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嘴貝目(化石)
正文
腕足動物門具鉸綱的一目,因腹喙鉤曲如鳥喙而得名。以具腕棒為其特徵。貝體通常較小,輪廓三角形、五角形、橢圓形或圓形。背、腹瓣均凸,鉸合線彎短。三角孔為三角雙板覆蓋,少數洞開,莖孔位於喙下。放射褶線和腹中槽、背中隆發育,有時腹中槽兩側或中央還有次級褶起;接合緣作之字形褶曲。腹殼內(圖1b)一般牙板發育,有的類別牙板相向聯合形成匙形台,少數牙板退化。背殼內(圖1a)主突起一般不發育;鉸板或分離或聯合,有時與中板連結。背殼內腕棒發育,這是建立本目的主要依據。腕棒形態多樣,主要是鐮刀狀、 鑿刀狀、隔板狀和錘狀4類。兩殼各有一對外套膜脈管痕,以二分枝式增加,並延伸至前緣。肌痕簡單,殼無疹。 小嘴貝目的分科,各家意見不一。根據主基和腕棒形態的組合及腹殼匙形台的有無等而劃分的綜合分類綱要如下:小嘴貝目(Rhynchonellide)
小嘴貝超科(Rhynchonellacea) 中奧陶世-現代
狹體貝超科(Stenoscismatacea) 志留紀-二疊紀
巴西利貝超科(Basilolacea) 中奧陶世-現代
韋勒貝超科(Wellerellacea) 早石炭世-白堊紀
小嘴貝類自中奧陶世開始有化石記錄,早期的化石代表中,正嘴貝(Orthorhynchula)有類似正形貝目的主突起,還有明顯的基面。說明該類與正形貝類關係密切。小嘴貝類在晚古生代繁盛,但巴西利貝超科在石炭、二疊兩紀缺少化石記錄。小嘴貝超科在泥盆紀最為繁盛,常見化石如雲南貝(圖2)等。狹體貝超科發育於上古生界,可能志留紀已存在。韋勒貝超科的化石代表最早見於泥盆紀,在石炭-二疊紀比較繁盛,其典型代表是韋勒貝。二疊紀末小嘴貝超科中有 4個科絕滅,狹體貝超科完全絕滅,巴西利貝超科的原始類型絕滅。自從三疊紀開始,各類中多出現腹瓣中槽中或兩側具次級褶起的代表,如小嘴貝超科的板嘴貝(Septalirhynchia)。並且有一些光滑無飾或僅在前部有少數殼褶的代表,顯示了與古生代化石的不同面貌。小嘴貝超科在侏羅紀經歷第二個繁盛期,一直延續到現代。巴西利貝超科在三疊紀和侏羅紀較為繁盛,也延續到現代。韋勒貝超科在早侏羅世數量較多,至白堊紀晚期絕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