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基本信息
《小屁孩日記》是《Diary of a Wimpy Kid》的簡體中文版,分為十冊,書名分別是《小屁孩日記1――鬼屋創意》、《小屁孩日記2――誰“動”了“千年乳酪”》、《小屁孩日記3――好孩子不撒謊》、《小屁孩日記4――偷雞不成蝕把米》、《小屁孩日記5――午餐零食大盜》、《小屁孩日記6――可怕的炮兵學校》、《小屁孩日記7――從天而降的巨債》、《小屁孩日記8――“頭蓋骨搖晃機”的倖存者》、《小屁孩日記9――老媽不在家》、《小屁孩日記10――“屁股照片”風波》 、《小屁孩日記11――好孩子 壞孩子》、《小屁孩日記12――雪上加霜》
作 者:(美)傑夫・金尼
出版社: 新世紀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9-3-1
ISBN: 20516305
開本: 16開
單價:14.9元
《小屁孩日記》是一本漫畫與塗鴉加上文字說明的另類日記。主人公格雷是一個念國中的半大小子。他善良、誠實、聰明、愛玩,滿腦子的鬼點子。他的媽媽讓他記日記,他除了鬆散地記述了有趣的或難忘的事情外,還畫了許多漫畫。在日記里,格雷記敘了他如何駕馭充滿冒險的中學生活,如何巧妙逃脫學校歌唱比賽,最重要 的是如何不讓任何人發現他的秘密。他經常想捉弄人反被人捉弄;他常常想做好事卻弄巧成拙;他屢屢身陷尷尬境遇竟逢“凶”化吉。他不是好孩子,也不是壞孩子,就只是普通的孩子;他有點自私,但重要關頭也會挺身保護朋友。……總之,那些十幾歲孩子常遇到的麻煩事他都毫無例外地遇上了:他的父母不讓他打電子遊戲,他的哥哥欺負他,他的弟弟總給他惹麻煩,而他學校的女生則認為他不過是浪費她們的時間。
在日記里,格雷通過過調侃戲謔的筆調,道出他對生活中挫折及成功的獨特觀察。全書以生活化口吻和用詞、令人發噱的笑料,配上簡單爆笑的插畫,傳神地描繪出 青春期的“時而天真、時而叛逆、時而頑皮、時而無奈”。《小屁孩日記》的出版,出乎意料地帶動了全美國校園內“閱讀”的風氣,甚至平時常常無法靜下來閱讀的學生,也迫不及待地想讀完全書。作者所運用的語言十分生活化並貼近那個年齡段的孩子,而那些熱鬧的漫畫則與格雷的波瀾不驚、近乎無表情、幽默的敘述形成著鮮明對比,讓人覺得格雷這個人物呼之欲出,讓人每次笑聲與下一次笑聲之間停頓不會超過三分鐘。一是因為格雷戈里滿腦子的鬼主意和詭辯,實在讓人忍俊不禁。二是因為,你還能毫不費勁地明白他的想法,一下子就捕捉到格雷戈里的邏輯好笑在哪裡,然後會心一笑。甚至感覺這就像自己寫的日記。
作 者: (美)傑夫・金尼 (朱力安 譯)
出版社: 新世紀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0-1-1
頁 數: 全二冊
印刷時間: 2010-1-1
開 本: 大32開
I S B N : 20739531
定價:¥29.80
作者及譯者
本系列書由傑夫・金尼所著,譯者分別是朱力安和陳萬如。由新世紀出版社於2009年4月出版。
作者簡介
傑夫・金尼,生於1971年,畢業於美國馬里蘭州立大學,取得computer science/criminal justice雙學位。大學時期,即在校園報紙《Diamondback》以漫畫專欄“Igdoof”初試啼聲,鏇即獲得《華盛頓郵報》和《巴爾的摩太陽報》的介紹。 《小屁孩日記》是他第一部正式出版的作品,甫上市即躍居全美暢銷書排行榜,更獲得《出版人周刊》、Borders’ Original Voice、美國獨立書商協會等殊榮,並創下240萬本的銷售佳績。本書並售出25種語言的國際著作權,已經由美國福斯電影公司(Fox 2000)買下著作權,並被拍攝成電影。 儘管因《小屁孩日記》一夕成名,Jeff仍維持原來的生活型態,身兼網路出版公司的設計總監、計算機工程師及全職爸爸數職,與太太Julie和兩個兒子Will和Grant住在麻州南部。
原著獲獎情況
原著《Diary of a Wimpy Kid》最初在網路上連載,自07年出版後至今,一直風靡全美。該書也已被翻譯成多國語言,在全球範圍內掀起了一股Wimpy Kid熱。
■2008美國獨立書商協會Book Sense兒童文學“年度好書”。
■2008 Nickelodeon Kids’ Choice Awards全美兒童票選獎“最喜愛的書”提名。
■2008美國漫畫業指標大獎Harvey Awards八項題名。
■2008美國圖書館協會(ALA) Teen’ s Top Ten提名。
■2007《出版人周刊》Publishers Weekly Best Books 年度最佳圖書。
■2007 Borders’ Original Voice 最佳童書獎。
