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詞條
-
小乘律
【小乘律(Hinayana vinaya)】 Xiaochenglu 佛教小乘戒律書的總稱。又稱“小乘毗尼”、“聲聞毗尼”或“聲聞律藏”、“聲聞調伏藏”等。
-
小乘
小乘佛教又稱上座部佛教,上座部佛教主張恪守戒律,嚴守原始上座部佛教的戒律,注重上座部比丘眾的自身的戒律修行。分布在南印度與錫蘭一帶。
簡介 佛教傳播 佛教分類 部派流布 中期的流布 -
小乘佛教
小乘佛教也叫做“小乘教”,"小乘教法",略稱“小乘”(Hinayana ,音讀“希那衍那”),是對三乘佛法中之:“聲聞乘”和“緣覺乘”的統稱。 裡面的“...
經典傳承 佛教流傳 分類概說 南傳經典 聲聞乘 -
律藏
律藏,音譯毗奈耶藏、毗尼藏,意譯調伏藏,是佛陀為調伏弟子煩惱,對治生活惡習所制定的教團規則;也就是在修道生活中,佛陀針對弟子所犯的過失而定的規範,是隨犯...
由來 內容 因緣 初傳中國 四分律 -
四分律行事鈔
四分律行事鈔。佛教文獻,三卷。唐·道宣(596~667)撰。具稱《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略稱《行事鈔》。收在《大正藏》第四十冊。作者為律學南山宗的創始...
四分律行事鈔 正文 -
大乘律
大乘律是佛教大乘戒律書的總稱。又稱大乘毗尼、菩薩毗尼或菩薩律藏、菩薩調伏藏等。7世紀密教盛行後,譯傳到漢地又流行於日本真言宗的有三昧耶戒,傳授於西藏佛教...
大乘律 正文 配圖 相關連線 -
五部律
佛滅後百年間,付法藏第五祖優婆椏多之下有五弟子,於戒律上各抱異見,一大律藏便生五部之派別,即曇無德部、薩婆多部、彌沙塞部、迦葉遺部、婆粗富羅部。(陳義孝...
詳細釋義 出處 宗教歷史地位 -
大乘是佛說
諸可怖事先預記別。二、本俱行故。大小乘教本來俱行。寧知大乘獨非佛說。三...真是佛說。二、小乘經典,也承認大乘是佛說《大正藏》第02冊No. 0125增壹阿含經契經一藏律二藏, 阿毗曇經為三藏;方等大乘義玄邃, 及諸契經...
經論中的論證 世尊對後世誹謗大乘的預言 由大乘“非佛說”的來源探討論證“是佛說” -
戒學
,仍應意取小乘律典為主,而旁參大乘之精神,始能克盡僧伽的職責,而有存在於今後...來源律,為三藏教典之一。梵名毘奈耶,正譯為律。示別於經(修多羅)論(阿...成為六家(犢子部律未傳此土)。中國習稱之四律五論,皆繫上列分部以後的律典...
來源 名義 入道之基功德 中國地位 -
佛教宗派
的上面,就有了這許多的宗派。門戶分類佛法在印度,小乘雖有部執之分,大乘...,就是指天台宗;所謂宗下,就是指禪宗;所謂律下,就是指律宗;這四宗以外...。這就是通常所說的性、相、台、賢、禪、淨、律、密八大宗派。 三論宗隋吉...
佛法目的 門戶分類 八大宗派 大乘小乘 個人參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