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沿嶗山路東行,到沙子口街道辦事處駐地東北4公里處,有一綠樹掩映、紅瓦參差、樓房成行、街道縱橫的村落,這就是小河東村。這裡東與大河東村相鄰,西連前登瀛村,北靠黃崖北山,南眺南窯半島和登瀛灣,是陡阡口裡著名的六大村莊之一(六大村莊為西登瀛、嶺西、前登瀛、後登瀛、小河東、大河東),占據了登瀛盆地的中間位置,擁有黃崖、東坡、梧桐澗等自然村,現有村民830戶,2199人。![小河東合唱團](/img/4/88e/nBnauM3XwYTOxATN4YTN0UDN2MTM4gzNzIDMwADMwAjMxAzL2UzL2g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榮譽
全國安全社區省級文明社區
山東省和諧社區建設示範社區
生活方式
村民主要以農業為主,少數人從事漁業,輔以採石業等。歷史
相傳明朝永樂年間,王氏始祖伯英、伯能等兄弟四人從河南淮安府遷居登瀛後,到第二世兄弟八人分為八個支派,其中的一支遷到這裡,建村於小河之東,故名小河東村。建國後,小河東村屬嶗西區大河東鄉。1956年全村成立“新生農業合作社”。1958年建立沙子口人民公社小河東生產大隊。改革開放的春風,復甦了一直較為貧困的小河東村。小河東人從興辦塑鋼門窗廠、掛麵食品廠、冷藏廠開始,多方經營、全面發展,很快改變了貧窮的面貌,走上了富裕的道路。隨著發展步伐的加快,他們內引外聯,又興辦了玻蘭特製衣有限公司、機械加工廠、汽車修理廠、預製構件廠、液化汽站、木器廠等企業,村民從業達五六百人。2004年該村經濟總收入2.26億元,人均收入6181元。
隨著經濟快速發展,小河東村人加大了村莊建設的投入,2002年對全村的街道進行了硬化,近3萬平方米的進村路均達到“四化”標準。他們充分認識“教育為本”的道理,近幾年連續投資145萬元支持國小教育和幼兒教育。
和諧社區
在小河東社區,家庭糾紛不出家門,鄰里矛盾不出社區。社區十分重視社區治安和社會穩定工作,利用多種渠道,採用各種形式對居民進行民主法制教育;![](/img/4/7c8/nBnauM3X0AzNyQTN4YTN0UDN2MTM4gzNzIDMwADMwAjMxAzL2UzLwQ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加強民事調解工作,及時調處各類矛盾糾紛,維護了良好的治安環境,杜絕了各類違法亂紀行為的發生,切實維護了社區穩定。多年來,全社區無一例到上級上訪事件和刑事案件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