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
物質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古遺址
河北省
小宏城遺址VI-19
簡介
小宏城遺址是一座距今750多年的草原廢城,又稱小紅城,亦名烏蘭城,即元世祖忽必烈察罕淖兒行宮,坐落於河北省沽源縣閃電河西岸。位縣城北偏東34°,9公里處,在小宏城村北側,東距閃電河裡許,西南去囫圇淖約三里。平面作長方形,平面布局為南偏東4°,城殘牆南北374米,東西寬310米,城牆外由石頭、白灰沙漿砌包,內為黃土板築,殘高為3.5米,頂殘寬3.1米,東、西、南正中辟門,東、西門址寬8米,南門無法辨識,三門廢址近處均有大量磚瓦,並曾在南門址處掘出直徑約1.5米的鼓形漢白玉石刻。南門通中有一條方磚鋪道直通城中(現已無存)。
城中偏北有一台基,平面呈偏十字形,周邊已傾圮,南北長約70米,東西寬約35米,高約3米,夯土築成,上鋪有方磚(現已拆除),基表亂散大量形制不一的素麵內飾布紋灰色板瓦、筒瓦和灰色直紋磚殘塊,並有黃綠色琉璃瓦、獸面或紋飾瓦當、滴水、漢白玉石刻、磚刻殘塊,以及鈞窯、磁州窯等瓷片。
主台基四面尚有10×lo米土台基一,20×20米土台基二,18×20米土台基七,以中線對稱分布。出土東西多與大台基相近。
在大城東35米處有一小城,北垣錯後大城北垣6米,當地人稱東小城,平面作長方形,南北長108米,東西寬95米。城牆結構同大城牆基本相同,殘牆現高l一1.5米.殘頂寬約2.5米,南垣正中辟門。其內有北、東、西房、.殘堆物約1.2米。
兩城中出土的物品還有:漢白玉螭首、柱礎、偏孔平板、白釉梅瓶(腹內書“內府”字樣)、龍泉青瓷、鈞窯、磁州空白地黑花瓷片、雞腿瓶、碗、罐、盆等陶瓷器殘片。施黑赭、茶綠色厚沿廣口缸殘片尤多。1978年當地民眾還在東南面房基下挖出高1.2米,直徑0.21米,兩端直徑0.3米,端面凹陷的生鐵柱兩根,36斤重磚形鐵塊數十塊兒,約1.4米×0.9米鐵框兩個和銅權二枚,其一上有“總府”、“至元八年”字樣。鐵柱、銅權和部分瓷、陶、瓦片還保存在文化館,多數專家認定為元察汗腦兒行宮。
遺址
小宏城遺址規模宏大,內容豐富,總體分為三期建築。在小宏城西南500米處,是一片面積約1200平方米的古建築遺址,裸露地表的有整塊的侗瓦、青磚,有籠制花紋黑釉瓷缸、綠釉大瓷缸、雞腿瓶和不少泥質灰陶、白瓷器殘片。經考證,這裡可能是忽必烈的“金蓮川幕府”遺址。史載:繼承鐵木真汗位的窩闊台去世之後,蒙古統治集團內部爭奪汗位的鬥爭非常激烈,以致大汗位兩度虛懸,長達八年之久,各王公諸侯各自為政。南宋理宗淳佑十年(1250年),蒙哥繼大汗位,一方面統一政令,極力恢復大汗的權威,一方面派其弟忽必烈總領漠南漢地軍國庶事,賜建府邸,統兵南征大理、南宋。考慮到“會朝展親、奉貢述職、道理宜均”,忽必烈決定於金蓮川上述遺址處設牙建府,作為行宮,一直到開平城建成。早在漠北時忽必烈就思“大有為於天下”,對漢文化產生了濃厚興趣。總理漠南後,他先後召集僧人云海、僧子聰、王鄂、元好問、張文謙等飽學之士問以儒學治道,重用漢人儒士,恢復生產,整飭吏治,興辦書塾,得到了漢族封建地主的進一步擁護。通過舉薦,大量人才紛紛投到忽必烈帳下入幕為賓。忽必烈也求賢若渴,對這班人格外器重,量才使用,逐步形成了龐大的“金蓮川幕府”,在文化、政治、軍事、經濟等方面為大元王朝的建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忽必烈因漠南廣聚英才,政令暢通,三軍聽命,河南、關中的金帛稅賦又多為其所得,勢力日益強大。加上漠北保守的諸王不斷進讒,引起了大汗蒙哥對他的懷疑。不久蒙哥便削奪了他的兵權,並遣使調查河南、關中稅賦,藩府諸臣多被羅織致罪。在處境非常窘迫之際,忽必烈忍辱負重,韜光養晦,以圖東山再起。他採納了姚樞的建議,送家眷往和林(蒙古大汗故都)做人質,並親自面見蒙哥,卑辭厚幣,以釋其疑,之後稱足疾在家,等待時機。
歷史
南宋理宗寶佑六年(1258年)底,蒙古軍進攻南宋、大理,勞師無功,蒙哥被迫起用忽必烈統率主力部隊東路軍。忽必烈如龍騰天,大展雄威,一路攻無不克,連下數城。南宋理宗寶佑七年(1259年)七月,蒙哥病逝於釣魚山下。忽必烈得訊後,仍繼續渡淮南下,進圍鄂州。這時留鎮漠北的阿里不哥聞蒙哥死訊,率兵直趨關隴,並派親信至燕京掌管政務,準備登基。作為人質的忽必烈妻子得知訊息,派人飛馬金蓮川報信。忽必烈得知後,採納了漢士郝經的建議,與南宋議和,輕騎北返。南宋理宗寶佑八年(1260),忽必烈在部分大臣和將領的擁戴下,在開平自立為帝,國號“元”,建元中統,宣布要用漢法,改漢制。同年五月阿里不哥在和林召開“忽里台”即大汗位,宣布要守祖宗之法。忽必烈以豐富的人力物力為後盾,用了四年的時間,打敗了以阿里不哥為首的保守派,逐步把大元帝國推向鼎盛。發掘
從沽源縣文保所了解到,經河北省文物保護中心對小宏城遺址勘探,元代察罕腦兒行宮遺址範圍目前基本確定。從2010年5月開始,經過3個多月的勘探,省文物工作者以行宮為中心發現了2到3公里範圍的元代遺址,包括行宮內的12座建築物遺址。其中,察罕腦兒行宮東西長330米,南北長360米。還在行宮外圍發現了當時專為行宮設定的管理機構——雲需總管府等3座行宮附屬建築。此外,還發現了漢白玉螭首、漢白玉雕花角柱、高80多厘米的漢白玉柱礎及彩色琉璃等建築構件。
沽源縣文保所所長白雲輝介紹說,元朝實行“兩都巡幸制”後,在上都東西兩側建立兩座行宮,一座位於多倫白城子,稱為“東涼亭”,一座位於沽源縣小宏城子村的察罕腦兒行宮,也叫“西涼亭”。在元朝近百年的歷史中,每年春秋時節,元朝皇帝都會率領官員在察罕腦兒停駐,舉行狩獵活動、召見臣工、宴請宗王等,察罕腦兒行宮成為元朝政治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該行宮建於1261年,是保存較為完整的元代行宮遺址,集中代表了元朝行宮的建制和歷史作用,為研究元代經濟、歷史及“兩都巡幸制”提供了寶貴的歷史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