■2007鵝毛筆大獎 Quill Awards提名。
內容簡介
他經常想捉弄人反被人捉弄;他常常想做好事卻弄巧成拙;他屢屢身陷尷尬境遇竟逢“凶”化吉。他不是好孩子,也不是壞孩子,就只是普通的孩子;他有點自私,但重要關頭也會挺身保護朋友……總之,那些十幾歲孩子常遇到的麻煩事他都毫無例外地遇上了:他的父母不讓他打電子遊戲,他的哥哥羅德里克欺負他,他的弟弟曼尼總給他惹麻煩,而他學校的女生則認為他不過是浪費她們的時間;他和死黨羅利分分合合……
《小屁孩日記》以圖文並茂的形式給我們展現了美國乃至世界兒童的真實生活以及情感世界。幽默詼諧的漫畫和妙趣橫生的文字天然渾成,相映生輝。我們在富有喜劇性色彩的文字和圖畫中,真切地感受到了那種鮮活的現代氣息以及蓬勃向上的熱情。這是一套很有趣的、能讓我們感覺到童年很美妙的書。
編輯推薦
一本令人捧腹爆笑的另類日記,一個半大小子秘密的成長糗事。
至2009年1月18日連續90周《紐約時報》兒童小說排行榜前列,全美暢銷超過3,000,000冊,讀者五顆星★★★★★最高評價,2008美國獨立書商協會Book Sense兒童文學“年度好書”,2007《出版人周刊》年度最佳圖書,2007 Borders’ Original Voice 最佳童書獎,已被翻譯成25種語言版本出版,已由美國福克斯電影公司買下著作權,而且已經被拍攝成同名電影。
媒體評論
合上這本書,哈哈大笑:一,小屁孩兒比我們成年人聰明多了!二,讓我們都當回小屁孩兒吧!三,從今天起寫日記,無論用中文還是英文!――北京師範大學教授 于丹
讀著笑話,讀著英文。讀著英文,讀著笑話。這是很有快樂的閱讀,這是很有知識的快樂。對於閱讀需要快樂,我們絲毫不要懷疑。快樂了,孩子就能在閱讀的路上遠行。我們難道不希望他們漸行漸遠,走往優秀嗎? ――上海師範大學教授、著名兒童文學作家 梅子涵
本書在真實、好玩、富於想像力和幽默等方面如此完美突出,故而受到廣泛的喜愛。只要你翻動書頁,無論少年成年老年,都會沉浸在輕鬆歡快的氛圍中,或會心一笑,或開懷大笑。負責任的家長,你要了解孩子,本書是一扇明澈之窗,藉此能更深入地窺到你所陌生的下一代的內心世界。 ――北京市作家協會副主席、著名作家 畢淑敏
雖然格雷的行為特點並不能代表所有的孩子,但毫無疑問,淘氣是兒童生命張力的本質體現。甚至可以說,沒有童年時代自由自在的主動探索,就沒有長大後充分的幸福感和創造力。這或許就是《小屁孩日記》給我們的啟示。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員、著名青少年教育專家 孫雲曉
《小屁孩日記》以圖文並茂的形式給我們展現了美國乃至世界兒童的真實生活以及情感世界、幽默詼諧的漫畫和妙趣橫生的文字渾然天成,相映生輝。我們在富有喜劇性色彩的文字和圖畫中,真切地感受到了那種鮮活的現代氣息以及蓬勃向上的熱情。這是一套很有趣的、能讓我們感覺到童年很美妙的書。 ――著名兒童文學評論家、作家 安武林
同名電影
基本信息電影:《Diary of a Wimpy Kid 小屁孩日記 》 其他中文名:小鬼日記、遜咖日記
國家/地區:美國上映日期:2010年4月2日(美國)類型:喜劇/家庭
角色 | 演員 | 配音 | 備註 |
---|---|---|---|
Greg Heffley | 扎克瑞・戈登/Zachary Gordon | ---- | ---- |
Rowley Jefferson | 羅伯特・卡普榮/Robert Capron | ---- | ---- |
Susan Heffley | 拉琪兒・哈里斯/Rachael Harris | ---- | ---- |
Frank Heffley | 史蒂夫・茨恩/Steve Zahn | ---- | ---- |
Angie | 科洛・莫瑞茲/Chloe Grace | ---- | ---- |
Manny Heffley | Connor Fielding;Owen Fielding | ---- | ---- |
Rodrick Heffley | 戴文・博斯蒂克/Devon Bostick | ---- | ---- |
Chirag Gupta | Karan Brar | ---- | ---- |
Fregley | Grayson Russell | ---- | ---- |
Patty Ferrell | 萊恩・麥克尼爾/Laine McNeil | ---- | ---- |
Collin | 阿萊克斯・費瑞斯/Alex Ferris | ---- | ---- |
Coach Malone | Andrew McNee | ---- | ---- |
Mrs. Norton | BELITA Moreno | ---- | ---- |
