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後村鄉

現轄61個行政村、115個自然村,總面積122平方公里。 1932年10月,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日照農民暴動,該鄉是中心區之一。 1989年,全鄉總人口58573人,農民人均純收入766元。

簡介

先後稱馬莊、焦山,位於日照市市境中部,東部為平原,西部多丘陵。鄉政府駐地小後村,距日照城16公里。現轄61個行政村、115個自然村,總面積122平方公里。以邵疃、山字河為中心的文化教育事業歷來比較發達。1932年10月,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日照農民暴動,該鄉是中心區之一。盛產小麥、玉米、水稻、花生、蘋果、茶葉,尤以花生久負盛名,為全市花生生產的技術先進鄉。1989年,花生和小麥總產分別是5131噸和1670噸,居全市各鄉鎮前列;產茶39噸,產繭56噸。鄉辦工業發展很快,有羽絨製品、釀造、食品、花生烤果、閥門、建材等廠。1989年,全鄉總人口58573人,農民人均純收入766元。

所轄村

轄61個行政村、115個自然村:
小後村、小代疃(包括別家溝、小陳溝、河東崖)、賀家溝(包括西南溝)、東高家(高家溝,包括南山、蘆家)、陳家溝、土谷澗、蔡家官莊、丁家皋陸(包括牛家莊、河南崖)、沙溝(包括西北山、西南溝、燕子溝)、馬家店(麻荻店,包括西嶺)、漢家皋陸(分3個行政村)、辛家皋陸(包括東南嶺)、馬家嶺(包括馬家廟)、東陳家溝、榛子埠、皂戶溝(包括黃汪崖)、大後村(包括蟹子溝、放牛場、孫家溝、大溝)、荊家溝、西邵疃(大邵疃)、小邵疃、東邵疃(大邵疃,包括崔家)、李家窪、三合村、西山字河(包括南嶺)、田家嶺、中山字河、東山字河(包括北嶺)、東小曲河(小曲河、東曲河)、曲河北嶺、井溝、辛興、大曲河、後馬莊一村(包括草垛溝、東嶺)、後馬莊二村(包括南花溝)、焦家集(包括衛星營)、丁家院(包括土山子前)、寨山前(大山前、韓家寨山前,包括零落山西頭)、石嶺子、大竹園(竹園)、杏坊、曲河南嶺、西小曲河(小曲河、西曲河)、石林子(石林村、石嶺子)、前馬莊一村(包括東山)、前馬莊二村(包括青蛙溝、沙嶺子、雙山西頭、狼窩溝)、北山西頭(山西頭,包括焦戶山東溝、東嶺、趕牛路)、丁家官莊(皮笊籬,包括鄭家嶺)、邢家溝(包括轉山前、豪溝、北山、西北山、青棒溝、東北溝)、宅科二村、宅科三村(包括王仙澗、火石蓋子)、石橋官莊(皮狐窩,包括爬垛前)、崔家峪(包括狼窩溝)、挪莊(包括西山)、崖頭(包括小獨垛子、老南場、大溝、北山、廟子嶺)、團山子(包括馬莊溝、高家)、獨垛子(包括塘子溝)、西代家河(包括西北溝)、東代家河、西草坡(草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