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應加工遷移理論

對於內容記憶和外顯記憶的諸多現象,目前尚無一個單獨的理論能夠將其完全容納。目前,學術界對內隱記憶的解釋主要有兩種理論:一是圖爾文等提出的多重記憶系統理論,第二就是對應加工遷移理論。

勒迪格和布蘭克斯頓(Roediger,Blaxton,1987)提出的對應加工遷移理論,主張記憶系統只有一個。在他們看來,外顯記憶和內容記憶測驗之間的分類現象,只不過是反映了兩類測驗所要求的認知加工不同而已。

具體內容

對應加工遷移理論的主要內容是:如果記憶測驗所要求的認知加工與學習時所要求的認知加工相似和重疊,則測驗成績較好;如果兩種加工不相似時,則測驗成績較差。這一觀點近乎圖爾文和湯姆遜的“提取編碼的加工一致性原則”。由於外顯記憶與內隱記憶的測驗要求的提取過程不同,這兩類測驗中學習階段不同編碼加工中的獲益也不同。

勒迪格認為,學習時的意義加工、精細編碼和心理映象等加工過程,能夠提高大多數外顯記憶測驗的成績。諸多的實驗結果也表明,加工水平句子的精細編碼、材料的有意義等都可提高回憶與再認這類外顯記憶測驗的成績。因此,可以將外顯記憶測驗看成是概念驅動加工。大多數內隱測驗,則嚴重依賴學習與測驗時的知覺加工的匹配程度,許多內隱記憶測驗(如知覺辨認、殘詞補筆、詞幹補筆)似乎是提取過去經驗中的知覺成分,因此可以將內容記憶測驗看成是材料驅動加工。這樣,概念加工中的各種變數對內隱記憶測驗就不會有什麼影響,而表面特徵變數對內隱記憶測驗,則有重大影響;另一方面,表面特徵變數對外顯記憶測驗,並沒有什麼影響。

對應加工遷移理論對內隱記憶測驗的解釋

對於上述想像,對應加工遷移理論如何解釋兩類測驗之間的分離現象呢?研究者以雅各比的實驗為例,在雅各比的實驗中發現,學習時在一定線索中把單詞“想”出來,比脫離語境閱讀單詞在外顯記憶測驗(再認)中有更好的成績;但在那內隱測驗(知覺辨認)中讀出單詞比想出單詞有更大的啟動效應。

勒迪格認為,之所以出現上述結果是因為閱讀單詞比想出單詞,更多的涉及材料驅動加工過,在材料驅動測驗。(知覺辨認)中,閱讀單詞能更好的進行遷移,因而比想出單詞表現出更大的啟動效應;從有關線索中想出單詞比脫離語境閱讀單詞更多的涉及意義加工,因此,在概念驅動測驗(再認)中能更好地進行遷移,結果想出單詞比閱讀單詞有更好的再認成績。

還有許多兩類測驗間的分離現象,也可以以同樣的方式加以解釋。但是對於雅各比的實驗結果,多重記憶系統理論也能夠完全的解釋。在雅各比的實驗中,再認屬於陳述性記憶,而知覺辨認則屬於程式記憶,因此實驗結果的不一致反應了不同記憶系統的功能。

對對應加工遷移理論的實驗支持

由於類似雅各比實驗的研究是無法判定兩種理論(多重記憶系統理論與對應加工遷移理論)熟優孰劣。故,必須尋找新的實驗設計,使其結果可以肯定某一理論的同時否認另一理論。

基於此,勒迪格提出了以下實驗設計:

勒迪格認為如果我們同時比較四項記憶檢測結果,我們就有可能判斷在同樣實驗條件下,實驗結果是符合多重記憶系統理論還是符合對應加工遷移理論。遺憾的是,先前的絕大多數關於實驗分離現象的研究,往往只用非非陳述記憶與概念驅動的測驗作比較,應而造成了記憶系統和加工方式的混淆,無法區分兩者各自的作用。也就是說,從橫向看即記憶系統來看,比較數據驅動與知覺辨認、補筆測驗的分離,則可以證明多重記憶系統理論;但從縱向看,即從加工方式來看,比較數據驅動與概念驅動的實驗分離,可以證明對應加工遷移理論。

布蘭克斯頓的實驗研究,同時不叫四種測驗,其結果有利於對應加工遷移理論。

布蘭克斯頓的研究中,設定了兩種學習條件:一種是“閱讀”,要求被試在沒有特定語境的情況下,把所呈現的單詞大聲朗讀出來;另一種是“產生”,要求被試根據概念線索和第一個字母的線索,想出一個在意義上與呈現的單詞有關的詞。測驗有四種:字母線索回憶、一般知識測驗、模糊字補筆、自由回憶。

後來的實驗結果證明,雖然情節記憶與啟動效應分別屬於不同的記憶系統,但是如果進行的測驗是材料驅動測驗,則“閱讀”的作用總大於“產生”的作用,原因是字母線索回憶和模糊字補筆都要求表面信息加工;另一方面,如果進行的測驗是概念驅動測驗,“產生”的作用總是大於“閱讀”作用,原因是自由回憶和一般知識問題都要求概念加工。由此可見,實驗分離現象有規律地依靠於加工方式。

同時,實驗分離現象並不依賴與記憶系統。在情節記憶中,有時“閱讀”的作用大於“產生”的作用;在啟動效應中,同樣有時“閱讀”大於“產生”的作用,有時“閱讀”的作用小於“產生”的作用。如果記憶系統的功能決定者分離現象的產生,那么在統一記憶系統中,應當出現符合一致的情況,分離應當只出現與系統之間,但實驗結果卻與此假設不符。因此,布蘭克斯頓的實驗結果支持了對應加工遷移理論,而否定了多重記憶系統理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