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盤腸氣痛

小兒盤腸氣痛

小兒盤腸氣者,痛則曲腰乾啼,額上有汗,皆由肝經風邪所搏也。肝腎居下,故痛則曲腰。

症狀體徵

常見證型有:

①寒凝腸胃型盤腸氣痛。證見陣發腹痛,曲腰啼哭,腹軟喜溫喜按,得熱痛減,口唇色青,面色蒼白,手足欠溫,苔白,脈沉弦。治宜溫中散寒,方用良附丸。

②乳食積滯型盤腸氣痛。證見腹部絞痛,腹脹拒按,不思乳食,面色蒼黃,吐乳酸餿,大便腐臭,舌苔厚膩。治宜行氣導滯,方用保和丸等。

用藥治療

1.寒凝氣滯治則:溫中止痛。

主方:良附丸合木香肉桂逐寒方加減。

加減:寒甚痛劇,加制川烏3克(先煎)、延胡索6-10克;腹部喜溫熱,加吳萸1.5-3克、小茴香1.5-3克;舌苔白膩,加厚朴3-6克、姜半夏3-6克。

主方分析:良附丸為溫中祛寒,行氣止痛之方,方中高良姜溫中暖胃,散寒止痛,而香附疏肝開郁,行氣止痛。木香肉桂逐寒方為一張經驗方,方中木香、肉桂、烏藥、生薑溫中理氣止痛,砂仁理氣,白芍緩急,茯苓健脾化濕。

處方舉例:

高良姜3-6克 香附3-6克 木香1.5-3克 烏藥3-6克 白芍3-6克 延胡索3-6克肉桂1.5-3克 陳皮1.5-3克 砂仁1.5-3克(後下)甘草l.5-3克。

2.乳食內積治則:行氣導滯。

主方:香砂平胃散加減。

加減:大便秘結,加生大黃1.5-3克(後下)、權實3-6克;腹部脹滿,加木香1.5-3克、青皮1.5-3克;舌苔黃膩,加黃連0.9-1.5克、山梔3-6克。

主方分析:本方為理氣燥濕之方。方中蒼朮、厚朴、陳皮、甘草健脾燥濕,香附、砂仁理氣止痛,神曲、山碴、麥芽消食導滯,枳殼寬中理氣,白芍緩急止痛。

處方舉例:

香附3-6克 砂仁1.5-3克(後下)蒼朮3-6克 厚朴3-6克 陳皮1.5-3克 神曲3-6克 山楂3-6克 白芍3-6克 枳殼1.5-3克谷麥芽各3-6克由於本病發病年齡以嬰兒最多,故以上用藥劑量均按嬰幼兒年齡要求處方,用量偏小。

中成藥

l.良附丸 每日2次,每次1.5-3克吞服。用於寒凝氣滯。

2.木香順氣丸 每日2次,每次3-6克吞服。

用於乳食內積。

飲食保健

合理膳食調配。

預防護理

本病暫無有效預防措施,早發現早診斷是本病防治的關鍵。

病理病因

小兒盤腸氣痛多由感受風冷寒邪,或飲食當風,過食生冷,寒凝氣滯,或乳食不節,飽食過度,損傷脾胃,乳食積滯,氣機受阻等引起。

疾病診斷

腸痙攣是由於腸管壁平滑肌強烈收縮而引起,臨床表現為陣發性腹痛。本症特點是發作突然,在發作間歇期甚至發作期也缺乏特異體徵。本症大多可自然緩解。

併發症

腹脹,腸鳴,汗出肢冷,嘔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