Mr. Winsky | Rob LAbelle | ---- | ---- |
Pete Hosey | Nicholas Carey | ---- | ---- |
Carter | Samuel Patrick Chu | ---- | ---- |
Wade | Donnie MacNeil | ---- | ---- |
Marley | Ava Hughes | ---- | ---- |
Darren Walsh | Harrison Houde | ---- | ---- |
Dieter Muller | Severin Korfer | ---- | ---- |
Mrs. Flint | Jennifer Clement | ---- | ---- |
Mrs. Irvine | Karin Konoval | ---- | ---- |
Vice Principal Roy | Raugi Yu | ---- | ---- |
Rowley's Mom | Kaye Capron | ---- | ---- |
Archie Kelly | Jake D. Smith | ---- | ---- |
Arthur | Talon Dunbar | ---- | ---- |
Bryce Anderson | Owen Best | ---- | ---- |
Cheese Girl | Naomi Dane | ---- | ---- |
Cheese Boy | Willem Jacobson | ---- | ---- |
Coach Brewer | Sean Bygrave | ---- | ---- |
Elderly Woman | Maxine Miller | ---- | ---- |
granddaughter | Taya Clyne | ---- | ---- |
Grown-Up Greg | Nathaniel marten | ---- | ---- |
Preston | Rylee Stiles | ---- | ---- |
Lunch Girl#1 | Nikki Frazer | ---- | ---- |
Lunch Kid#2 (as Greta Gibson) | Greta Makena Gibson | ---- | ---- |
Grown-Up Quentin | Peter New | ---- | ---- |
Kindergarten Boy | Nathan Smith | ---- | ---- |
Kindergarten Girl(as kina Mori McWatt) | Kinua McWatt | ---- | ---- |
Kindergarten Greg | Dylan Bell | ---- | ---- |
Kindergarten Patty | Madison Bell | ---- | ---- |
Marty Porter | Adom Osei | ---- | ---- |
Mr. Jefferson(as Alfred E. Humphreys) | Alf Humphreys | ---- | ---- |
Mr. Parnell | Brent Chapman | ---- | ---- |
Quentin | Cainan Wiebe | ---- | ---- |
Rodney James | Ryan Grantham | ---- | ---- |
Quentin's Sidekick | Cole Heppell | ---- | ---- |
Snot Kid | Ethan Shankaruk | ---- | ---- |
Unpopular80s Boy | Jesse Wheeler | ---- | ---- |
Brock Branigan | Paul Hubbard | ---- | ---- |
80s Breakdancer | Brett Dier | ---- | ---- |
80s Jock Boy | Brandon Barton | ---- | ---- |
80s Popular Girl | 辛蒂・巴斯畢/Cindy Busby | ---- | ---- |
Audition Kid | Alicia Takase Lui;Tori Christianson;Emerald Schreier;Benjamin D. Mitchell;Haris Cash;Mariah Crudo;Jay Sidhu | ---- | ---- |
Male Reporter | ---- | Alistair Abell | ---- |
