仿佛真正潛入了狗的思想深處:
我喜歡他的樣子,走過去把鼻子湊到他身上。你只要嗅一嗅他們,你就會知道你想知道的關於某個人的大部分事情。他身上有股熱情而友好的氣味,又有股說不清楚的滑稽和悲傷的感覺。我不知道人們幹嗎要麻煩地去握手和閒談,為什麼他們不好好嗅嗅彼此?
這是小狗瑞瑞初次見到男孩皮普時的感覺,多么合乎狗的邏輯!
這是一個關於“渴望愛、追尋愛、獲得愛”的故事。小狗瑞瑞和男孩皮普都渴望愛,歷經磨難追尋愛,最終都獲得了愛。小狗瑞瑞對愛的渴望尤其令人感動。從出生起,小狗瑞瑞就在尋找一個真正的家——但有狗窩,有食物,有人領著散步並不意味著有了一個家。當皮普愛撫她、關心她的時候,即便流浪在路上,食不果腹,她也有真正的歸屬感,幸福地成為了“皮普的狗”。正是成為了“皮普的狗”以後,小狗瑞瑞才完全忘記了自己的前世,忘記了戴西的生活。
一切優秀的文學作品總是能讓人變得更美好、更善良。《小狗瑞瑞與男孩皮普》的故事會讓我們換一種眼光來看待身邊的動物,喚起我們對生命的尊重和愛。不是所有的流浪狗都能像小狗瑞瑞這樣幸運的,在流浪犬收養中心,每當牌子翻過來的時候,就會有一條無人領養的小狗被送進走廊盡頭的小房子裡“處理”掉。在全世界,每天有多少只小狗就這樣被“處理”掉了呢?那些不能像小狗瑞瑞這樣向我們敘述自己故事的小狗們,它們也渴望愛,渴望屬於一個愛它的人。
許多兒童文學作品總是以願望的達成、團圓的結局給人以歡愉之美。讀《小狗瑞瑞與男孩皮普》的時候,有些讀者或許會為小狗瑞瑞最終失去了人的記憶,成為了一條狗而感到遺憾。有這種遺憾的讀者估計沒有理解作者的用意,也沒有理解“小狗瑞瑞”。佛說:眾生平等。那么無論變成人還是變成狗,生命本質上是沒有區別的。而在小狗瑞瑞看來,只要擁有了愛,生命就是幸福的。所以,當最後,小狗瑞瑞在海中游泳,仿佛回到母體的子宮,頭腦中最後一次浮現出戴西的記憶時,她聽到了海浪撞擊的聲音,也聽到了皮普的呼喚:
我轉過身去,游回海岸。四下里看。
他來了。
沿著海灘,朝我走來。
呼喊著我的名字。
“瑞瑞!瑞瑞?”
耳朵豎起。吠叫。搖尾巴。
奔跑。
停下。
我是多么高興、快樂、幸福啊!
我的皮普。
就在這裡。
成為皮普的小狗,保護皮普和他的家人,每天早晨在他的家人臉上印滿親吻——這就是小狗瑞瑞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