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店村[河南省汝陽縣小店鎮下轄村]

小店村是河南省汝陽縣小店鎮下轄的一個村,位於伏牛山北麓,北倚大虎嶺東段,南界汝河,地處中原腹地汝陽縣東大門。距洛陽55公里,距汝陽縣城9公里,距大虎嶺省級森林公園22公里。中心位置是一開闊盆地,汝安路、臨木路、太澳高速穿村而過。同名村莊有:山東省平度縣大澤山鎮小店村、山東省淄博市博山區白塔鎮小店村、太原市小店區小店街道辦小店村、河南省信陽市商城縣馮店鄉小店村。

概況

小店村位於東經112°33′,北緯34°10′,地處中原腹地汝陽縣東大門小店鎮鎮區。四山環抱,汝水界南,成一開闊盆地,汝安路、臨木路、太澳高速、洛南高速穿村而過。村域東西長3.85公里,南北闊4.50公里,全村總面積17.33平方公里,耕地面積7936.1畝,林地面積1240.7畝,工業占地面積775.1畝,村莊占地面積1550.9畝,道路占地面積438.4畝,水域面積1848.7畝,園地8.1畝。全村26個村民組,總戶數1965戶,人口8340人(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

歷史沿革

先秦

從《詩經·汝墳》及歷年出土的古墓葬文物並鄤氏幣考證,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即有先人(陸琿)戍蠻子遷此聚居。

漢魏

考《二十五史》、《水經注》、《辭海》、《中國歷史地圖冊·秦·西漢·東漢·司隸校尉部》佐證,東漢至隋朝,小店村一直叫廣城聚,最是鼎盛。村北大虎嶺、三道嶺(古狼皋山、唐稱鳴皋山),橫亘東西,系漢後歷代朝廷狩獵遊玩的廣成苑,與上林苑齊名,東漢大文豪校書郎馬融寫文《廣成頌》,讚譽“金山石林,神泉側出,怪石浮磬”美景。村西雲夢、紫羅二山對峙,古稱廣成關,系中平元年(公元184年)為鎮壓黃巾起義,河南尹何進奉詔領大將軍銜,率左右羽林,五營營士,在洛陽周圍設定的“八關”之一,文人墨客多有佳句。村域東起小寺村西至馬莊村有一條繁華的天寧街,雲集四方商賈,出土有碑,街中天寧寺(後寺)今遺址尚存。

隋唐

因居古嚴莊之左,廣成關(紫羅口)外,南水北山,形似長廊,有守關看護嚴子陵墓之意,故據墓掘《大周故邵州邵陽縣令趙府君墓志銘並序》之考,在唐“龍朔之初”,小店村曾一度又叫“衛嚴廊”。後值元末,因河南長達十七年的災荒,而荒無人煙,漸被解體。

明清

依《汝陽縣地名故事》及小店《馬氏族家譜》印證,大明洪武初年(1368年),將侍郎馬添自山西文水縣五渡溝移民“紫邏至左村”,半間房子開飯店,施恩移來鄉鄰,故更名小店,村落又漸漸形成。
因系魚米之鄉,明末清初人口迅速膨脹,同治初年始築“紫麓寨”,村圍寨壕深6米,牆底厚10米,頂寬2米,寨垛厚0.5米,寨牆總高15米,寨子直徑一華里。寨門樓成圓拱門洞,進深10米,高五米,鑲鐵大門,上蓋面闊三間進深二間硬山式磚木結構門樓,東西門樓各鑲石匾,西門“瞻雲”,東門“望嵩”。

近現代

民國十五年(1926年), 又建南北大炮樓,均磚木結構,面闊三間,進深二間,上下兩層;四隅小炮樓,土木結構,面闊一間,上下兩層。村中街道複雜,素稱“七十二胡同”,民國十八年(1929年),雖然土匪橫行,卻不敢冒然進寨。

交通

二廣高速於村南1000米入口,與汝安路、臨木路形成樞紐,占有區位優勢。西部、東部為縣老工業區,有磷肥廠、氮肥廠、複合肥廠、水泥廠等,二廣高速、汝安路南北一線及高速引線正逐漸形成。

經濟

工業新區民營興榮機械有限公司,年產值實現1.3億元,其它農業企業、三產企業、磚廠、沙石廠、紙廠、杜仲茶廠、鍛造廠等大小規模十多家,養殖戶及各種專業戶570戶。茶廠、鍛造廠等大小規模十多家,商戶436戶,轉移勞動力3850人次。實現村集體收入38萬元,人均收入3208元。

社會面貌

改革開放以來,村民民居基本實現鋼筋混凝土樓房一至三層,老土勞屋幾乎不見,近幾年已硬化道路22.3公里,村域綠化面積57029平方米,村建水塔、農戶打井,使用自來水入戶率達到80%以上,全村有電話1100部,入戶率達到44%。手機3600餘部,有電視3680台,入戶率達到100%,有的一家2--3台。專業運輸車輛603輛,其它農用車、老年車已普及各戶,家用轎車計20餘部。 有集體衛生所2所,鄉衛生院一個、中心國小一座、私立學校一座、敬老院一座、文化大院一個、影劇院一個、健身兩球場兩個,臨木路及村內各街超市商店436個。有集貿市場、菜市場各1個。五保戶、孤兒、殘疾人109戶,軍烈屬、老黨員、老幹部及80歲以上老人300多人。評選好媳婦、好婆婆15人。農民養殖、種植技術培訓800餘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