Female Reporter | ---- | Tara McGuire | ---- |
Shelly | Samantha Page | ---- | ---- |
Janitor(uncredited) | Michael Frederick Arnold | ---- | ---- |
- ▪製作人:Nina Jacobson;Bradford Simpson;Ethan Smith;傑夫・金尼/Jeff Kinney
- ▪導演:托爾・弗洛伊德桑爾/Thor Freudenthal
- ▪副導演(助理):Sonia Bhalla;Jason Blumenfeld;Louisa Phung;Pete Whyte;Cindy Smith
- ▪編劇:傑姬・菲爾戈/Jackie Filgo;傑夫・菲爾戈/Jeff Filgo;Gabe Sachs;Jeff Judah;傑夫・金尼/Jeff Kinney
- ▪攝影:傑克・N・格林/Jack N. Green
- ▪配樂:西奧多・沙皮洛/Theodore Shapiro
- ▪剪輯:Wendy Greene Bricmont
- ▪藝術指導:Brent Thomas
- ▪美術設計:Shannon Grover
- ▪服裝設計:莫妮克・普魯德霍梅/Monique Prudhomme
- ▪視覺特效:Mark Dornfeld
- ▪布景師:Mary-Lou Storey
影片改編自傑夫・金妮的暢銷漫畫小說,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個名叫格雷的中學生,他調皮又搗蛋,喜歡畫畫,他總是用塗鴉的方式寫日記。影片正是通過格雷格的塗鴉日記來講述他的心路歷程的。
幕後製作充滿了鬼點子的小屁孩們
一本講述國中小學生在學校生活與家庭、朋友之間的種種趣事的圖文小說,在全球造成了難以想像的轟動,各個國家暢銷無比,經久不衰,如今更是被搬上大銀幕,這就是傑夫・金尼所著的《小屁孩日記》。對於這本小說造成的成功,傑夫・金尼倒有些無心插柳的感覺:“必須要承認一點,當初我在寫這本書的時候並沒有預計到它將來所造成的轟動。我只是在努力創造一個極具現實主義風格的男孩形象,而且我是帶著成年人的心態去寫這個人物,所以我在看來,格雷就是一個縮小版的成年人。我並不想讓這本小說變成那種專門哄騙小孩的幼稚兒童讀物,同時,我又儘量不以那種高高在上的成人口吻去對待他們,在這兩者中我想找到一個平衡點,既能讓大人們覺得很有價值,又讓小孩看得很開心。”
對於這本小說的首度電影化,傑夫・金尼也談了一些自己的意見:“這本小說能夠改編成電影,是一件讓我開心同時也感到憂慮的事情。電影是一種獨特而富有魅力的媒介,《小屁孩日記》的電影化肯定能夠讓許多看不進書的小孩也能夠感受到這個故事,但是我很擔心電影會變成一個很普通很大路的兒童校園電影。這種電影我看得實在太多了。所以當和電影製作人在洽談電影版本的實際操作時候,我就提出了一個意見,希望這部電影能夠有一種與眾不同的氣質,特別是在對主人公的刻畫上。格瑞格在小說里的形象是循序漸進的,觀眾通過一冊又一冊的書才能逐步挖掘出格瑞格的性格,但在電影版本里,必須在頭十分鐘裡就要讓觀眾明白這是一個多么與眾不同的小孩。”
對於傑夫・金尼提出的這個要求,最為難的怕是傑姬・菲爾戈與傑夫・菲爾戈夫妻了。兩人在2008年《年輕的美國人》里嘗試劇本創作之後,《小屁孩日記》成為兩人擔任編劇以來最重大的一次改編計畫。談起《小屁孩日記》的劇本創作,傑基・菲爾戈說:“首先我們要確定的就是對格瑞格的形象塑造,因為格瑞格實在有太多傳奇可以寫了,而這部2個小時的電影只能選取最能代表他的事跡。格瑞格真實,幽默,自信,鬼點子多,覺得父母不理解自己,這是一個典型的美國小孩。原著的結構比較隨意和鬆散,而在電影裡我們選定了一條故事主線,就是格瑞格如何同他的朋友相處。友誼,是電影裡一個重要的關鍵字。”
為電影版《小屁孩日記》擔任導演一職的,是在去年成功執導了同是兒童題材的《流浪狗之家》的托爾・弗洛伊德桑爾。對於自己的這部新作,托爾・弗洛伊德桑爾說道:“很多人想起這個時候的小孩,總是會感覺到叛逆,糟透了,不聽父母的話,有太多古怪的想法等等,實際上,我覺得這都是一個正常的小孩所必然經歷的過程,一個小孩子有這些特點,卻恰恰說明了他們是如何的比圓滑世故的大人更加有魅力。就像大人覺得格瑞格必須去讀國中,因為他要在這裡才能學習,而格瑞格卻覺得自己在家裡,在商店裡都可以學到很多東西,相反,在國中的校園裡卻要面對那些令人苦惱的事情,例如和同學虛偽的相處,被人欺負,當眾被人嘲笑,格瑞格不想去學校,因為他不想陷入這種尷尬的境地,而這些話他認真的對父母說,父母卻會覺得自己的小孩是在大驚小怪。敲,究竟是誰不尊重誰呢?”
