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概況
全體教職工在吳義昌校長的帶領下高瞻遠矚、求真務實,在擴大學校規模、最佳化教育資源的同時,還按照“綠化、美化、人文化、個性化”的指導思想,在校園環境最佳化上動足腦筋,大做文章。如今的大通國小“身穿盛裝”,顯得“英姿勃發、雍容典雅”:翠竹亭立、垂柳依依,假山池沼相映成輝、迴廊小路曲徑通幽、棕櫚紫藤葳蕤生姿;香樟月桂芳香濃溢……真正做到每一棵花草都能怡人,每一寸土地皆可育人,環境優美和諧,校園成了花園。學校秉承“團結奮進、求實創新”的校風、“尊師愛生、勤奮上進”的學風,以把學校辦成“精神文明的校園,培養人才的學園,發展個性的樂園,優美整潔的花園”為辦學理念,不斷加強校園建設,抓好教育教學質量,走出了以素質教育為核心,以教科研為突破口,以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教育教學之路。學校跨入全市先進學校前列,素質教育園地花團錦簇、碩果滿枝。學校多方籌措資金,改善辦學條件,配備現代化設備:微機室、多功能教室、農遠設備、辦公電腦、校園廣播網、自動化考勤機等一應俱全。在領導班子的精誠合作英明領導下,在全體教職工的團結奮進、努力拚搏下,學校辦學質量明顯提高,社會讚譽不斷。“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瞻望未來,通小人信心百倍、豪情滿懷,他們將與時俱進,開拓進取,銳意進取,揚帆遠航,向著光明燦爛的遠方不斷前進!教育設施
學校以教育現代化創建為契機,積極爭取鎮黨委、政府及村隊支持,先後投資近800萬用於各完小及教學點的美化亮化校園、完善教學設施、添置教學設備,如今轄區內完小及教學點均已實現運動場地塑膠化。中心國小新建博雅廣場3600平方米,格雅廣場1980平方米,童雅長廊90米,雅行景牆95米,硬化操場12000平方米,硬化活動場地2640平方米,修建下水道1030米,鋪水泥路2320平方米,新建塑膠跑道1500平方米;教師筆記本電腦人手一台,每個班級都配備了液晶投影設備,新增了微機室3口、實驗室2口,美術室、舞蹈房、音樂室各1口;建成了校園廣播電視系統、網路控制系統、視頻監控系統、紅外線報警系統;新增學生用微機達120台,達到生機比10:1標準;圖書室藏書53760本,生均23.7冊。完善的設備,滿足了師生工作、生活、學習的需要。學校通過開展多次形式多樣的培訓活動,引導教師運用現代化設備服務教學,實現教育教學效益的最大化。國小教育
初等教育機構最早產生於十六世紀的德國,由城鎮主辦,教習實用知識和新教教義。十七世紀初,這種學校逐漸增多,成為實施義務教育的機構。歐洲各國和日本在資產階級革命以後,也相繼成立。現代學堂和教育制度是西方傳教士和中國留日學生引入中國的。19世紀末20世紀初,中國現代教育奠基人何子淵、丘逢甲等人開風氣之先,排除頑固守舊勢力的干擾,成功引入西學(美式教育),創辦新式學校,將平民教育納入滿清朝庭的視野。清政府迫於形勢壓力,不得不對教育革新網開一面,於1905年末頒布新學制,廢除科舉制,並在全國範圍內推廣新式學堂,宣統元年(1909年),地方科舉考試真正停止以後,西學逐漸成為學校教育的主要形式。
國小教育是教育事業的基礎,要提高整個教育事業的質量,必須從國小教育開始,國小教育的基礎地位表現如下:一是國小教育在實施義務教育中的基礎地位;二是國小教育在整個教育體系中的基礎地位。
國小教育除了教育特點外,還有獨特的基本特徵:一是全民性;二是義務性;三是全面性。
“國小堂”劃分為初等國小堂和高等國小堂,國民政府於1915年改初等國小堂為國民學校,“以授以國民道德之基礎及國民生活所必需之普通知識技能為本旨”。六歲入學,修業四年,畢業後視具體情況可升入高等國小校〔修業三年〕。另設預備學校,同國民學校、高等國小校平行,“以施以初等普通教育、預備升入中學為本旨”。國民學校分前期〔四年〕和後期〔三年〕。1922年,國民學校仍改為初等國小校,取消預備學校。1940年,國民政府實行所謂“管、教、養、衛一體”,規定各鄉設中心國民學校(相當於中心國小),由鄉長兼任鄉壯丁隊長和校長,各保設國民學校(相當於村小),校長由保長兼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鄉鎮(人民公社)一級設定一所中心國小,在各村(生產大隊)設村小。隨著老齡化加速,幼兒人口比重下降,小學生源減少,各村小開始撤併,很多地方僅保留寄宿制中心國小,使得路途遙遠的學生上學極為不便。新中國的國小學制,廢除了民國時期的初小和高小之分,實行一貫制國小,先後有五年制和六年制國小。由於推行九年制義務教育,國小升國中不再實行考試。深圳市國小及國中已經不再收取本地戶籍學生的學費,只收取6元體檢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