看了原著許多遍的托爾・弗洛伊德桑爾,決定把這部小說用他最理想的方式改編成電影:“我對這部電影定的主基調就是勵志。我希望讓大人能夠在這部電影裡回想起自己的國中時光,儘管它可能不那么美好,但畢竟都已經過去了。我們只有在小孩子的時候才有權利做那么多有趣的事,因此希望看到這部電影的父母,能夠對自己的孩子也寬容一些。格瑞格是一個非常可愛的小男孩,他的青春期具有相當典型的特徵,是一個大家都能感覺到的‘模範人物’,與此同時,電影裡還有一個他的死黨,羅尼,羅尼要聽父母話一些,因此卻變得有些遲鈍,通過這兩個小孩,整部電影的故事就慢慢展開了。”
最後托爾・弗洛伊德桑爾還暢談了關於續集的構想:“這個故事可以繼續拍下去,拍3部,拍6部都可以,這得看我們的改編是否可以得到觀眾的認可。我希望格瑞格能夠伴隨我們一起成長。”
・本片改編自傑夫・金尼的同名作品。這套圖文小說是以網際網路的線上連環畫的形式出現的,隨著其中的第一集故事於2007年被裝訂成冊並出版發行,此後連續3年都位居於《紐約時報》的暢銷兒童讀物的列表當中,並且至少被翻譯成了33種語言,暢銷數十個國家。
・影片在籌拍過程里挑選了多名童星作為本片的備選,最後在開拍前夕才確定由扎克瑞・戈登主演。
・影片用了4個月的時間拍攝。
・在討論本片的分級時,製作組曾經有過一些爭議。有工作人員認為本片的年齡群應儘量低齡化,但也有人認為本片應該考慮到13歲以上的觀眾,尤其是成年人。最終本片按照PG級別來進行拍攝,分級也定為PG。
充滿了鬼點子的小屁孩們
一本講述國中小學生在學校生活與家庭、朋友之間的種種趣事的圖文小說,在全球造成了難以想像的轟動,各個國家暢銷無比,經久不衰,如今更是被搬上大銀幕,這就是傑夫・金尼所著的《小屁孩日記》。對於這本小說造成的成功,傑夫・金尼倒有些無心插柳的感覺:“必須要承認一點,當初我在寫這本書的時候並沒有預計到它將來所造成的轟動。我只是在努力創造一個極具現實主義風格的男孩形象,而且我是帶著成年人的心態去寫這個人物,所以我在看來,格瑞格就是一個縮小版的成年人。我並不想讓這本小說變成那種專門哄騙小孩的幼稚兒童讀物,同時,我又儘量不以那種高高在上的成人口吻去對待他們,在這兩者中我想找到一個平衡點,既能讓大人們覺得很有價值,又讓小孩看得很開心。”
對於這本小說的首度電影化,傑夫・金尼也談了一些自己的意見:“這本小說能夠改編成電影,是一件讓我開心同時也感到憂慮的事情。電影是一種獨特而富有魅力的媒介,《小屁孩日記》的電影化肯定能夠讓許多看不進書的小孩也能夠感受到這個故事,但是我很擔心電影會變成一個很普通很大路的兒童校園電影。這種電影我看得實在太多了。所以當和電影製作人在洽談電影版本的實際操作時候,我就提出了一個意見,希望這部電影能夠有一種與眾不同的氣質,特別是在對主人公的刻畫上。格瑞格在小說里的形象是循序漸進的,觀眾通過一冊又一冊的書才能逐步挖掘出格瑞格的性格,但在電影版本里,必須在頭十分鐘裡就要讓觀眾明白這是一個多么與眾不同的小孩。”
對於傑夫・金尼提出的這個要求,最為難的怕是傑姬・菲爾戈與傑夫・菲爾戈夫妻了。兩人在2008年《年輕的美國人》里嘗試劇本創作之後,《小屁孩日記》成為兩人擔任編劇以來最重大的一次改編計畫。談起《小屁孩日記》的劇本創作,傑基・菲爾戈說:“首先我們要確定的就是對格瑞格的形象塑造,因為格瑞格實在有太多傳奇可以寫了,而這部2個小時的電影只能選取最能代表他的事跡。格瑞格真實,幽默,自信,鬼點子多,覺得父母不理解自己,這是一個典型的美國小孩。原著的結構比較隨意和鬆散,而在電影裡我們選定了一條故事主線,就是格瑞格如何同他的朋友相處。友誼,是電影裡一個重要的關鍵字。”
兒童文學的銀幕之旅
為電影版《小屁孩日記》擔任導演一職的,是在去年成功執導了同是兒童題材的《流浪狗之家》的托爾・弗洛伊德桑爾。對於自己的這部新作,托爾・弗洛伊德桑爾說道:“很多人想起這個時候的小孩,總是會感覺到叛逆,糟透了,不聽父母的話,有太多古怪的想法等等,實際上,我覺得這都是一個正常的小孩所必然經歷的過程,一個小孩子有這些特點,卻恰恰說明了他們是如何的比圓滑世故的大人更加有魅力。就像大人覺得格瑞格必須去讀國中,因為他要在這裡才能學習,而格瑞格卻覺得自己在家裡,在商店裡都可以學到很多東西,相反,在國中的校園裡卻要面對那些令人苦惱的事情,例如和同學虛偽的相處,被人欺負,當眾被人嘲笑,格瑞格不想去學校,因為他不想陷入這種尷尬的境地,而這些話他認真的對父母說,父母卻會覺得自己的小孩是在大驚小怪。敲,究竟是誰不尊重誰呢?”
看了原著許多遍的托爾・弗洛伊德桑爾,決定把這部小說用他最理想的方式改編成電影:“我對這部電影定的主基調就是勵志。我希望讓大人能夠在這部電影裡回想起自己的國中時光,儘管它可能不那么美好,但畢竟都已經過去了。我們只有在小孩子的時候才有權利做那么多有趣的事,因此希望看到這部電影的父母,能夠對自己的孩子也寬容一些。格瑞格是一個非常可愛的小男孩,他的青春期具有相當典型的特徵,是一個大家都能感覺到的‘模範人物’,與此同時,電影裡還有一個他的死黨,羅尼,羅尼要聽父母話一些,因此卻變得有些遲鈍,通過這兩個小孩,整部電影的故事就慢慢展開了。”
最後托爾・弗洛伊德桑爾還暢談了關於續集的構想:“這個故事可以繼續拍下去,拍3部,拍6部都可以,這得看我們的改編是否可以得到觀眾的認可。我希望格瑞格能夠伴隨我們一起成長。”
其他
之前曾經在迪斯尼電影集團做過執行總裁的尼娜・賈克布森(Nina Jacobson)也將會以製片人的身份參與到《小屁孩日記》的製作當中,她解釋道:“到了中學之後,孩子們不再像自己的童年那樣可愛聰明、無憂無慮,但是距離他們真正步入成人時期,還有好幾年的時間呢……所以對於任何一個人來說,這都是一段相對尷尬且不明就裡的階段,既脫離了天真,又與青春期的成長差著一大截,那種感覺就好像是被卡在了什麼地方,進退兩難,渾身上下都透露著不對勁的信息。”
隨著年輕的讀者將原著小說奉為一種文化現象,好萊塢也拋出了橄欖枝,他們希望將這個圍繞著格雷格建立起來的世界――包括他的朋友們和家人,改編成一部電影作品。毫無疑問的是,傑夫・金尼的作品在聚集到一起準備將其搬上大銀幕的電影人中間,引發了真實的熱情和興奮度,尼娜・賈克布森說:“金尼創造出來的是一些真誠且原創的故事內容,感覺上與我以前看到的任何同類型的文學作品都有著明顯的差別,帶給我的是一種與眾不同的閱讀享受。我把小說拿給我的孩子們看了,他們並沒有陷入一種讓人無法忍受的歇斯底里,我們都非常喜歡這本書,覺得裡面的內容很有趣。與此同時,金尼還運用了一種聰明、久經世故的寫作手段,讓我恍惚產生了一種‘拉里・戴維(Larry David)回到了中學時代’的感覺,想像一下他在電視劇《抑制熱情》(Curb Your Enthusiasm)中被群起而攻之的窘境……格雷格的自我感覺過於良好了,根本就沒意識到他在別人眼中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蠢貨。”
為影片創作了改編劇本的分別是傑夫・猶大(Jeff Judah)和他長久以來的寫作搭檔蓋比・薩克斯(Gabe Sachs),另外兩位則是夫妻檔編劇傑基・菲爾戈(Jackie Filgo)和傑夫・菲爾戈(Jeff Filgo),猶大說:“我閱讀小說的時候,就好像正在看著的是自己國中時所經歷過的裝模作樣和糊塗事,那是一本充滿了回憶的剪貼簿……在我看來,走上大銀幕的小主人公格雷格要儘量顯得自然一些,因為我上中學那會兒,就經常會做一些自認為很酷的事情,然後又很快發現,原來自己不僅不酷,簡直就傻到家了。”導演托爾・弗洛伊德桑爾(Thor Freudenthal)則補充道:“在傑夫・金尼描述孩子們的感覺和行為時,他選擇的是以一種真實且幽默的方式,達到喧囂、吵鬧的結果。如此看來,格雷格的身上應該結合的是每一個處在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最糟糕的本能和判斷力。”
類似於“小屁孩”這樣的字眼,同時出現在原著和改編電影的標題中,而這也成了格雷格身上突顯出來的相對最重要的特質之一,他陷入了每一個孩子在上中學的時候都有可能面對的噩夢當中。另外,他還是家裡“最不重要”的第二個小孩――他上面有一個傲慢無禮的哥哥羅德里克,下面則是一個年僅3歲的弟弟曼尼……不過,發生在這個“小屁孩”身上的第一個充滿傳奇色彩的故事,時間範圍卻敲定在了6年級到8年級――即國中時代,主要講述他是如何嘗試著在無止境的羞辱與謾罵中擺脫這種令人尷尬、丟臉的境地的。
為了讓傑夫・金尼的小說以一種可信的姿態登入大銀幕,幾位電影人下定決心,首要的任務是把所有人物都以一種最為真實的原貌從平面變得立體,特別是格雷格帶有缺陷的天性和真誠……在改編的過程中,金尼所提供的則是最基本的洞察力和遠見,編劇之一傑夫・菲爾戈說:“對於我們共同完成的劇本來說,金尼本身就代表著無法衡量價值的巨大財富,對一些無法避免的問題,他總是能夠做出相應的回答,比如說,‘格雷格會這么做嗎?’或是,‘格雷格最好的朋友羅利會怎么做呢?’與此同時,金尼還看了每一次的劇本大綱和手稿部分,然後給予了珍貴的反饋和回應。”傑夫的妻子――同時也是他的寫作夥伴的傑基・菲爾戈接著說:“你能從格雷格的身上找到交替出現的各種品質,有不安全感、敢作敢為、害羞、滑稽、痛苦和善良,我相信,每一個真正和孩子接觸過的人,都能了解他們在不同的時間、因為不同的事情而做出的不同的反應,時不時地就會嚇你一跳。在我看來,這些全部是屬於我們編劇不得不面對的挑戰,那就是確保格雷格與他的朋友們能夠將他們的品質和缺陷全部從文字轉換成影像的形式。”
讓人感到無比欣慰的是,原著小說提供了一部電影作品所需要的全部基本的組成元素,只除了結構鬆散的講故事方式,畢竟傑夫・金尼擬定的是一種日記的表現手法――這也迫使著電影人們必須著手尋找到一個更強烈、更具有敘述性的改編理念,所以他們決定讓影片主要對焦在格雷格和羅利之間的友誼上,他們是一對從國小一年級就認識的好朋友。
電影小屁孩日記中的所有插曲
he four seasons _The International Sejong Solosts
More than I can do _Scott Kinney
Time to die _Loded Diper
Tear it up _white Demons
Super freak _Ali Dee
Ride _The Vines
Never miss a beat _Kaiser Chiefs
When they fight,they fight _Generationals
HOT _Smash Mouth
UP Rock(slow version) _Ali Dee & the Deekompressors
Live to rock _Brian Tichy
Danger!high voltage _Electric Six
“cobrastyle”feat.mad cobra _Teddybears
whatta man
Total Eclipse of the Heart-West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